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山猫】
据美国“战区”(The War Zone)网站6月18日报道,在最后一架C-17交付十年后,波音公司最近又表示,正在与“至少一个客户谈判”,以制造新的C-17“环球霸王Ⅲ”运输机。波音公司全球政府服务分部副总裁兼总经理托比约恩·舍格伦当天在巴黎航展上证实,称公司正与某国在复产C-17一事上进行早期意向谈判。
舍格伦在接受“谢泼德防务新闻”采访时表示,复产C-17是一项相当艰巨的工作,反映出了这种飞机的实用性。他还补充说,还有其他几个国家也表达了对新造C-17的兴趣,不过他没有透露这些国家的身份,“战区”网站认为这些国家很可能并非C-17的现有用户国。
目前,除美国空军外,C-17“环球霸王Ⅲ”运输机还被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和印度空军采购装备,北约的多国战略空运能力-重型空运联队也在使用C-17。就在今年早些时候,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访美期间提出有兴趣为航空自卫队购买C-17,当时也有人猜测是否购买的是美国空军使用过的二手飞机,不过如果能建设一条新生产线,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此外,也仍不能排除现有C-17用户国存在增购飞机的潜在需求。
其中,卡塔尔的C-17身份是卡塔尔航空公司货机
1991年,C-17在麦道公司长滩工厂首飞随后投产,1997年波音收购了麦道并接管了长滩工厂及C-17的生产工作,直至2015年最后一架飞机交付客户,在此期间,长滩工厂一共为美国空军和外国客户生产了279架C-17。此后,长滩工厂的生产设施闲置下来。2018年,波音出售原长滩工厂地块,并在2019年由一家澳大利亚地产公司古德曼集团(Goodman Group)以2亿美元的价格购买,计划将其改造为“古德曼长滩商业中心”。
因此,报道表示,在中国和俄罗斯之外,目前没有其他渠道能够供应与C-17同级运输机,许多国家转而购买空客A400M和巴航工业C-390这两种不同级别的飞机。A400M最初是规划用于衔接C-130和C-17之间的飞机,而C-390则是一种级别与C-130相近的双发喷气式运输机。
A400M和C-390尽管是很多国家购买运输机的首选,但级别上却与C-17差距很大
但C-17能够携带10万磅(约45.36吨)载重飞行4500海里(8334千米),同时还具备相当的短距起降能力,最低仅需要3500英尺(不到1070米)长、90英尺(约27.4米)的跑道即可运行,既有战术空运能力,也能作为远程战略运输平台使用。C-17最多能够运输一辆完整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这是A400M一类运输机所做不到的。相比之下,A400M则是能够携带3万磅(13.6吨)载重飞行2400海里(约4400千米),更类似一种“具备部分战略能力的战术运输机”,或者更加直白的“最大的中型运输机”。因此A-400M完全无法作为C-17的直接替代品,但波音也曾表示目前没有后续替代C-17的计划。
研制能完整运输一辆现代主战坦克的运输机,仍然是仅有极少数国家才能做到的
尽管在2019年,美国空军曾经一度考虑过增加三个C-17中队来增强全球投送能力,但最终因无法实现而搁置了。“战区”网站还联系了波音公司,询问如果重新恢复生产C-17需要什么,特别是在原长滩工厂地块已经被出售的情况下。兰德公司在飞机停产前的2013年就曾针对数年后重启生产线的可能性进行过测算,报告显示为实现再生产150架改进型飞机需要投入近80亿美元,并判断波音将放弃长滩工厂,另寻他处进行生产。
总之,重启生产可能符合波音为支持C-17机队的“环球霸王综合维持计划”(GISP),而如果重启生产被认为是可行的,波音可能会重新评估升级版设计方案,以作为性能更强、效率更高的子型号,同时也为此前生产的现役飞机升级提供一些参考价值。尽管从长远来看,美国空军还在研究更多未来空运载具方案,比如翼身混合设计,来提供C-17改进型无法实现的更高生存能力。
波音翼身混合设计(BWB)运输机概念模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C-5“银河”和C-17机队的更新要求越来越迫切,可未来空运能力仍然处于早期探索阶段,更不清楚是否会以外界猜测的“下一代空运”(Next-Generation AirLift, NGAL)为名进行,空军也没有足够时间等待下一代全新战略运输机投入使用。更重要的是,C-17机队的使用强度远高于计划,从阿富汗到乌克兰,许多飞机承担了大量额外任务,一旦未来太平洋地区出现突发状况,机队则将面临更大压力且持续时间更长,许多依赖C-17的新能力,如货舱投放防区外巡航导弹等任务,虽然减轻了轰炸机的负担,但这些负担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C-17机队当中,因此空中物流状况到达极限时,实际负担任务能力从何而来的问题仍尚不清楚,因此需要更多类似性能飞机的呼声也在日益增加。
考虑到这些情况,在资金来源有保证的情况下,美国空军很可能乐于接受增购C-17的机会,即便只是用来过渡。不过,能否成功重启生产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五角大楼是否会下达新机采购订单,而这又与国外客户对全新制造C-17的需求强度密切相关。尽管在这一点上,重启生产线一事是否可行仍然值得怀疑,其经济性也很难称得上实惠,但对于世界上大部分潜在客户来说,满足装载主战坦克在野战环境下起降的运输机,仍几乎没有更多其他选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