合作金额超3000亿元!中国中铁助力重庆织密立体交通网

上游新闻
21 May

  5月15日19时,山城重庆迎来一场震撼的光影盛宴——备受瞩目的重庆东站正式亮灯。整座高铁站流光溢彩,宛如一艘即将启航的星际战舰,完美诠释了“山水千里,智慧光韵”设计理念。

  这场融合“赛博朋克”风格与科技美学的视觉奇观,与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旗下中铁建工集团的匠心设计密切相关。

  5月21日,中铁西南区域总部传来消息:“十四五”以来,中国中铁与重庆携手深入合作,截至今年4月底,合作金额超3000亿元,业务覆盖重庆东站等门户枢纽、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城市建设等领域,参与并见证重庆从“蜀道难”到“立体交通网”的华丽蜕变。

  助力打通大通道

  为基础设施建设强筋壮骨

  回溯历史,中国中铁与重庆的缘分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便已结下。1950年,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破土动工,中国中铁的前身——铁道部工程总局西南铁路工程局勇挑重担,带领10万军民,仅用两年时间便建成这条505公里的钢铁动脉。成渝铁路打破了“蜀道难”的千年困局,成为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如今,这份基建情缘在新时代持续深化。

  在重庆打造“米”字型高铁网方面,中国中铁抢抓机遇,参与建设了郑万、渝厦、渝昆、渝万、成达万、成渝中线、渝西、渝宜等10余条铁路,合同总额约826亿元,占全市铁路合同额的52%,助力和加快重庆打通出渝高铁大通道。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中国中铁累计参与了重庆12条轨道交通线路投资建设。截至目前,其参建总里程达239公里,其中已运营里程197公里,占全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的34%。其中中铁开投重庆轨道指挥部参建的15号线一期,累计完成97.3%;27号线一期,累计完成75.5%。

  在高速路网方面,中国中铁投资参与建设了永璧、永津高速、渝湘复线高速等13条线路,建设里程达1028公里,并承建果园港、江津港等8个港口码头项目,以及江北机场T3B航站楼等项目。

  擦亮“桥都”名片

  创下多个第一

  山环水绕、江峡相拥,一座座重庆桥梁突破地理限制,与城市相融共生,让重庆成为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桥都”。

  “桥都”亮丽名片的背后,不乏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的身影。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重庆市公路勘察设计所。2020年8月,响应重庆国资国企改革号召,中国中铁战略投资13.76亿元重组重庆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成立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

  之后,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在深耕重庆的同时,积极走向全国,实现跨越式成长。如今,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较重组前增长超80%,成为央地合作的成功典范之一。

  截至目前,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已经在渝规划设计5000余公里高速公路、300余座特大桥,100余项大型港口、2000余公里国家高等级航道整治工程,设计的众多桥梁隧道创下多个“最”——

  在建的奉节至湖北建始高速公路大溪河特大桥,为世界最大跨径双边工字钢组合梁斜拉桥,最高桥塔316米,为重庆高速公路最高桥塔,首创了国内外置式锚管索梁锚固体系;

  在建的武隆至两江新区高速公路(武两高速)凤来特大桥,为世界最大跨径钢拱桥;

  在建的江龙高速复兴长江大桥,为长江上游最大跨径桥梁;

  已经通车的江津至贵州习水高速公路(江习高速)笋溪河特大桥,为重庆第一高桥;

  江津鼎山长江大桥,是重庆绕城高速的重要跨江通道,为长江上游最大跨径公轨两用斜拉桥;

  由其设计的城口至开州(城开高速)高速城开隧道被称为“隧道不良地质博物馆”,全长11.472公里,为目前重庆市运营隧道中的最长高速公路隧道;

  在建的奉建高速龙骨坡隧道,全长12.354公里,被称为“重庆第一隧”,隧道最大埋深约1036米。

  智慧赋能

  助力重庆打造智慧城轨网

  在数字重庆建设中,中国中铁以科技重塑市民乘车体验。

  5月20日上午,在4号线石船车辆段,一位轨道交通巡检新“新成员”——列车巡检机器人,正自行行走在段内巡查。

  这台机器人与普通巡检人员相比,功能极其强大,巡检时“身兼多职”:拥有灵活的机械臂,携带着高清3D相机,可以360°无死角对车底、车侧关键部件进行“CT”式拍片扫描。

  它不仅能把控正线运营车辆走行部关键数据,还能微观分析轨道交通运用库检修列车下传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精准分析,可以预判车辆可能存在的故障,并指导维修工作“直击病灶”,巡检效率是人工的3-5倍。

  这个“强悍”的机器人,由中国中铁参与组建的PPP项目公司——重庆轨道四号线建设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号线公司)引入的设备。这也是重庆智慧城轨建设的缩影。

  4号线起于民安大道站,终点为黄岭站,于2022年6月实现全线贯通运行,单程运行时间约69分钟。

  目前,四号线公司正推动4号线向“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智慧城轨升级。

  如在铁山坪站推出智能安检机,这是重庆轨道线网运营车站中唯一一个配置智能安检机的车站,融入了太赫兹毫米波人体成像探测仪等前沿技术,即便乘客随身携带小包等物件,也无需特意停留,短短3秒便能完成安检程序。

  打造的基于BIM平台智能运维系统,可以对各个车站的生产系统,如电扶梯系统、站台门系统等实时监测分析,提供设备故障状态报告,分析关键设备的亚健康状态,提前发现设备故障并及时应对等。

  数据显示,4号线自2022年6月贯通运营以来,累计运送乘客7455余万人次,大大便捷了沿线群众出行。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