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重新定义“假酒”

蓝鲸财经
13 Jun

作者|酒high 半颗

299元12瓶的“茅台酒”你买过吗?理智告诉你,这是假酒的概率很大;但主播却自有一套话术让你相信它的真实性。

据《中国酒类产业知识产权报告》显示,86.96%的酒企曾遭遇知识产权侵权,其中商标侵权最为严重,占比高达78.26%。换句话说,今天的酒圈,只要你是个牌子,就难逃被“山寨”的命运。

但直播间里的假酒,和传统的假酒又不太一样。它不再是粗糙的塑料瓶、廉价的口感,而是摇身一变成了“内部特供”“限量老酒”“破价销售”的诱人承诺。在这种语境下,假酒更像是一场打着“擦边球”的灰色营销秀,在平台信息混乱、监管滞后的生态中反复上演,令消费者真假难辨,也让品牌方防不胜防。

直播电商红利之下,酒企们纷纷入局,将其视为新增长点,可商品的溯源机制、责任闭环却始终缺位。只有平台、企业、行业监管真正站到一条线上,才能把这个乱局收一收,筑牢边界、守住底线。

 假酒新定义

假酒从来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它在直播间里,正被重新包装、改头换面。

日前,酒讯在抖音某直播间发现,该直播间正在售卖一款“茅台”产品。整个画面没有主播出镜,只有一瓶茅台酒静静放在背景板前,背景上印着“一张不到/箱”的促销文案,伴随着主播的语音讲解,观众被引导在弹出的链接下单。

图片来源:抖音直播间截图

与此同时,另一直播间也在进行同款产品的销售,其话术更为直接,声称直播间售卖产品为“茅台的老酒版本”,并拿出一瓶用油蜡纸包裹的“贵州散茅酒”,暗示其为茅台20年老酒。

图片来源:抖音直播间截图

实际上,该商品链接售卖的产品并未“贵州茅台”,而是名为“花魁贵州京一号散茅”的产品,售价为299元12瓶,30天内已售196件。

图片来源:抖音商品详情页

酒讯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商品生产商为“贵州省仁怀市帝坛酒业有限公司”。根据爱企查信息,“贵州省仁怀市帝坛酒业有限公司”共有48条风险提示,与包括茅台、金六福、荷花在内的知名酒企均有商标侵权纠纷记录。

图片来源:爱企查官网

其实这类“擦边酒”事件并非孤例,商家们靠售卖与名酒外观、名字相似的产品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难以辨别,为追逐低价“激情”下单。

直播电商售酒普遍存在这类问题:用户无法实物接触,仅凭主播的话术和短暂展示做出购买决策,主播说A,弹出来的链接是B,消费者怕限量抢着下单,买完到家才知道被骗。

例如,有消费者在抖音“老酒传奇精品酒专营店”以1499元购买53度500ml的飞天茅台,弹出链接主图也是飞天茅台,但付款后才发现订单显示的是375ml的巽风茅台。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截图

除了“擦边酒”,直播售假行为还演化出多种套路。

比如瑕疵、特供酒这类号称来自“内部渠道”的低价酒,主播售卖时声称这是“员工福利”或“厂内特供”,结果消费者收到后,才发现瓶内灌装的是劣质基酒。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撕帽茅台”——商家声称该产品是茅台为打击黄牛推出的福利款,价格仅为市场价的三分之一,并以撕掉防伪胶帽为由掩盖真伪。据悉,茅台方面曾短暂推出过相关活动,但从未授权经销商自行开展‘撕帽茅台’的销售,目前消费者买到的“撕帽茅台”,绝大多数是假酒。

此外,直播售假还衍生出多种伪装手法。比如货不对板的销售误导——有主播声称“2999元两瓶飞天茅台”,但实则只发一瓶正品,另一瓶则换成低价“观台”,消费者往往因促销节奏快、页面信息模糊而误购。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截图

还有主播通过“挂错价”博取关注,先标出几百元的参考价,再以99元的“误挂价”上线商品,随后在直播中“现场决定”照错价发货,营造出一场抢到即赚的捡漏戏码。看似临时起意,实则是一套早已设计好的剧本,用来制造紧张氛围、引流转化。

更隐蔽的是专业人设包装。一些主播打着“鉴酒师”的名义现身说法,发布真假酒科普视频吸粉导流,实则是在为自己售卖的假酒打掩护。重庆警方曾破获的一起假茅台案中,商家正是以这种鉴酒方式,让数千瓶假酒成功流入市场。

维权不能停

假酒的花样越来越多,但真正让消费者感到无力的是维权困境。过去买酒还能查包装、核渠道,如今只需在直播间轻轻一点,真假难辨的商品就已下单。可一旦踩雷再想追责,却发现假酒很好买,赔偿却山路十八弯。

为了打消疑虑,不少直播间会主动搬出“可验真伪”“十倍赔偿”的承诺,打造出一副“敢卖就敢担责”的姿态。比如在某抖音直播间中,主播不断喊话:“我会按线下专卖店标准开发票,全国可查、可验、可复检,你一瓶一瓶查、一滴一滴试。只要有假,直接报警,我十倍赔你!”

话术听起来底气十足,实际却是陷阱重重——假发票照样可以开,即便是真发票,也可能是“擦边产品”的正规票据,难以证明酒的真伪。而所谓的“假一赔十”多半是噱头,一旦出事,商家或扯皮推诿,或直接失联,平台又往往要求录屏、检测报告等繁琐证据,要走通维权程序困难重重。

打开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关键词“抖音+茅台”有超过700条投诉,“抖音+五粮液”也接近500条,还有泸州老窖、剑南春、习酒等品牌的数十条相关记录。在这些投诉中,大多以“退款处理”收场,“假一赔十”几乎从未兑现。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网页版截图

其实造成直播电商维权难的原因,除了监管制度尚未完善,直播生态的机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酒类营销专家肖竹青认为,消费者在直播间买酒维权比线下买酒维权更难的一个原因,是维权主体更难确定:直播间可能涉及多个主体,如主播、直播运营团队、商家等,消费者难以确定谁该为假酒负责。

传统售酒模式中,卖家即为责任方,出了问题自然找得到人。但在直播间,售卖流程往往拆分为多个环节——主播负责推荐,商家负责发货,背后还可能涉及MCN机构、供应链团队等。消费者下单只需几秒,真正出了问题,责任人却难以锁定。

维权门槛高,是直播间维权难的另一个关键推手。平台往往设置复杂流程,如要求“完整录屏”“国检或中检出具的检测报告”,才能启动赔偿机制。一位消费者投诉称,自己在抖音抢购8瓶名酒,到货后发现是假货,客服却回复“需提供权威检测报告”。该用户自费送检,确认是假酒,但平台最终仅同意退货退款,检测费不予报销,所谓“退一赔三”更是无从兑现。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截图

售假商家也在规避责任上设下重重障眼法。有的打着“定制酒”名义,强调“定制产品不支持退换”,以此为由拒绝售后;有的伪造品牌授权、摆拍厂家合作视频,用第三方账户收款、分散转账,令资金链条难以追查。

为了规避监管,不少直播间选择清晨或凌晨开播,账号不发作品、评论区关闭、主播不露脸,封锁消费者反馈渠道。同时,部分主播频繁更换账号和直播间名称,打完一枪换一个地,消费者几乎无从追责。

 乱序如何破

消费者维权步履维艰,平台和品牌的打假压力也水涨船高。

就目前的电商环境来看,平台治理仍有不小的漏洞。就拿抖音来说,白酒商家只需缴上5万元保证金就能开店营业,至于背后是谁、酒从哪来、是真是假,平台往往并不深究。

监管的风声其实早已吹起。2023年8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加强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执法,严厉查处网络销售、直播带货中侵权假冒违法行为。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截图

与此同时,行业组织也在持续呼吁整顿。在2024年酒类电商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提出“四个反对”,直指当前电商酒类生态的混乱问题:反对酒类电商中的破价乱价;反对酒类电商中的售卖假酒;反对酒类电商中的虚假宣传、误导歪曲,损害酒业公共形象;反对酒类电商中的投机经营。

品牌方则更多通过自我防御来补足缺口。比如,剑南春在2024年发布《告知书》,公开点名多家伪造授权、货源不明的直播店铺,并提醒消费者警惕假酒风险;五粮液也反复强调,线上购酒应通过官方渠道,保留发票等凭证,以便维权。

在具体执行层面,头部酒企近年来也在持续加码打假投入。茅台组建了100人专职维权队伍,并每年投入超4亿元用于防伪应用及市场维权;五粮液推出“95195”客服热线,可用于打假举报;五粮液加入了阿里巴巴打假联盟,同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深度合作;泸州老窖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配合相关部门打击制假售假案件。洋河、今世缘金徽酒等也从防伪技术溯源、快速响应机制、消费者互动等方面不断完善打假能力。

图片来源:贵州茅台、五粮液官方公众号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酒企目前的打假体系大多还停留在线下市场和传统电商的“老战场”,面对直播电商的快速崛起与隐蔽的售假链条,鲜有直接对应的应对策略。

肖竹青认为,传统线下的打假思路主要集中在设立投诉专线、强化防伪体系等方面,虽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打击假酒,但在面对直播平台上假酒泛滥的现状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解决这些问题,酒企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监测直播平台上的销售情况,及时发现假酒线索;与直播平台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享打假信息,推动平台加强对商家的审核和管理。

说到底,直播电商的打假体系,如今仍存在大片盲区。假货在直播间跑马圈地,企业难以对症下药,平台也缺乏精准治理工具。要想真正刹住这股浑水,要靠平台、行业、企业三方合力,搭建起覆盖准入、销售、售后各环节的全流程打假链条。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