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苹果?雷军135亿元豪赌玄戒O1:11年造芯终破局

时代周报
22 May

  5月22日晚,小米迎来成立15周年的重要里程碑。

  在这场主题为“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的盛会上,小米创始人雷军站在聚光灯下,正式发布了自研SoC芯片“玄戒O1”。这颗芯片不仅是小米历经11年造芯之路的阶段性成果,更是小米首次以旗舰手机SoC正面挑战苹果

  雷军在发布会上毫不掩饰雄心,他坦言:“小米的芯片要对标苹果。”事实上,从公布的参数来看,玄戒O1的性能可谓不俗——采用台积电第二代3nm制程工艺,芯片集成190亿晶体管,面积109mm²,安兔兔跑分突破300万,已然跻身全球顶级旗舰芯片之列。

时代周报记者拍摄

  玄戒O1架构设计采用创新的十核心四丛集方案,包括两颗3.9GHz Cortex-X925超大核、四颗3.4GHz性能大核、两颗1.9GHz能效大核以及两颗1.8GHz超级能效核。发布会现场数据显示,玄戒O1单核跑分超3000,多核跑分超9500,单核性能略逊于苹果A18 Pro,但多核性能实现反超。

时代周报记者拍摄

  GPU方面,玄戒O1搭载最新Immortalis-G925 16核图形处理器,支持动态性能调度技术,不仅性能大幅超越苹果A18 Pro,功耗也更低。小米称,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视频通话、MOBA游戏还是充电+导航场景,玄戒O1的机身温度控制均优于对手。

  独立分析机构Canalys指出,在半导体领域,先进制程SoC的研发能力被视为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标杆。通过持续投入芯片自研,小米不仅能够实现产品差异化设计,更能塑造高端科技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玄戒O1发布前,市场上曾流传“高通套壳”的争议。然而,高通骁龙8 Elite采用自研Oryon CPU架构,配备2颗4.32GHz超大核和6颗3.53GHz性能大核,GPU为Adreno 830,与玄戒O1在CPU和GPU设计上存在本质差异。

  华芯金通半导体研究首席专家吴全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SoC芯片集成了CPU、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嵌入式存储器、通信接口模块、模拟前端模块(含ADC/DAC)以及电源管理和功耗控制模块,技术复杂,简单“套壳”几乎不可能实现。

  回溯小米造芯之路,始于2014年成立的松果电子。2015年,小米推出首款自研芯片澎湃S1,但因工艺制程落后和基带性能不足,未能经受市场考验,芯片研发随后陷入沉寂。2021年,小米重启芯片计划,发布自研ISP芯片澎湃C1和充电芯片澎湃P1。2022年,推出电源管理芯片澎湃G1。2024年,小米再进一步,发布信号增强芯片澎湃T1,展现了其在芯片领域的持续突破。

时代周报记者拍摄

  如今,玄戒O1的问世标志着小米芯片研发迈上新台阶。雷军坦言,这条路异常艰辛,仅玄戒O1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累计研发投入已超135亿元人民币,2024年单年投入超60亿元。目前,小米芯片研发团队已扩充至2500余人。

  雷军强调:“芯片研发是小米必须打赢的一仗,我们别无选择。”关于小米玄戒自研芯片的研发,雷军表示未来10年至少投资500亿元。而小米集团,未来五年研发投入预计达到2000亿。

时代周报记者拍摄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在本次发布会上不仅推出旗舰级玄戒O1 SoC芯片,还发布了专为智能手表设计的玄戒T1芯片。玄戒T1是一款完整的SoC,集成CPU、GPU以及小米自研的4G基带模块。

  雷军介绍,玄戒T1的4G基带模块完全由小米自主研发,涵盖调制解调器、射频模块及视频编解码模块,支持4G eSIM独立通信。相比传统方案,其4G-LTE实网性能提升35%,数据功耗降低27%。

  吴全表示,小米的基带技术可追溯至2014年。当时,大唐电信全资子公司联芯科技与松果电子签署《SDR1860平台技术转让合同》,以1.03亿元的价格将联芯科技开发的SDR1860平台技术授权给松果电子。该SDR1860平台即LC1860芯片的核心技术。通过此次授权,小米获得了相应的基带技术,为如今玄戒T1芯片4G基带模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Canalys认为,小米已形成涵盖智能汽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及各类IoT产品的全场景硬件布局,芯片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通过自研芯片,小米能够打造自主可控的芯片供应链体系,从根本上保障产品供应安全。

  在本次发布会尾声,小米汽车全新中大型纯电SUV YU7正式亮相。作为小米汽车家族的旗舰SUV,YU7在设计、性能、智能化以及续航能力上全面对标一线豪华品牌。车身尺寸4999×1996×1608mm,轴距3000mm,宽高比1.25,支持UWB手机无感开锁及三秒自动开启后备厢,兼顾科技感与实用性。

  造型上,YU7采用镂空水滴大灯、电动内翻门把手及10组贯穿式风道,风阻系数低至0.245。安全方面,2200MPa超强钢与“内嵌式防滚架”通过50余项测试,满足C-NCAP、C-IASI标准。续航方面,YU7全系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支持高倍率闪充,最大充电倍率可达5.2C,最快15分钟可补能620公里。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