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盛医药-B(06855)Lisaftoclax ASCO数据进一步验证Best-in-class潜力,公司股价持续向上突破

智通财经
Jun 03

近日,作为肿瘤领域规模盛大的年度学术盛会——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受到国际学界广泛关注,而全球二级市场投资者也在积极挖掘其中的投资机会。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早在5月23日,亚盛医药-B(06855)股价便高开高走,最高涨幅达到9.13%,股价最高触及53.20港元,创下自2021年8月以来的新纪录。二级市场之所以反应积极,在于当天盘前,公司披露了其在今年ASCO年会上的数据信息。

作为每年全球肿瘤学领域最前沿的临床肿瘤学科研成果和肿瘤治疗技术交流会议,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从来不缺重磅的研究成果展示。而亚盛医药作为其常客,今年已在ASCO年会上分别以口头报告和壁报形式公布APG-2575(Lisaftoclax)治疗多种血液系统肿瘤和APG-115(Alrizomadlin)治疗实体瘤的临床研究最新进展。

Lisaftoclax best-in-class潜力进一步验证

作为全球第二个递交新药上市申请(NDA)的Bcl-2抑制剂、中国首个递交NDA并进入优先审评的国产原研Bcl-2抑制剂,Lisaftoclax(APG-2575)自I期临床研发之初便高曝光于各大国际权威会议上,展现出了在多种血液肿瘤和实体瘤治疗领域具备的广阔治疗前景,并获得了全球业界的一致认可。

而在今年,Lisaftoclax又顺利获得获2025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推荐,用于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R/R)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这是Lisaftoclax首次获纳入CSCO指南,并且是唯一获得指南推荐的中国原研Bcl-2抑制剂。此次被纳入CSCO指南,标志着该药物的循证证据获得国内顶级学术机构认可。

在此背景下,Lisaftoclax最新研究成果以口头报告形式亮相今年ASCO年会,无疑是全球业界关注的焦点。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此次Lisaftoclax口头报告展示的研究为一项该品种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初治(TN)或既往接受过Venetoclax治疗的髓系恶性肿瘤患者的Ib/II期临床研究。此项全球多中心研究入组患者逾百人,数据显示Lisaftoclax联合阿扎胞苷的耐受性良好并已显示初步疗效。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首次公布了Lisaftoclax在既往Venetoclax难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临床数据,Lisaftoclax展示出克服Venetoclax耐药的潜力,是国际上首次报告新型Bcl-2抑制剂克服Venetoclax耐药的临床研究。

数据表明,Lisaftoclax联合阿扎胞苷的耐受性良好并已显示初步疗效截至2025年4月,共入组103例患者,其中包括新诊断和复发/难治的AML和MDS患者。

1. 在6例疗效可评估的新诊断(ND)AML/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患者中,ORR为 83.3%, 其中33.3%的患者获 CR/CRi ,50%的患者获PR。在 44 例疗效可评估R/R AML/MPAL 患者中,ORR为 43.2%,其中31.8% 的患者获CR/CRi ,4.5%的患者获PR,6.8% 的患者获MLFS。

2.在15例疗效可评估的 ND MDS/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患者中,ORR为 80%,其中40%的患者获CR,40%的患者获骨髓CR(mCR)。22 例疗效可评估的 R/R MDS/CMML 患者中,ORR为 50%,其中27.3%的患者获 CR,18.2%的患者获 mCR,4.5%的患者获PR。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此次Lisaftoclax临床试验的患者对象初治(TN)或既往接受过Venetoclax(VEN)治疗的髓系恶性肿瘤患者(Pts),因此Lisaftoclax在Venetoclax难治性患者中的疗效表现,进一步验证其best-in-class潜力。数据显示,在28例既往Venetoclax耐药的复发/难治 AML/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患者中,疗效可评估的患者有22例,总反应率(ORR)为31.8%(7/22),其中22.8%的患者CR/ CR伴血细胞未完全恢复(Cri);4.6% 的患者获部分缓解(PR);4.6%的患者获形态学无白血病状态(MLFS)。获得治疗反应的患者既往均接受过包括Venetoclax在内的多线治疗,且大部分(71%,5/7)患者基线存在TP53突变并伴随复杂染色体核型。

另外在安全性表现方面, Lisaftoclax联合AZA治疗,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可控,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血液学事件,非血液学毒性不常见。绝大多数不良事件都可控制、可恢复、可耐受。

有望释放20亿美元销售潜力

近日,三生制药辉瑞达成的一项总额高达60.5亿美元的“出海”大单带火了港股创新药板块,也让全球业界和市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中国国产创新药。

实际上,这只是国内创新药行业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真正具有创新能力、提供临床价值、管线推进速度走在前列的国产创新药企业开始脱颖而出,手握两大“十亿美元分子”潜力核心品种的亚盛医药便是其中之一。

此次Lisaftoclax最新临床数据披露之所以值得全球业界和市场关注,在于相较国内Bcl-2抑制剂赛道的其他竞争者,先发优势显著。Lisaftoclax目前已进入上市倒计时,作为未来1-2年内亚盛医药最大的基本面催化剂事件之一,这将是亚盛医药又一个重要的质变时刻。

从市场角度来看,以CLL/SLL适应症为例,作为成人白血病最常见的类型,CLL/SLL占西方国家白血病病例的四分之一,全球每年新增病例超过10万例。尽管当前的一线治疗,如免疫疗法、化疗和BTK抑制剂对初治患者有显著反应,但复发和耐药是主要的临床挑战。CLL/SLL的治疗中仍存在着显著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迫切需要新的治疗选择。

虽然Bcl-2抑制剂的出现让CLL/SLL的治疗有了进一步的革新。然而BCL-2靶点研发门槛较高。由于BCL-2靶点结合的界面比较大及跨线粒体膜运输问题,导致该靶点成药设计十分艰难。BCL-2靶点发现至今40年,目前全球获批上市的Bcl-2抑制剂也仅有艾伯维的Venetoclax,充分展现了该领域的研发难度与挑战。

当前,国外的CLL/SLL临床治疗已进入了“无化疗”“固定疗程”的新时代,而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也将Bcl-2抑制剂推荐为BTKi治疗失败的CLL/SLL患者的治疗首选。

2024年全球血液恶性肿瘤治疗药物市场规模达400亿美元,2024-2029年CAGR增长达6%。以目前全球唯一一款获批上市的Bcl-2抑制剂Venetoclax为例,其2024年销售额达25.83亿美元,同比增长12.66%,足以从侧面看出全球市场对Bcl-2抑制剂的庞大未满足需求。

此前Lisaftoclax披露的临床数据已经验证了其在CLL/SLL患者中具备单药和联合治疗的BIC潜力,而此次Lisaftoclax在ASCO年会上披露的最新临床数据,则进一步验证了其在Venetoclax临床失败的适应症上的良好治疗效果和成药预期,为其上市后的市场增长确定性再添上一枚关键的砝码。

参考Venetoclax市场表现,Lisaftoclax上市后销售超20亿美元的确定性正逐渐增强。并且,如今Lisaftoclax还展现出了在克服Venetoclax耐药方面的巨大潜力,随着后续在MM、MDS领域持续突破,其未来峰值销量有望超越Venetoclax。

结语

一直以来,亚盛医药Lisaftoclax受到全球业界广泛关注的关键原因在于,此前多项临床数据验证其安全性优势更加突出,且在多种血液肿瘤治疗领域具备广阔的治疗前景,特别在CLL/SLL患者中具有单药和联合治疗潜力。

而此次针对Venetoclax难治性患者的治疗数据披露,Lisaftoclax凭借其优异的临床数据,进一步巩固了其Best-in-Class潜力属性。

作为全球第二个递交新药上市申请(NDA)的Bcl-2抑制剂、中国首个递交NDA并进入优先审评的国产原研Bcl-2抑制剂,Lisaftoclax目前在商业化进度上已领先于全球其他在研的Bcl-2抑制剂,未来在更佳的临床表现加持下,迈向商业化阶段的的Lisaftoclax有望成为亚盛医药下一个“十亿美元分子”,成为引爆亚盛医药估值增长的下一个重磅炸弹。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