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上脑机接口概念风口,单日20cm涨幅或只是微创脑科学(02172)拉升的开始?

智通财经
Jun 04

今年3月14日至3月19日,微创脑科学(02172)股价连续4个交易日收涨站上15.24港元高点,创下自2023年5月以来的新纪录。在同一时段内,美股脑再生科技股价分别在3月17日和18日连续两天分别大涨46.59%和70.81%。而引发此次港美两标的股价大涨的原因在于脑机接口概念的爆发。

此后,微创脑科学和脑再生科技股价相继回落。4月9日,微创脑科学股价回落至最低9.02港元,并由此进入一段近2个月的横盘震荡期。而脑再生科技却由于美股脑机接口概念持续活跃在今年4月底进入股价“飞升期”。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脑再生科技股价于4月30日大幅收涨89.87%,然后股价一路上扬,5月30日盘中最高股价达到950美元,一个月内股价累计最高涨幅达到29.06倍。如果以今年第一次上涨行情前的2月底股价计算,脑再生科技股价3个月股价累涨达到205.52倍。

再回看微创脑科学,从今年4月1日起,公司管理层便开始加大回购,截至目前已累计回购168.1万股。结合回购风向标,当“基本面良好”、“脑机接口概念”和“低价股”三个标签都贴在微创脑科学身上时,或说明其在6月3日的20cm涨幅或许并非昙花一现。

200倍股价涨幅激励下的“脑机接口”概念

近日,海内外脑机接口概念利好不断。

国内方面,近日在上海召开的第20届亚洲神经肿瘤年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透露:由华山医院和北京宣武医院牵头的植入式脑机接口临床研究,已经正式启动患者入组;海外方面,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宣布完成6.5亿美元的E轮融资,估值跃升至90亿美元。

加之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近期为脑机接口技术开设独立收费项目推动其商业化。在多重利好激励下,AH两地脑机接口概念股集体走强:微创脑科学和冠昊生物股价分别收涨19.96%和19.97%,海南海药当日涨停,北陆药业翔宇医疗等涨超7%,让脑机接口概念股在AH近期大热的数字货币行情中“杀出一条血路”。

今年以来脑机接口概念持续活跃,与技术的日益成熟密切相关。截至目前,脑机接口概念的提出已经50多年,在经历了科学幻想和科学论证阶段后,已来到技术爆发的第三阶段。脑机接口也在技术上经历了从体外到体内,从单通道到多通道,从有线到无线,从低集成度到高集成度的演变历程。

不难看到,脑机接口(BCI)作为连接大脑与外部设备的桥梁,正经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关键转折期。

根据Precedence Research数据,2024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约26.2亿美元,预计2034年有望达到124.0亿美元,2025-2034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17.4%。而在国内市场,2024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已达到32亿元,较前一年增长18.8%。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预计到2027年将超过55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

低估值与良好基本面下的配置价值

虽然国内在脑机接口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特别是在非侵入式BCI方面进展显著。

在技术路线方面,国内脑计划采用”一体两翼”结构:以脑认知功能的神经基础为主体,以脑疾病诊断治疗和类脑人工智能为两翼。具体而言,侵入式技术聚焦医疗修复场景,如脊髓损伤、脑卒中、渐冻症等运动障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非侵入式技术则主导消费级市场,如脑电监测头环、教育游戏设备等。

目前国内技术发展路径明确: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并行,短期以非侵入式设备普及,长期突破侵入式安全性与长期植入稳定性。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侵入式脑机接口是指通过开颅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皮层,直接采集高质量的脑电信号,其优点在于信号质量高,能够捕捉到非常精细的大脑活动。而对比侵入式技术,当前非侵入式的无创脑机在信号精度和实时性上仍略逊一筹。

对于BCI,神经介入目前所能贡献的是它的拿手好戏“植入”,而这也是微创脑科学被纳入脑机接口概念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为头部神经介入国产企业,微创脑科学的低估值和良好基本面的优势或已成为港股投资者提前配置脑机接口概念的重要参考。

在国内神经介入医疗器械领域里,微创脑科学可以说是行业龙头公司,其产品全面涵盖了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按照2023年销售收入计算,微创脑科学是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份额提升至第四位,近年来维持国产份额第一地位。

从产品布局来看,微创脑科学产品布局全面且完善,首款产品自2004年国内获批上市以来,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合计拥有21款在中国获批并实现商业化的产品,以及14款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在研产品;其中,4款产品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纳入绿色通道,在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企业中排名第一。

从此前披露的24财年财报来看,得益于新产品获批加上集采政策的推行,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7.62亿元,同比增长14.4%。分地区来看,24年国内收入6.86亿,同比增长8.3%;海外业务实现营收0.75亿元,同比增长137.6%,同时海外业务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74.6%,主要得益于收入的增长及运营效率的提升。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2.82亿元,同比增长44.2%。经计算,公司在24H2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35.8%。

对于大多数医药行业来说,集采短期基本上是利空,但神经介入国产企业市场占有率低,集采的推动加速国产化,反而形成利好。

分产品来看,2024年微创脑科学的缺血与狭窄类产品收入录得强劲增长。其中,缺血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82%,增长主要得益于2022年上市的Neurohawk颅内取栓支架和 X-track颅内远端导管在完成前期挂网与入院后快速放量;另外,狭窄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75%,快速增长则主要得益于Bridge椎动脉药物支架快速放量,尤其在二线及基层医院增长尤为明显。

此外,目前国产神经介入器械企业基本上已布局出海,微创脑科学亦不例外,且随着海外市场的拓展,海外收入有望成为其未来第二成长曲线。公司目前暂有8款产品实现海外上市,公司计划未来将国内已上市的25款产品全部在海外进行销售,未来3年内海外占公司收入比例有望提升至25%,海外收入CAGR将达到约50%。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