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打开自我,这里是他最希望被理解的20件事

36氪
18 Jun

6月17日晚,位于北京亦庄的京东总部,刘强东现身发声。

在这场小范围的媒体沟通会上,他从“忆往昔岁月”开始,延伸到今天京东究竟在做什么、要做什么、赚钱之道是什么。其间流露的情感,有骄傲、有失落、也有期冀。

3月以来,进军外卖、进军酒旅,甚至被传出进军网约车,京东的“四面出击”显得有些疯狂。但在刘强东的表达中,京东的战略清晰了许多——沿着供应链做深的思路,布局7-8个业态,再加上国际化,构成了现在的京东。

在这场分享中,“创新”是刘强东最在意的话题,他因此对过去五年的京东进行严厉的自我批评,形容那是“失落的五年,走下坡路的五年,没有创新、没有成长、没有进步的五年”。

走到今天,什么是京东的创新?

刘强东的答案是重塑供应链。从当年的自营零售、京东物流,到如今的京东外卖、未来的酒旅和医美等等,“我一辈子都围绕供应链开展业务。”

这是刘强东重回京东的第三年。“京东早都已经不属于哪一个人了。”刘强东说,自己2023年回归,是出于现任CEO许冉的请求。“因为她确实没做过零售、没做过电商,她说得也很实在,一定要我全程参与。等她找到感觉之后,我再往后退退。”

而在真正“后退”之前,他还是京东唯一的灵魂人物。从电商零售到外卖、酒旅、国际化,京东的所有业务风格中,厚重的“刘强东色彩”都很难被忽略。

在刘强东这次的一口气“输出”中,我们梳理了20条关键信息,记录他对业务和竞争的思考。这也是关于京东,刘强东眼下最希望被看到和被理解的事。

外卖去向何方?

现在还不是“请王兴喝酒”的最佳时候

老实说我跟兴哥是很好的朋友,当然这段时间估计他可能对我多少会有点意见。前几天我还在问,我说能不能 618 期间请兴哥喝喝酒,当中一个哥们儿对双方有点熟悉,他说“建议你等一等,现在不是最佳时刻”,我觉得有道理。

一个月后会出现跟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我这一辈子,或者说整个京东集团,都一直围绕供应链开展业务,我们并不是一个所谓多元化的公司,看似我们有很多公司,但其实所有的公司都服务于供应链,包括我们今天做的外卖,也是为了服务生鲜供应链。

外卖市场很大,再过一个月之后,京东外卖很快就会出现一个跟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我们也期待这种商业模式能够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而且能让消费者买到高性价比且安全的食品。

全职外卖小哥超12万,主要问题是HR不够

外卖行业也发展了15年了,我们从3月1号进入外卖,截止到6月15日,京东已经有超过12万名全职的外卖小哥,我们每天都有3000人到4000人入职。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HR不够,对HR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不是我们不想招更多的全职骑手,而是得需要时间。

现在有40%属于交叉销售,亏损也比去抖音、腾讯买流量划算

等客户过来的时候,我们现在有40%属于交叉销售,他们就可以去买我们电商(平台的商品)。所以我们亏的钱,相比去抖音、腾讯买流量的钱还是要划算的。

失落五年后,要涉足的与不涉足的

6月18日要正式进军酒旅行业

京东即将进军酒旅行业,相关消息将在明天正式宣布。京东有信心在酒旅餐饮业取得成功,因为我们能够为酒店餐饮提供一个全新的通路,为行业创造价值。(注:发稿前,“京东黑板报”已发布《致全体酒店经营者的一封信》,称“参与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享最高三年0佣金”。)

已为酒店、餐饮成立新通路事业部

京东进军酒旅餐饮领域,目的是希望通过供应链将这些行业的成本降到20%,降到原来的2/3,能够成为酒店餐饮一个新通路。为此,京东为酒店、餐饮业务成立了新通路事业部。

这一年半里大概还有6个创新项目

对餐饮的供应链、酒店的供应链,未来我们还有美容的供应链、医美的供应链、医院的供应链,还有你在马路边看到所有的捏头洗脚的各种业态的供应链,我们都会用新通路的方式给它们提供供应链服务。这跟我们整个京东集团只做供应链的一切职能一脉相承,这是我们的逻辑。医院供应链,已经做成了。

我们这一年半的时间,集团大概还有 6 个创新项目。

否认进军网约车

谁说我要进入网约车了?

稳定币是重点布局的一个创新项目

稳定币就是我们重点布局的一个创新项目。我们希望在全球所有主要的主权货币国家,都会申请我们的稳定币牌照,实现全球企业之间的汇兑,能够把全球跨境支付成本降低90%,效率提高到10秒之内,现在企业之间用Swift大概需要两天,平均两天到四天,成本挺高。B端支付做完后,我们就可以朝C端支付渗透。

不准备再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新的模式不容易再做了,因为我们的供应链已经布局七八个了,供应链环节我们都做了, 我们不准备再出全新的商业模式,但是我们会把现有的七八个,围绕着供应链为核心的这几个商业模式做深、做强、做成国际化业务。

国际化不是追随亚马逊

国际业务战略有6个精髓

一句话,我的国际业务战略是本地电商、本地基建,本地员工(我们欧洲已经超过2000人了),本地采购,本地发货,只卖品牌商品。当然我们战略跟亚马逊不一样,如果我跟它做一模一样的话,竞争没有任何优势。

用5年、10年带1000个品牌去海外,这是与亚马逊的不同

国际业务不走跨境电商模式。京东初期签订了1000个中国品牌,我们定义让中国1000个品牌成功,京东就成功了,因为这1000个品牌亚马逊没有,当地零售商也没有,如果我们卖的货都跟亚马逊一样,全都是欧美本地品牌,真的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接下来我们可能还得要五年时间,因为这1000个品牌要一个一个谈,要给他们做合规,做当地认证,做大量工作,又得干个五年,可能才能把这1000个品牌全部带到海外去。

京东的来时路、辉煌

12年:从38人到90万名全职员工,3万名管理者

2003年,京东集团连我在内一共有38个人,我们一年大概能赚12万块钱到20万块钱。那一年,我们召集所有员工说,将来公司有多少员工,我们就领养多少孤儿。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们员工有72万人。

今年二季度,我们做了外卖,招了大量骑手,我们的骑手也在逐步过渡到全职骑手,所以二季度应该是我创业以来单季度净增员工数最多的。我们二季度相比一季度,净增超过15万人,到二季度末的时候,我们员工大概有90万人。

目前京东有3万多名管理者,高层负责战略把控和文化建设,中层负责管理,管理的核心是“选人”,要选对“战场”和项目经理。

P5以上员工薪水都翻倍了

我不想压榨员工,我会给新人们涨薪,我们P5以上的员工,基本上薪水都翻倍了。

北京全职快递小哥税前平均工资已超过13000元

我从2007年创立京东物流第一天开始,从我们聘的第一位快递小哥开始,我们都是全额、足额交五险一金。我们北京全职快递小哥的税前平均工资已经涨到超过13000元了,那我们都按照13000元这个基数,给他们交五险一金。

与最基层员工间只隔5层

到今天为止,我跟最基层员工之间,只隔了5层,我定了死规矩,整个京东集团不超过200万名员工的时候,我就只允许5个层级存在。很多公司到了几千人的公司,做到6层7层的都有,我们到今天为止只有5层。所以Big Boss的核心就是要组织扁平、充分授权。企业大了就怕干一件事情,七八个衙门过来,这样执行就会出问题。

家电行业绝对第一大企业:国美、苏宁加起来不到京东1/5

今天京东在家电行业是绝对第一大企业,国美、苏宁加起来都不到我们1/5。但是你看我们整个中国的家电品牌商,净利润超过10%,京东在家电行业的整个净利润大概是三到四个点,就是“3毛5”,也就是说,品牌商的利润是我们的两倍,当年国美、苏宁是品牌商利润的3倍、4倍。

京东零售综合成本10%,全世界只有5家公司能做到

外界关于京东有各种各样的形容,很多都是外行看内行,看京东的核心竞争力,就应该看看我们的成本,我们跟Costco和Sam's Club是一样的,京东零售综合成本只有10%,而且我们还做了物流。

10%在零售商行业里意味着什么?全世界能做到成本只有10%的只有5家公司,一个Costco,一个山姆,一个奥乐齐,一个京东,一个亚马逊。传统的商超需要20%,国美苏宁需要15%。所以京东怎么走到今天,其实背后是我们的成本效率和体验支撑。

账期59天,是很多万亿级零售商的一半

我给大家说一组数字,京东能够站到今天不会死掉,因为我们全国光在中国大陆就有1600个库房,物流中心在售商品数光我们自己的平台就超过1000万,我们库存周转天数是30天。只要懂过干过零售的,懂零售行业的人,就知道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库存周转天数,我坚定认为可以优化到20天到25天,对于我们京东来讲,优化一天,未来就是100亿的现金流,优化五天就可以出500亿真金白银。我们账期是59天,而万亿级别零售商,账期平均120天,也正因为我们有非常高的效率,我们也不会去压榨供货商。

利润占交易额约1%,这是刘强东自豪的

截至去年,我们集团的平台交易总额4万多亿,净收入11588亿,净利润只有400多亿,我们发的工资有1161个亿,给兄弟们交的五险一金是180个亿。从2007年到现在,18年的时间,我们五险一金交了1000多个亿,这些东西都可以成为我个人的合法财富,可以成为我们京东的净利润。

利润一定要有,但我们真正做到了没有把利润当作我们的第一大追求,这点,任何场合我都敢说。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