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胀更让市场困扰

格隆汇
10 Jun

根据彭博的大数据分析,本周以来,关于全球宏观的关键词是以下几个:贸易谈判、美国通胀以及美丽大法案。中美贸易谈判于伦敦时间周一下午开始,相信在本周的任何时点上,都可能发布牵动市场的重磅消息,但从全球股市的强劲走势中可以看出,市场对于结果却似乎并不担忧。明天晚间,美国将公布5月的通胀数据,尽管这一数据大概率不会对本月的FOMC产生太大影响,但市场仍然捕捉到了若干可能的变量。

昨晚公布的纽约联储1年期通胀数据显示,其5月终值为3.2%,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值3.5%以及前值3.63%。尽管这一数据传统上而言并不关键,但公布后却成为了过去24小时最受关注的宏观事件之一,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投资者对于未来通胀走势的关注。

市场对于通胀预期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调查类通胀预期与实际通胀走势的“脱锚”。今年以来,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的1年期通胀预期快速攀升,而美国的实际通胀走势却较为平稳。市场对此的通用解释,是关税尚未完全落地,或者是落地后仍然需要一定的传导期。这样的解释固然有自身的逻辑,但如果本周公布的通胀数据仍然表现温和,那么调查类通胀的有效性将被质疑。

与通胀预期相关的,除了关税之外,是美国的财政赤字。根据无党派的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最新估计,《美丽大法案》将在未来10年内增加大概2.4万亿美元的赤字。本周美国国债将举行30年期的拍卖,拍卖结果也被认为是市场对于美债需求的晴雨表。与此同时,CBO也预计,债务上限也就是一般而言的‘X day’大概会在8月被触及。

美国经济的多面性也体现在资产定价中。美股走出颓势,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对于经济基本面的乐观心态。但通胀、财政等显而易见的风险仍然让市场担心,这从美元和美债的定价也可见一斑。很显然,市场对于通胀的关注,反映的正是心中最大的不确定。

正文

根据彭博的大数据分析,本周以来,关于全球宏观的关键词是以下几个:贸易谈判、美国通胀以及美丽大法案。中美贸易谈判于伦敦时间周一下午开始,相信在本周的任何时点上,都可能发布牵动市场的重磅消息,但从全球股市的强劲走势中可以看出,市场对于结果却似乎并不担忧。明天晚间,美国将公布5月的通胀数据,尽管这一数据大概率不会对本月的FOMC产生太大影响,但市场仍然捕捉到了若干可能的变量。

昨晚公布的纽约联储1年期通胀数据显示,其5月终值为3.2%,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值3.5%以及前值3.63%。尽管这一数据传统上而言并不关键,但公布后却成为了过去24小时最受关注的宏观事件之一,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投资者对于未来通胀走势的关注。

市场对于通胀预期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调查类通胀预期与实际通胀走势的“脱锚”。从图2中我们会发现,从今年以来,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的1年期通胀预期快速攀升,与此同时,美国的实际通胀走势却较为平稳。市场对此的通用解释,是关税尚未完全落地,或者是落地后仍然需要一定的传导期。这样的解释固然有自身的逻辑,但如果本周公布的通胀数据仍然表现温和,那么调查类通胀的有效性将被质疑,尤其在纽约联储的最新通胀预期数据(这也是一个调查类数据)显著降温的情形下。具体来看,纽约联储表示,5月通胀预期的改善是广泛性的,不同年龄、学历和收入群体的预期都在下降。同时,多数商品类别的通胀预期都有所下降,但食品价格是唯一例外。受访者预计未来一年食品价格将上涨5.5%,比4月份提高了0.4%,创下2023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相较之下,其他主要消费领域的涨价预期则普遍回落,受访者预计汽油价格涨幅将放缓至2.7%,下降0.8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大学教育和租金上涨的预期也环比下降。

与通胀预期相关的,除了关税之外,是美国的财政赤字。由于美丽大法案即将通过,市场对于美国财政赤字的担忧溢于言表。根据无党派的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最新估计,这份美丽大法案将在未来10年内增加大概2.4万亿美元的赤字——根据基准预测,到2034年的10年间收入将减少3.67万亿美元,支出将减少1.25万亿美元。本周美国国债将举行30年期的拍卖,拍卖结果也被认为是市场对于美债需求的晴雨表。与此同时,CBO也预计,债务上限也就是一般而言的‘X day’大概会在8月被触及。当然,经过过去几次的债务上限危机后,市场对于债务上限被触及并没有太多的担忧,也倾向于认为美国财政部会在‘X day’到来前搞定债务上限问题。

美国经济的多面性也体现在资产定价中。美股走出颓势,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对于经济基本面的乐观心态。但通胀、财政等显而易见的风险仍然让市场担心,这从美元和美债的定价也可见一斑。很显然,市场对于通胀的关注,反映的正是心中最大的不确定。

注:本文来自国泰君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发布的《大数据显示,美国通胀更让市场困扰》,报告分析师:周浩、孙英超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