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蛇眼财经v
在即时配送行业的喧嚣赛道上,曾以“一对一急送”模式大放异彩的闪送,如今却被财报数据无情地揭开了繁荣表象下的疲态。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闪送收入为9.6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11.1亿元,同比下降13.5%;第一季度净亏损为1030万元,而2024年同期净利润为6460万元。此外,闪送的收入已连续两个季度下滑,2024年第四季度闪送收入为10.3亿元,2023年同期为12.1亿元。
收入与利润的双重颓势,严重打击了市场信心,致使其股价今年以来暴跌,市值大幅缩水。截至2025年6月9日,闪送股价跌至2.98美元,较发行价大幅下跌,市值缩水至2.12亿美元。
即时配送行业早已从蓝海转为红海,曾经的行业黑马闪送能否再创商业神话?
商业模式局限,可持续性遭质疑
在即时配送的浪潮中,闪送凭借一对一急送模式,以解决用户痛点为宗旨,劈波斩浪十一载。
从急用物品的速递,到重要礼物的传递,再到高价值物件的护送,闪送吸引很多用户,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截至2025年3月31日,闪送拥有约290万注册骑手(闪送),相较于2024年6月的270万注册骑手增长了20万,还有超1亿注册用户,服务覆盖中国295个城市。
不过闪送骑手和用户规模的扩大,似乎并未转化为收入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
闪送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订单量仅5800万单,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6580万单环比下降,与2024年季均6930万单的成绩更是相去甚远;营收从2024年同期的11.1亿元锐减至9.6亿元,同比降幅13.5%,净利润也从盈利6460万元转为净亏损1030万元。
闪送规模与收入增长背离,原因为何?
闪送依赖的“一对一急送”模式,虽在时效性和安全性上具备优势,但运营成本极高。当竞争对手以拼单模式降低成本、用低价策略抢占市场时,闪送陷入“高价低量”的恶性循环,用户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被成本压力完全抵消。
2025年第一季度,闪送总运营支出为1.167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27.0%。其中,销售和营销费用增长10.0%;总务和行政费用增长46.9%;研发费用增长38.8%;即便毛利率较2024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至13.2%,依然难以弥补订单单价下降与单量萎缩带来的利润缺口。
总之,闪送亮眼的用户数据与黯淡的财务表现形成强烈反差,商业模式可持续性正面临严峻考验。在接下来的即时配送行业淘汰赛中,闪送的每一个决策,都将决定其能否从困局中突围。
竞争加剧,“一对一”模式优势不再
随着行业竞争白热化,曾经的优势赛道逐渐成为困局,闪送“一对一”模式的护城河正被竞争对手不断蚕食,其未来发展充满挑战。
首先,一对一急送赛道,本就是即时配送市场中的细分领域,市场空间有限,闪送只专注一对一急送赛道的话,增长空间有限。根据行业数据,在即时配送应用场景中,餐饮外卖占据70%的订单量,而一对一急送订单量占比并不高。
据了解,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闪送的订单量分别为1.59亿、2.13亿、2.71亿和1.38亿,若以收入除以订单,可计算出每单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9.12元、18.79元、16.71元、16.55元,呈下降趋势。
其次,随着市场成熟,达达、顺丰同城等传统配送巨头,以及美团跑腿、蜂鸟、UU跑腿等新兴平台,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布局专人专送服务,闪送的差异化优势逐渐弱化。
顺丰同城聚焦高价高质路线,与闪送直接竞争高端用户市场;达达和UU跑腿持续完善个性化服务体系,不断缩小与闪送的服务差距。这些竞争对手不仅复制了“一对一”模式,还依托自身强大的平台资源与供应链整合能力,覆盖了餐饮、零售、生鲜、医药等多领域,构建起全方位的配送生态系统。
以美团为例,其依托庞大的外卖用户基础和商家资源,将跑腿服务嵌入高频消费场景,用户在点外卖的同时,很容易选择美团跑腿完成其他物品的配送。而闪送坚持“独立运营”模式,虽具备灵活性,但在资源生态整合方面存在明显劣势。
再有,闪送“一对一急送”模式的核心在于为每一单配备专属骑手,全程负责配送,确保时效性和安全性。这一模式在早期确实赢得了高端用户群体的青睐,他们愿意为服务品质支付溢价。然而,这种模式的成本居高不下,成为闪送发展的沉重负担。
在即时配送领域,价格已成为核心竞争要素,闪送因成本过高,难以在价格上与对手抗衡。当其他平台以低价策略吸引大量用户时,闪送的高客单价策略反而将价格敏感型用户推向了竞争对手,导致其市场份额不断流失。
在即时配送行业的淘汰赛中,闪送的命运已进入倒计时。是打破固有模式实现涅槃重生,还是在同质化竞争中逐渐消亡?这场关乎生死的博弈,不仅考验着闪送的战略智慧,更折射出细分领域企业在巨头垄断时代的生存困境。
探寻第二增长曲线
营收下滑、利润缩水、股价暴跌,闪送所处境遇不容乐观。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闪送管理层已迅速行动起来,一系列应对举措相继出台。然而,能否真正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增长通道,仍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一来,闪送选择继续将战略重点锚定在核心用户群和核心价值上,期望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能力来稳固基本盘。
一直以来,闪送凭借“一对一急送”模式,在高端用户群体中赢得了一定口碑,这些用户对服务品质有着较高要求,也愿意为高效、安全的配送服务支付溢价。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用户多样化需求和偏好的理解,闪送在第一季度采用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这一举措本无可厚非。
二来,闪送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驱动,深度洞察其多元化诉求与个性化倾向,并积极拓展多元服务场景以精准匹配用户期望。
在探索新服务场景方面,闪送的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单一的服务场景必然无法支撑企业的持续增长。闪送试图突破现有的“重要时刻、重要物品”递送场景,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三来,闪送积极探索创新的跨行业合作,旨在提高品牌知名度并吸引目标受众,同时推动服务足迹在低线城市的稳步扩张。通过与其他行业的企业合作,闪送可以借助对方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资源,实现互利共赢。比如与电商平台合作,为其提供配送服务,或者与线下商家联合开展促销活动等。
不过,闪送探寻第二增长曲线并非一蹴而就之事,也不是简单的策略调整就能实现。这需要管理层具备破釜沉舟的勇气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对企业的商业模式、运营策略、市场定位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闪送如果不能在危机中完成自我颠覆,曾经的行业黑马,终将成为时代的弃子……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