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特朗普四月宣布实行激进的关税措施后,美国2025年5月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4月份的48.7点,进一步下降至48.5点,低于市场预期的49.5点。
该指数读数低于50点,意味着制造业出现收缩。美国制造业PMI已连续第三个月出现收缩,反映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令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成本压力持续加重。
分类数据显示,2025年5月,美国制造业产出、新订单、就业和未完成订单全线下降,但降速较上个月有所减缓,不过出口销售的降幅却显著扩大。与此同时,由于企业担心关税政策而在4月份提前采购,5月份的库存指数下滑至收缩区间。
值得留意的是,5月份供应交付指数从上个月的55.2点上升至56.1点。该指数在50点以上反映交付放缓,通常供应商的交付时间延长意味着经济表现强劲——产能供不应求,导致资源和物流出现瓶颈。但这次的情况截然不同,完全是因为关税导致供应链紧张,而并非是经济强劲推动的需求增长。
尽管关税驱动的物价增长稍微缓和,但是从整体来看,物价仍呈现向上趋势。
美国关税继续增加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周末时,特朗普宣布对美国钢铝进口增加一倍的关税,从25%增至50%,遭到欧盟反对,令欧美之间的贸易关系紧张再度升温。
另一方面,特朗普或要求各国在6月4日前拿出贸易谈判的最佳方案,试图在其自行设定的五周暂缓期结束前加快与多个贸易伙伴的谈判,或反映出美国内部对于贸易谈判的紧迫感。
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经济数据比预期糟糕,令资产价格备受压力,美元指数进一步下跌,一度跌破98.7点水平,其中欧元兑美元一度突破1.14美元,到达其2021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有意思的是,尽管欧盟或受制于美国增加关税政策,但是欧股却成为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股权资产,其中德国DAX指数今年以来累涨20.20%,明晟(MSCI)欧洲指数累涨19.05%,表现远远跑赢美股,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今年以来累跌0.35%,标普500指数仅累涨0.92%。
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纷纷逃离美国资产,而转投估值相对较低的欧股。另一方面,关税政策迫使欧洲企业自强,以及欧洲央行有可能降息刺激经济,或也令欧洲经济的前景展望变得乐观。
但是,这并非意味着欧洲的高风险资产能一直走强。
美国风险如何蔓延至全球?
受美国经济数据欠佳拖累,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狂飙至5.0%以上,现在依然在4.96%以上水平盘旋。上月,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和美国20年期国债拍卖结果不尽人意,已让美国长债收益率飙升。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将令美国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市场担心美国发行的国债供过于求,进一步推高长债息率,以高息弥补风险吸引投资者,长期债息越高,意味着投资者对风险的恐惧越高。
美国国债一般被视为无信用风险资产,因此长期国债收益率被用作多种金融产品的基准利率,并叠加该金融产品自身的风险因子来计算收益率。国债收益率越高,被用作基准的利率就越高,用以衡量收益率/成本的利率就越高。
以美国十年期按揭利率为例,就以十年期国债息率作为基准利率再叠加流动性、信用等风险因子来计算,十年期国债利率上升,按揭利率也跟随上升,这意味着抵押贷款买房子的家庭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
当这些家庭无力还款,或者利率太高导致楼市交易萎缩时,楼市崩溃将令家庭收入遭到重挫,压抑消费力,从而拖累整体经济表现。
虽然美国财政部长一再强调美债不会违约,但是如果政府不断地发行更多债券来支付其持续高涨的账单,将进一步推高利率和压低债券价格,令资金成本更高。
另一方面,不少国际投资机构,例如养老基金、公募基金等,都持有美国国债作为其投资组合的重要资产,所占比例都占较大比重。若美国长期国债息率不断上升,意味着债券的账面价格持续下跌,它们的投资组合将出现账面亏损,或者头寸比例出现较大变动,基金的管理人可能提前预见到这种情况,而大批量抛售美债,可能引发资产价格大动荡,增加了全球金融危机的风险。
新兴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依赖以美债收益率为基准发行的美元债券进行融资。当美债收益率大幅攀升,新兴国家发行新债的成本将直线上升,沉重的利息负担将令它们本来亦然堪忧的财政百上加斤。许多新兴国家的财政收入有限,为偿还高额债务,不得不削减公共开支,压缩教育、医疗等关键领域的投入,这不仅影响国民生活质量,更阻碍了国家长远发展的潜力。
更为严峻的是,美债收益率的波动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一旦某个经济脆弱的新兴国家因债务危机出现违约,就像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恐慌情绪将迅速蔓延至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国际投资者信心受挫,进一步收紧对新兴国家的投资,导致更多国家陷入债务泥潭,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极度不稳定的状态。这种不稳定还会传导至实体经济,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全球经济增长动力被严重削弱,甚至可能引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结语
特朗普激进而且反复无常的关税和其他政策,正在影响全世界的经济。美国ISM发布的最新5月份制造业PMI正反映了这些动荡所带来的部分后果,但影响或尚未完全反映,可以预见,若这样的状况持续,国债收益率飙升、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制造业持续收缩,不仅会令美国国内经济增长受到冲击,也将通过全球供应链、金融体系和投资流向的传导,将风险扩散至全世界。
在此背景下,不亏才是赚了。
对此,巴菲特似乎已有预见性,他将投资组合换成四成以上的现金和短期债券,避开了风险正在堆积的美股和长期债券,又有充裕的资金,既可在大跌中买入,又能得益于美联储降息——美联储降息仅影响短端利率,令其短期债券产生账面收益,这才是巴菲特的高明之处。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