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概念席卷而来!
自2024年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零碳园区”后,各地掀起零碳园区建设潮。广西、云南、福建等多地将建设零碳园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无锡启动“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而在推动零碳园区和零碳工厂的建设中,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破解。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兼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军涛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零碳园区建设,在缺乏统一标准的市场中,很多数字化方案的设计存在缺陷,数据之间的联动性并不是很强;成本问题上,很多单点检测设备监测成本就已超10万元,成本压力让中小企业难以负担;另外,产业协同所需破解的困境存在多方面的压力,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根本上的突破。”
中国节能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辛升在FCE2025新闻通气会中表示,零碳工厂是工业绿色转型的必答题,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当前,全球产业变革与绿色转型交织,工厂作为工业碳排放的核心单元,零碳工厂既关乎着企业如何提高竞争力,同时也是“双碳”战略落地的重要支撑。
成本顾虑待解
“十三五”以来,工业领域推进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等体系化建设,打造了一批绿色制造典型,带动了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6429家,绿色工业园区49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27家,累计推动培育省市级绿色工厂1.6万余家。
2024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零碳园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
当前零碳工厂成本受多种因素影响。
除了前期投资成本中的可再生能源设施安装、设备改造与类似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的新技术引入。项目的维护费用与运营初期折旧成本都在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参与热情。
根据公开资料,如洛克美森(济南)智慧零碳工厂、东莞擎洲智慧零碳工场此类中小型的零碳工厂投资可能在数千万到数亿元,而像东华能源与中核集团合作这样的大型零碳产业园投资可达百亿甚至千亿元级别。
受市场环境制约,零碳技术供应商与工厂业主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和市场割裂等多重问题,导致技术匹配效率低下、商业合作难以落地。在细分垂直领域的绿色转型需求更是缺乏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造成优质资源难以有效触达目标场景,严重制约了产业协同效应的发挥。
随着零碳技术加速迭代,企业普遍面临技术获取与应用的双重滞后。一方面,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的传播渠道分散,导致企业难以及时捕捉技术前沿;另一方面,行业缺乏权威的技术集成展示平台,使得创新成果与终端用户之间形成明显的触达壁垒,严重制约了技术转化的效率与规模。同时,缺乏权威、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也使得企业在零碳工厂建设过程中难以找准方向、评估成效。
市场标准仍需统一
除了成本问题以外,减少企业试错的行业标准问题亦是一大难关。
中国建设贸促会产业促进部主任王宏在FCE2025新闻通气会中表示,当前零碳的普及工作面临着多项挑战。工厂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企业往往缺乏系统性的零碳建设方案,技术、设备、服务分散,无法形成完整闭环,难以一站式获取全链条零碳技术服务,导致采购和对接效率低下、时间成本和资金投入增加、技术集成度和运行效率打折等问题,严重拖慢整体转型进程。
王宏认为,当前,零碳工厂建设面临典型的“示范真空”困境,行业尚未形成可规模复制的标准化建设范式,导致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陷入“试错循环”,无法借鉴已验证的实施路径,又不得不重复投入资源进行基础性探索。这种标杆案例的结构性缺失,不仅造成单个企业转型成本居高不下,更导致整个行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产生大量重复性资源消耗,严重滞后了工业整体碳中和的进程。
除了技术,企业对零碳的认知层面仍需相关政策的助推。零碳工厂建设作为新时代的发展命题,企业对最新零碳政策认知滞后,难以精准捕捉政策机遇和合规要求,对政策要点的把握存在盲区;同时,缺乏权威的技术路线指引,导致零碳转型方向不明、实施路径模糊,严重制约了零碳建设的实质性推进。
为破解这些难题,FCE2025中国工厂展将于2025年9月15日—17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记者了解到,FCE2025中国工厂展将通过展览展示、案例征集、会议交流、供需对接、实地考察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助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升级。
辛升指出,绿色工厂和零碳工厂的建设不应该是单打独斗,而是全产业链的协同奔赴。当前应尽快搭建一个技术交流、成果展示、合作共赢的平台,凝聚各方的力量,促进各个部门、行业专家、企业代表、服务机构共同探讨绿色工厂、零碳工厂等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方法。让更多前沿方案、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再次碰撞交融。让整个产业链上下游能真正地深度对接,共同创新中国的零碳模式。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