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和影石,把一个夕阳产业干到火爆全球

蓝鲸财经
11 Jun

作者 | 源媒汇 谢春生

将“夕阳产业”玩出花的国产相机品牌,距离上市仅一步之遥。

6月6日,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影石”)公布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结果显示,本次发行价为47.27元/股,发行数量为4100万股,募资总金额和募资净额分别为19.4亿元、17.5亿元。

招股书显示,公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建设和影石创新深圳研发中心建设两个项目,拟募资金额约为4.6亿元。

回顾影石的IPO历程,堪称一场“长跑”。

2020年7月,影石递交上市申请并于同年10月获上市受理;2022年1月进入 “提交注册” 状态后,上市进程一度停滞。

2024年下半年,影石创始人刘靖康在朋友圈发出长文,自曝IPO困局:“工资全拿去还利息”,“无收到监管劝退,我不求批文,仅求公道定性”,“敏感股东非审核岗……一年半前已清理”。 

这位90后创业者,用近乎悲壮的姿态,将公司五年上市长跑中的股东身份争议公之于众。

2024年末,影石重新递交相关财务资料后,上市进程方重回正轨。

从公司业绩和市场份额来看,影石算得上“优质”,并且在智能手机大行其道的当下,传统相机业务一度被视为“夕阳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影石凭借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创新玩法,在撕开发展新口子的同时,也陷入新的争斗之中。

 风靡海外

“吊打GoPro”,或是影石较为得意的标签。

在影石招股书的重大事项提示中,被放在首位的是“涉美337调查及相关诉讼的风险”。该风险显示,在美国市场,本土品牌GoPro指控影石及其子公司相关产品侵权,并提出337调查申请。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该项调查仍在进行中。

近年来,随着影石、大疆等国产智能影像品牌崛起,GoPro、日本理光等国外巨头常年占据全景相机、运动相机市场的局面被打破,这也引发了海外巨头的高度重视和“特别关照”。

Frost & Sullivan 数据显示,2023年,影石旗下品牌“Insta360”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为67.2%,位列第一;其次为日本理光和GoPro,市占率为12.4%和9.2%。

这已是影石在该市场连续六年拿下“全球第一”,并且这一数值还在“疯长”——预计2024年达到81.7%。

换言之,全球每售出10台全景相机,有8台来自影石。这也让影石成为海外科技爱好者的“心头好”。

据综合报道,4月22日(美国当地时间),为了抢购影石最新发售的Insta360 X5全景相机,有海外用户在纽约中央车站外排起数百米的长队。该次活动当天上午9点才开始,可有人凌晨3点便已到场排队。

影石风靡海外,还体现在业绩上。

财报数据显示,2021至2024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影石实现营收13.28亿元、20.41亿元、36.36亿元和24.28亿元;归母净利润2.66亿元、4.07亿元、8.3亿元和5.18亿元。其中,境外销售收入为9.34亿元、15.96亿元、29.03亿元和18.4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71.17%、79.43%、80.83%和 76.52%。 

从产品层面来看,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是影石的营收大头,报告期内,该业务营收占公司当期总收入比例为82.99%、84.81%、87.18%和85.35%。

其中,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产品又划分为ONE X 系列、GO系列、ONE R系列和 Ace系列,而ONE X 系列,在报告期内则扛起了该业务的半边天。

 一机难求

全景相机在海外遭遇“抢购潮”,影石的运动相机在国内也被“抢断货”。

近来,影石旗下一款Insta360 Ace Pro 2的运动相机,便因“断货”、“难抢”在小红书平台引发热议。因抢不到,有网友在线求教抢购经验,甚至还有人表示:“影石,你再不补货,我真的会买大疆的。”

 在影石京东自营店上,上述产品目前仍为缺货状态。

据了解,Insta360 Ace Pro 2于2024年10月22日发布,是一款一体式广角运动相机,除了搭载1/1.3英寸8K传感器和徕卡SUMMARIT镜头外,该款产品还是市面上首款采用AI双芯的运动相机,产品售价在2000元至4000元之间。

 该产品的火爆,也为影石贡献了可观的收入。财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影石Ace 系列总共推出两代产品,营收从2023年的0.97亿元,飙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2.76亿元。

不过,Insta360 Ace Pro 2迟迟未能补货,也被用户质疑为“饥饿营销”。

在该款产品之前,大疆旗下的一款口袋云台相机pocket3,也曾出现一机难求的现象。

魔镜洞察的数据显示,2023年11月上市至2024年10月,将近一年时间,大疆Pocket3在淘宝、天猫平台卖出了1.24亿元,位列该平台普通数码相机类目第一,远超彼时排在第二的影石Insta360 GO 3s和第三的索尼ZV-1的总和。

在小红书上,关于讨论大疆Pocket3的相关帖子已超100万篇,浏览量则超10亿,火爆程度可见一斑。不过2025年5月下旬开始,有小红书用户表示,pocket3已开始大量放货。目前,在京东官方平台,该款产品也已显示为有现货发售。

源媒汇注意到,在大疆Pocket3一机难求期间,影石旗下的一款Insta 360 Flow Pro云台产品,被市场视为“平替Pocket3”。从价格上来看,该款产品不足千元,相较3000多元一台的Pocket3,确实便宜不少。

并非只有云台产品,在运动相机产品上,关于“选大疆还是选影石”的讨论也有不少。并且,从销量排名上来看,二者不分伯仲。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运动相机销量排名中,影石Insta360仅次于GoPro位列第二,第三则为大疆。

除了上述两款产品之外,大疆还有意染指全景相机。据媒体报道,大疆计划于2025年7月推出其首款消费级全景相机DJI Osmo 360。

也就是说,大疆与影石的竞争,或将从运动相机延伸至全景相机。基于此,有市场声音认为,两者之间必有一战。

针对与大疆的市场竞争等情况,源媒汇向影石方面发起问询邮件,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场景之争

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影像设备早已超越物理属性,演变为社交货币的铸造厂。每一次快门按下,都是用户向特定圈层递交的身份认证;每一段视频分享,都是个人符号在数字世界的二次传播。

凭借对新生代用户的精准洞悉,国产智能影像巨头们,绕开传统的参数比拼,转向“用户生活方式定义权”的争夺。影石与大疆便是如此,围绕着社交生态的构建,上演着截然不同的“炼金术”。

影石通过“内容共创计划”打造出技术崇拜型社群。“我们有一个非常良性的用户共创机制,如果我们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和用户群体,这些用户本身就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品牌推广。”此前,影石Insta360市场副总裁Max Richter曾公开谈及共创机制。

Max Richter认为,海外市场的核心就是要了解消费者,并且要利用好自己的UGC内容优势。

例如,2021年,一位日本KOL突发奇想,把影石的相机叼在嘴里拍摄自己奔跑的画面,结果拍出了十分有意思的“进击的巨人”效果,在社媒上引发大量模仿。

综合数据显示,全球用户已通过Insta360拍摄上传了超2.7亿条与滑雪、跳伞、潜水等极限运动相关的视频内容。2024年,影石还发起#insta360challenge话题,鼓励用户分享作品并赠送免费配件,相关话题播放量超2.3亿次。

这种鼓励极致创作的机制,让影石用户形成了独特的圈层文化,他们不仅是设备使用者,更是技术实验的参与者。

大疆则依托“天空-地面”生态矩阵,构建起全场景影像帝国。同时,大疆也在内容上发力,例如通过本土化内容,撬动东南亚的下沉市场——菲律宾农户使用农业无人机喷洒农药的案例视频,以“成本降低40%”的真实数据引发用户共鸣,话题DJIFarmer播放量超1.2亿。

从生态矩阵到内容本土化,这种生态捆绑策略,使得大疆用户的设备复购率较高。

在创作者经济的浪潮中,KOL已成为产品价值的放大器和需求趋势的预言家。影石与大疆围绕这一战略资源的争夺,本质上是对未来市场话语权的提前布局。

如今,影石即将叩开科创板的大门,这场持续数年的C端暗战,也迎来新的里程碑。可上市不是终点,而是一场更残酷战争的起点。对于影石而言,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生活方式优势,将决定其能否跳出“极客品牌”的固有标签;对于大疆来说,如何在大众市场的规模效应与高端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间找到平衡点,关乎其生态帝国的可持续发展。

这场竞争的终极意义,或早已超越两家企业的商业胜负。它推动着整个智能影像行业从“硬件堆砌”向“场景赋能”转型,从“功能满足”向“情感共鸣”进化。

而这场革命的最终受益者,将是每一个用影像记录生活、表达自我的普通人,他们既是观众,也是这场变革的缔造者。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