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资者网
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今年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两起医药领域的重大垄断案件,涉及金额均超亿元。
相关案件,其实在一个月前就已有所公布,但本轮新闻发布会的通报仍引起市场关注,共涉及三家上市公司。
眼下,监管层在严格打击医药行业的垄断。自2021年以来,已有多个亿元级以上的罚单被开出,其中不乏行业内的明星企业。
两起案件合计罚款5.85亿
通报的第一起案件,为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该药为麻醉手术常用药物,属于国家基本药物和医保甲类药品。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发现,2020年到2023年上海信谊、润弘制药、汇信医药等三家企业通过达成横向垄断协议,不仅固定和变更该药价格,还划分销售市场。
违规期间,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市场价格涨幅超10倍。其中,2020年前上海信谊的挂网价格为每支3.56至6.8元,供货价每支3.23元至6.15元,之后挂网和供货的价格分别上涨至每支71.5元、每支60元至71.1元。
最终,三家涉案企业被处以合计2.23亿元的罚没款,相关责任人员也被依法追究个人责任。
第二起案件,为津药药业(600488.SH)、仙琚制药(002332.SZ)、联环药业(600513.SH)、康瑞金制药等四家企业因垄断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被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合计罚没3.62亿元。
经查,2021年自然人郭某某通过多种方式与四家被罚企业讨论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并达成口头协议,包括停止价格竞争、共同涨价。随后,四家企业以同步停止对外供货的方式,人为造成市场供应紧张,最终按口头协议共同提高价格。
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的销售价格从8000元/公斤上涨到1.3万元/公斤。根据相关法律,自然人郭某某被处以顶格罚款500万元;4家企业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分别处上一年度销售额8%的罚款;企业达成垄断协议负有个人责任的4名人员分别处以罚款60万元。
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强调,将持续加强药品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坚持从严从重处理,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依法追究相关个人的法律责任,有力打击达成垄断协议推涨价格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
仙琚制药“最受伤”
两起通报案件,最受市场瞩目的还是仙琚制药。
一方面,仙琚制药是被罚金额最大的企业,合计约1.95亿元。其中,仅2023年销售额8%的罚款就高达1.72亿元。5月,该企业就曾公告披露原料药垄断事件,并表示此次罚款占其2024年净利润的近五成。
另一方面,仙琚制药的业绩近年来一直在承压。2024年,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0.01亿元、3.97亿元,各自同比下降2.98%、29.46%。该企业解释,主营的制剂产品受各省区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影响,相关产品利润减少;此外,原料药市场竞争激烈,原料药产品市场价格下跌,原料药利润受到影响。
需要指出,本次垄断事件的原料药地塞米松磷酸钠,其成品注射液也是仙琚制药的和核心药品之一。2024年报中,该企业就明确指出制剂产品中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受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影响,销售收入下降。目前,该企业的制剂新产品销售处于培育期。
而同为垄断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的当事方,津药药业因配合调查获得80%罚款减免,尽管违法所得高达4276.44万元,但最终实际被罚没约6919.24万元,占2024年净利润的51.85%。联环药业则在处罚前申请了听证,但意见未被采纳,最终被罚约6103.82万元,占2024年净利润的72.53%。
据不完全统计,这已不是津药药业首次因垄断药物被罚。2021年到2023年,该企业因垄断醋酸氟轻松原料药、因氟尿嘧啶注射液、卡莫司汀注射液等先后被罚4402万元、2988万元、2772万元。同期,该企业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866.8万元、3540.62万元、1.17亿元。
层出不穷的垄断处罚
开出亿元级罚单,在市场上并不是头一次。
2021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对扬子江药业实施垄断协议的处罚结果。根据调查,2015年到2019年该企业在全国范围内与下游企业达成固定药品、限定药品的最低转售价格,方式包含签署合作协议、下发调价函、口头通知。
该期限内,扬子江药业对蓝芩口服液、百乐眠胶囊、黄芪精、依帕司他片、苏黄止咳胶囊等
药品实施重点管控、限定价格。根据相关法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该企业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2018年销售额254.67亿元3%的罚款,计7.64亿元。
到目前为止,扬子江药业仍未上市,但外界能感知到的是,该企业创始人徐镜人拥有百亿级财富。根据胡润百富榜计算,2020年徐镜人家族的财富为470亿元。
同年,还有一家医药巨头先声药业被公开涉嫌垄断。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早前该企业通过与全球唯一巴曲酶原料药生产商瑞士DSM签订独家协议,控制了中国境内该原料药的全部货源,市场份额达100%。
之后,先声药业以“下游企业存在债务纠纷”、“需面谈”等借口,拒绝向唯一制剂生产商北京托毕西制药供应原料药,并要求将原料药供应与股权收购谈判绑定,迫使托毕西停产。对此,监管部门对先声药业处以2019年度销售额(50.367亿元)2%的罚款,共计1.007 亿元。
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先声药业收购托毕西股权,还要求解除与 DSM的独家协议、剥离在研业务,并将巴曲酶注射液价格下调 20% 以上。(思维财经出品)■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