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订单暴涨303%背后:滴滴快送杀入即时配送,是一场冒险游戏?

蓝鲸财经
10 Jun

文|蛇眼财经v

在刚刚过去的“520”,滴滴快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滴滴快送520数据报告显示,今年“520”期间订单量同比去年大幅增长303.21%,环比上周增长84.93%。其中,汽车跑腿订单较平日激增120.01%。在下单用户中,“00后”占比显著提升,且更倾向于选择汽车跑腿服务。

看似滴滴快送精准抓住了市场痛点,可仔细想来,节庆日需求虽旺,却具有极强的周期性与波动性。一年中能有多少个“520”“情人节”?在日常时段,汽车跑腿服务的高成本能否支撑起足够的订单量来维持盈利,这是个大大的问号。

有优势也有短板

在出行领域,滴滴凭借网约车业务早已家喻户晓。近年来,滴滴不断拓展多元化服务版图,滴滴快送便是这一进程中的重要布局。其通过“四轮+两轮”的立体配送体系,填补中远途即时配送和贵重物品的保障,覆盖360个城市。

滴滴快送看似来势汹汹,实则在优势与短板的拉扯中艰难前行。

好的一面是,滴滴快送首创“四轮+两轮”立体配送体系,从服务深度与广度上,极大拓展了跑腿行业边界,填补了市场空白区域。

传统即时配送多依赖两轮电瓶车,在应对大型、易损物品以及远距离配送时力不从心。而滴滴快送的汽车配送,凭借宽敞空间与稳定性能,轻松承接巨型花束、巨型蛋糕等棘手订单。同时,其开拓的“宠物专送”细分场景,精准捕捉“它经济”崛起下用户对宠物运输安全、舒适的高要求,拓宽了商业化空间。

此外,当多数即时配送服务还将目光锁定在3公里范围内的短途配送时,滴滴快送已大胆向全城乃至跨城的远途配送领域进军。这种突破传统配送距离限制的尝试,契合了当下快节奏社会中人们对于高效、远距离物品传递的需求。

劣势的一面是,滴滴试图将庞大的网约车司机群体转化为快送运力,想法虽巧妙,现实却很骨感。

网约车司机本职是接送乘客,高峰时段,乘客订单优先级往往高于快送订单,导致快送业务极易被搁置。而且,司机在网约车与快送两种业务模式间频繁切换,路线规划难以兼顾最优,对快送业务流程生疏,丢单、错送等状况时有发生,严重拉低服务质量。

另外,尽管滴滴拥有出行生态积累的海量用户基础,但打车与跑腿的需求场景大相径庭。用户打车多基于出行位移需求,而选择跑腿服务则更看重物品传递的高效与安全,想将出行用户顺畅转化为跑腿用户,谈何容易。

如此看来,滴滴快送虽凭借创新模式与多元运力展现出独特优势,但其短板也显而易见。随着滴滴快送业务的拓展,成本将不断增加,盈利之路亦充满不确定性。

战火纷飞,滴滴快送突围不易

众所周知,即时配送前景广阔。沙利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即时配送订单规模突破482.8亿单,2019-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3%,有权威报告预测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元。

而在即时配送这片炽热的战场,滴滴快送绝非独自起舞。

今年2月,京东集团已正式宣布启动外卖业务,或撬动即时零售杠杆;4月15日,美团正式推出独立品牌“美团闪购”;4月30日,阿里巴巴宣布加入“即时零售”赛道,在淘宝页面推出“闪购”。

如今,美团、京东、阿里三巨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据了解,京东通过达达快送实现2个月日单量破1000万,阿里旗下闪送业务以“闪购”切入市场后6天达成日订单1000万的成绩,而美团仍占据龙头地位。

无独有偶,顺丰同城凭借顺丰物流二十余年积累的品牌信誉,在高端配送、医药冷链等细分领域构筑起护城河。截至2024年末,顺丰同城年度活跃商家规模已达65万,同比增长39%。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收入达66.88万元,同比增长28.1%。

可想而知,滴滴快送要想在这强手如林的环境中杀出重围多不容易。

在配送能力与服务质量层面,美团、顺丰同城等已深耕多年,建立起成熟的配送网络与严格的服务标准

美团的骑手数量众多,覆盖范围广泛,在餐饮配送的即时性上优势明显;顺丰同城凭借顺丰品牌背书,在配送速度、物品安全保障等方面树立了良好口碑,尤其是在高价值、易损物品配送上经验丰富。滴滴快送虽有汽车配送的创新模式,可与行业追求的“极速送达”存在差距,在服务质量稳定性上也有待提升。

在业务多元化与市场拓展方面,京东秒送围绕电商购物打造即时零售生态,淘宝闪购探索远近场电商结合,不断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

滴滴快送目前主要集中在礼品、宠物等有限细分场景,在拓展更广泛的业务品类、深入下沉市场等方面,步伐相对滞后。若不能加快业务创新与市场开拓节奏,很可能在激烈竞争中被边缘化,市场份额被进一步挤压。

京东秒送、淘宝闪购以及美团、顺丰同城和闪送都对增量市场虎视眈眈,滴滴快送能否杀出一条血路,仍是个未知数。

一场充满未知的冒险

不可否认,滴滴快送带着“四轮+两轮”立体配送的创新理念闯入跑腿市场,给这片红海注入了新鲜血液。其凭借网约车时代积累的庞大司机网络与成熟技术体系,看似手握一副好牌,但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像是一场充满未知的冒险。

在技术层面,滴滴的智能调度系统与大数据算法确实有独到之处。通过分析城市交通流量、订单密度等数据,能够实现运力的精准分配。然而,跑腿市场与网约车场景差异巨大,单纯的技术移植并不能完全适配。

例如,在即时配送中,用户对“分钟级”送达的要求极为严苛,而滴滴快送的汽车配送在城市拥堵、老旧小区通行等场景下,即便有技术加持,也难以满足这一需求。相比之下,老牌跑腿平台经过多年的技术迭代,针对短途配送、复杂地形等场景,早已打磨出一套高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在生态覆盖和细分场景上,滴滴快送仍面临巨大挑战。滴滴快送若不能在生态覆盖上快速突破,在细分场景中找到差异化竞争优势,很容易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依托外卖业务,构建起覆盖餐饮、商超、生鲜等全品类的即时配送生态,用户粘性极高。而滴滴快送目前仍局限于礼品、宠物等小众细分场景,在高频刚需的配送领域缺乏竞争力。此外,闪送专注一对一急送,顺丰同城深耕高端配送,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壁垒。

这场充满未知的冒险,对滴滴快送来说,既是机遇也是考验。若能妥善解决司机管理、技术适配等问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生态覆盖和细分场景上实现突破,或许能在跑腿市场闯出一片新天地,反之则可能成为这场冒险中的“失意者”。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