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十年造车,带领“沉默军团”,终成新势力第一

市场资讯
05 Jun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让技术走下神坛,走入寻常百姓家。

文 | 华商韬略 张静波

九年前,当48岁的朱江明宣布,跨界造车时,业内一片质疑。

这位工程师出身的企业家,既没有李斌的资本号召力,也不具备李想的产品网红气质,更缺少何小鹏的互联网光环。

但今天,他带领的零跑,却成了绝对的领跑者。

【颠覆:从黑马到千里马】

单月交付45067台!

刚刚过去的5月,一个新的车圈纪录诞生了。

创造这个纪录的,既不是小米,也不是鸿蒙智行,而是一个长期远离流量风口,极其低调的品牌:

零跑汽车

2024年,当零跑销量起飞,第一次闯入新势力前三甲时,很多人惊呼:黑马来了!

彼时,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个品牌,甚至有人断言,这只是昙花一现。谁曾想,那之后,零跑继续按下加速键。

直到2025年3月,零跑以3.7万的月销量,第一次超越理想,成为当月的新势力销量冠军。

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在过去几年,剧烈变化。

先是蔚小理三足鼎立,之后理想、问界相继称王……如此更迭速度,令人眼花缭乱,但即便最大胆的剧本,也鲜有人猜中今天的局面。

45067台的单月交付,也使得零跑成为5月新势力销量冠军。这已经是零跑连续第三个月摘下这一桂冠。

昔日黑马,华丽转身,成为千里马,并在悄然间改写了产业格局。

你以为这就完了?更令人惊讶的是海外市场。

据乘联会数据:

2025年前4个月,零跑汽车超越一众对手,成为中国新势力品牌出口冠军。

不仅超越同级新势力,更在全品牌榜单中紧随奇瑞、比亚迪两大传统巨头。

中国新能源汽车横扫全球,几乎众人皆知。

但不为人知的是,零跑作为一家成立不到十年的新势力,已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的扛把子。

今天,零跑汽车已经卖到欧洲、中东、非洲等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仅欧洲就在13国上市。

上海港,一排排零跑汽车整装待发,运往海外的场景,令人震撼。

尤其是,在国内竞争最激烈,堪称神仙打架的SUV市场上,零跑C系列实现了款款皆爆款的销量奇迹。

火爆的销售,直接推高了零跑的经营业绩。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零跑录得历年同比最好业绩,经营表现超预期。

之前,外界对零跑一季度的预期是,可能至少5亿亏损,但实际结果仅为略亏,而且二季度或将盈亏平衡。

普通人多少有点后知后觉,资本市场却异常敏锐。

过去一年,零跑汽车股价持续创历史新高,不断逼近千亿市值大关,是今年唯一股价翻倍的新势力。

零跑最独特的地方,还不在于销量和业绩,而是:

在车圈内卷严重,车企大佬们纷纷下场搞流量,甚至相互开撕的今天,它几乎就是一个安静的存在。

它既非资本驱动的产物,也不是自带光环的流量明星。

但恰恰就是这个安静的企业,在行业的喧嚣中,宛如少林寺深藏不露的扫地僧,十年埋头苦练,一朝硬控天下。

这种反流量的长期主义式胜利,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造车:一场技术耐力赛】

寻找零跑成功的秘密,要从一张图说起。

2024年底,在零跑汽车成立九周年之际,其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与5000名工程师完成了一张罕见的大合影。

没有热搜,也没有公司高管,朱江明用一张大合影,阐述了自己的造车理念:

用科学精神,重写造车剧本!

在残酷的汽车赛道,崇尚技术基因的企业有很多,但像零跑汽车这样,执行如此彻底、布局如此广泛的企业却极为罕见。

事实上,从创办第一天起,零跑就坚持全域自研路线。

至于为何要全域自研,业界不理解的声音颇多,毕竟依靠国内成熟的产业链技术,是很多新势力快速崛起的关键。

对此,朱江明曾有过解释:

零跑造车如果还跟原来的传统车企一样,那成功的机会将会非常低。

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

“核心零部件自己研发和制造,可以省出来一笔成本,我们同时追求较低的毛利,让利给用户。”

为了这个全域自研,零跑几乎干了造车要做的一切事情。

从硬件到软件,从电子电气架构、智能电池、智能电驱、整车架构到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

对比行业,传统车企的三电和辅助驾驶,主要依赖外部供应商,蔚小理虽自研,但大多是单点突破。

而零跑在主要零部件上,自研自造比例占到整车成本65%以上。

不仅自研比例很高,在技术深度上,零跑也始终身居行业第一梯队。

不久前刚发布的LEAP 3.5技术架构,堪称零跑十年全域自研最新成果。

它以创新的“四叶草”中央域控架构,将驾驶、座舱、车身等控制器,全部塞进一个超级大脑里。

这个高度集成方案,将线束布局从过去行业平均1500米砍到全球最短的996米,电子控制器(ICU)从几十个精简到22个。

仅此一项,就为用户省下了一大笔钱。

不但成本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还提升3倍,稳定性增强50%,电气架构能耗降低25%。

更绝的是,当行业陷入堆硬件、拼参数的怪圈中时,零跑坚持从算法、感知到执行控制,全部自研。

凭借自研优势,它硬生生将搭载激光雷达和高通8650芯片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车型干到了十万元级别。

这是一场工程思维的胜利。

它拒绝单纯地卷低价,也没有让技术高高在上,而是用一次又一次的工程创新,不断获得技术、产品和成本优势。

在此基础上,将新创造的价值,最大限度让利给用户,真正做到好而不贵。

十年来,在朱江明的带领下,一群工程师正是用这种思维,让技术走下神坛,走入寻常百姓家。

【科学企业家:沉默力量的胜利】

没有微博热搜,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流量。

朱江明用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宣告了工程师沉默的力量。

在零跑总部,除了工厂以外,大概有6200名员工,其中5000名左右都是工程师,占比超过八成。

即便行业里,最硬核的科技企业,也鲜有人敢如此堆技术实力。

朱江明之所以敢,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名拥有30余年研发制造经验的超级工程师。

这个零跑的一号工程师,毕业于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理工男的背景和浙大的求是精神,让他与其他新势力创始人风格迥异。

蔚来的李斌强调用户思维,理想的李想崇尚产品思维,小鹏的何小鹏擅长互联网思维。

而朱江明身上,则流淌着一种纯粹的工程师基因。

早在大华股份期间,他就带领团队,用这种工程师基因,从0到1不断突破,将大华做成了安防行业独一无二的存在。

创办零跑后,这种工程师基因,更是穿透整个组织,使其变得更有战斗力。

全域自研这件事,听上去很酷,做起来异常艰难,背后是零跑10年长途奔袭、3代技术进化的长期主义。

最难的时候,外界对零跑的质疑声不断。

朱江明只能眼睁睁看着,身边的新势力一个个成为资本的宠儿,而零跑却遭遇寒冬,公司一度没钱发工资。

最后,不得不跟好友一起决定,掏出自己口袋里的钱。

但即便如此艰难,朱江明和他的团队,依旧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那张朱江明与5000名工程师的大合影中,全域自研六大核心技术模块的带头人,悉数列席。

而且,从公司创立至今,没有一个人离开。

这种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果没有一点工程师精神,没有对技术平权的普惠情怀,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正是这种坚持,才最终有了零跑的全域自研,以及LEAP 3.5技术架构的诞生。

朱江明也因此,荣获2025年度浙江省科学企业家。对他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

首创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四叶草中央电子电气架构等核心科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创了多个先河,助力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占据了有利位置。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很多新势力是资本驱动型的。

朱江明的获奖标志着:有科学精神的企业家正在登上舞台,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的核心推动力之一。

在新能源汽车这个喧嚣的舞台上,朱江明以沉默的工程师力量宣告:

智能电动汽车的终极之战,终究要回归制造业的本质——用最硬的骨头,熬最慢但最扎实的汤

这个趋势,在新质生产力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只会越来越明显。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