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6月20日(星期五)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为什么一紧张就失眠?科学家锁定关键神经元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下丘脑中的一组神经元可能是压力引发睡眠和记忆障碍的关键。这项发表在《神经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指出,下丘脑的室旁核神经元通过特定机制介导压力对睡眠和记忆的影响,为治疗压力相关睡眠障碍提供了新方向。
此前研究已知,室旁核神经元通过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压力,并与睡眠和记忆相关脑区存在联系,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为探索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对小鼠施加压力(例如通过将其限制在塑料管内),随后测试其记忆并监测睡眠时的脑活动。结果发现,受到压力的小鼠不仅睡眠质量下降,记忆能力也显著减弱。进一步实验显示,激活室旁核神经元会重现这些负面效应,而抑制这些神经元则能改善睡眠,并更显著地提升记忆表现。
这一发现表明,压力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分别影响睡眠和记忆。神经科学家指出,这意味着“睡眠障碍与压力通路可能相对独立”。另外一些研究人员则认为,这一发现是理解压力如何影响行为的重要进展。
研究人员指出,睡眠和记忆问题是多种精神障碍(如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重度抑郁症)的早期症状,往往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已出现。针对室旁核神经元的治疗有望延缓这些疾病的发展进程。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压力与睡眠、记忆的关联,也为未来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潜在靶点。
《科学》网站(www.science.org)
体内自造抗癌战士:mRNA技术开启CAR-T细胞疗法新时代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已成为强大的抗癌武器,科学家们正研究将其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症。但现有制备方法需提取并改造患者免疫细胞,耗时漫长,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在疗法制备完成前离世。
近日,《科学》(Science)杂志报道了一项突破性技术,利用mRNA(信使核糖核酸)诱导患者体内自主生成CAR-T细胞。该方法借鉴了新冠疫苗的脂质纳米颗粒递送技术,通过改造后的纳米颗粒靶向T细胞,并携带编码CAR的mRNA。动物实验显示,注射后3小时内,小鼠血液、脾脏和淋巴结中即出现大量CAR-T细胞,高剂量治疗组的肿瘤在3天内几乎完全消失。
此外,该技术还可用于清除导致自身免疫病的B细胞。在猴子实验中,B细胞水平数日内显著下降,7周后恢复正常,表明免疫系统成功“重置”。相比传统方法,该技术无需体外细胞改造,有望大幅缩短治疗时间并降低成本。目前,传统CAR-T细胞制备费用每剂高达百万美元,且患者需接受化疗预处理,而新方法有望规避这些问题。
不过,研究中也观察到一例严重炎症反应,类似副作用在传统CAR-T治疗中偶有发生。目前,开发了该技术的美国生物技术公司Capstan Therapeutics已启动I期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估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若成功,这一方法或将成为癌症和自身免疫病治疗的重要突破。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每天1-2杯咖啡,死亡风险直降17%!但前提是…
研究表明,每日饮用1-2杯含咖啡因的咖啡可能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美国塔夫茨大学弗里德曼营养科学与政策学院的最新研究发现,咖啡的健康效益与添加糖和饱和脂肪的量密切相关。黑咖啡或仅含少量糖和脂肪的咖啡可使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4%,而高糖高脂肪的咖啡则无此效果。
该研究基于1999至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包含4.6万名20岁及以上成年人。结果显示,每日饮用1杯咖啡可降低16%的全因死亡风险,2-3杯时升至17%,但超过3杯后无额外益处,且与心血管保护的关联减弱。咖啡摄入与癌症死亡率无显著关联。
研究人员指出,咖啡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可能是健康益处的来源,但添加糖和饱和脂肪会削弱其益处。低糖标准为每8盎司(约0.23升)杯不超过2.5克(约半茶匙)糖,低饱和脂肪为不超过1克(相当于5汤匙2%牛奶)。
该研究局限性包括自我报告数据的误差,以及无咖啡因咖啡摄入量较低导致统计结果不显著。 该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成果发表于《营养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utrition),为咖啡与健康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比化学药剂更有效?天然植物提取物可清除水中90%微塑料
美国塔尔顿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秋葵和葫芦巴中的天然黏性物质能有效清除水体中的微塑料,清除率最高可达90%。这一成果由科研团队发表于化学领域期刊《ACS Omega》,为治理水污染提供了新思路。
在实验中,秋葵和葫芦巴的提取物表现出优异的微塑料吸附能力。这些天然聚合物能使微塑料团聚并沉淀,从而便于分离。团队通过浸泡秋葵切片和粉碎的葫芦巴籽,提取出多糖类物质并制成粉末。测试显示,每升水中加入1克提取物效果最佳:秋葵粉末一小时内可清除67%的微塑料,葫芦巴粉末可达93%,而两者混合使用30分钟内清除率为70%,其性能优于目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合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
在真实水体测试中(样本采集自得克萨斯州不同水源),植物提取物的效率因水质而异:秋葵对海水最有效(清除率80%),葫芦巴对地下水表现最佳(清除率80-90%),两者混合提取物在淡水中清除率为77%。研究人员推测,效率差异与不同水体中微塑料的类型、尺寸和形状有关。
目前,污水处理普遍使用聚丙烯酰胺,但秋葵和葫芦巴提取物作为可生物降解的无毒替代品,不仅能清除微塑料,还能避免引入有害物质,从而降低长期健康风险。这一发现为水污染治理提供了更环保的解决方案,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刘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