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渐成新趋势 国际投资者积极做多

证券日报
24 May

  港股IPO愈发火热。仅5月23日,便有2家公司在港上市。MirxesHoldingCompanyLimited(觅瑞集团)上市后,成为今年第四家香港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瑞医药”)上市后,成为今年第四家在香港二次上市的A股公司。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年内在港IPO上市的企业有25家(不含转板或借壳),首发募资金额合计约763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1亿港元,已实现大幅增长。

  港股IPO市场的优异表现反映了多种因素。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介绍,上市公司质量提高、香港市场流动性改善,海外投资者对中国核心资产的偏好提升。其中,新上市公司所在行业趋于多元化,进一步改善港股的行业结构。

  A股公司赴港步伐加快

  国际投资者兴趣浓厚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渐成新趋势,其中不乏行业或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短期内将为香港新股市场注入动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23日,除了年内已在香港上市的4家A股公司外,仍有47家A股公司正式公告赴港上市,其中超20家公司已正式递表。

  仅5月份以来,已有多起大型IPO项目。继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在港上市后,厦门吉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将在5月27日正式在香港上市。

  此外,还有更多企业加入赴港上市队伍中。5月20日,芯片设计公司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5月19日,专注于无线通信模组和物联网解决方案业务的美格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

  “A股公司赴港上市,颇受市场关注。”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谌戈表示,一方面,港股二级市场表现和流动性显著改善,AH股的价差已大幅收窄,发行人和投资者对新股的定价差距也在缩小;另一方面,各个细分行业龙头公司的运营品质和质量较高,业绩增长、盈利能力、现金流情况表现较好,吸引到全球投资者的关注。来自全球主流的主权基金、长线基金,都非常积极主动地参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发行。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兴趣不断提高,这在多宗港股IPO项目中有所体现。不少IPO项目中,基石投资者认购积极。例如,恒瑞医药招股书显示,众多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参与,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景顺(Invesco)、瑞银全球资产管理集团(UBS-GAM);宁德时代IPO则吸引了包括科威特投资局等顶尖投资机构在内的23家基石投资者,共认购203.71亿港元股份,锁定期至少六个月。

  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胡知鸷表示:“当下我们经手的中企境外上市项目,基石投资者的覆盖比例大概在二分之一,对于优质企业,基石投资者会争抢发行份额。”

  港股IPO生态持续优化

  再融资工具便利

  赴港上市,为企业拓展了融资渠道。“企业愈发将融资需求提到公司发展的首位,希望获得更多境外融资。比如,企业在海外设厂或者提前储备货币资金,以防后续更多资金需求。”胡知鸷介绍。

  从政策层面来看,香港证监会、港交所为超百亿港元市值的A股公司赴港上市设立了快速审核通道。“A股公司在A股市场已经过上市检验,从行业准入等方面比未上市企业相对更合规,在香港证监会审批时,尤其是第一轮反馈时间会更快一些。”谌戈介绍。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实践中,“先A后H”模式下H股股价相对A股股价普遍存在折让,例如,美的集团的H股招股价与A股股价相比存在约20%的折让,而宁德时代的折让率则为6.5%。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合伙人邓浩然表示:“不同企业的折让幅度各有不同,包括市场对相关行业的偏好、股息率、投资者结构差异、流动性溢价、汇率波动以及当时两地股市的整体气氛等因素都有影响。”

  目前,A股公司在H股发行IPO时,首发比例往往较低,部分大市值公司不足5%。“港股再融资工具更为灵活,企业可以把再融资的选择权留在自己手里,上市时以较小比例发行,上市后如发起境外并购时需要大笔融资,在股东大会上获得融资,并及时在相关部门备案,一般在1周至2周内能够完成。”谌戈表示。

  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及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鸣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港股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今年更多大型企业到香港上市,也便于内地和全球投资人在香港市场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

  “在享受监管优化带来的便利和机遇的同时,企业也面临着不少困难。”邓浩然表示,例如,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方面香港资本市场也有与A股市场不一样的要求,因此,企业需要提升自身能力和管理水平,适应新市场带来的挑战。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