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丽星际 RTX 5060 Ti OC 8GB显卡评测:优雅静谧的甜品级2K显卡

市场资讯
20 Jun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大家应该还记得我们评测过一张万丽星际 RTX 4070 SUPER,那是我们接触的第一张万丽星际(STELLAR)系列显卡,它方正的造型和上面宛如银河一般的流线条带给予了我们很深的印象,优雅而富有科技感。到了RTX 50系,万丽依旧有推出星际(STELLAR)系列,新产品延续了那条银河般的条带设计,同时对背板通风口做了一些调整,使其更加符合“星际”这个系列名称。我们这次上手评测的是万丽星际 RTX 5060 Ti OC 8GB 三风扇(下文简称星际 RTX 5060 Ti 8G),如果你已经对RTX 5060 Ti 16GB的性能有所了解,那么这次不妨跟我们一起换换口味,来看看8GB显存版本的RTX 5060 Ti表现又会如何。

外观设计:顶披银河,背靠星辰

说起来在万丽的产品定位中,星际(STELLAR)系列是次旗舰,主打安静和设计感——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新的星际 RTX 5060 Ti 8G延续了RTX 40系的方正外形,以及那条像银河一样的流线型条带,让直线与曲线交汇,营造出一种别样的高级感。纯白方正的导风罩干净利落,相当能表现出显卡的科技感,而流线型的条带则从显卡的右上角蜿蜒而下,像河流般穿过第二、三个显卡风扇之间,最后流向视频输出接口的位置。条带设计也并非平坦一片,既像水流又像衣袖的纹理充满了立体感,搭配青紫渐变的电镀工艺,为显卡注入了灵动之气,在不同角度下看起来流光溢彩,十分容易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万丽官方给这个设计起名为“星轨流光”,相当优雅贴切。

显卡左上方还有一个紫色的电镀标签,与整条条带相呼应,上面印有白色的星际系列LOGO,提醒用户这张显卡的所属系列。

显卡的三把90mm风扇均采用纯白设计,拥有11片扇叶和环形连叶结构,仔细观察的话就会看到扇叶里侧有微微凹陷的设计,同时扇叶末梢也有轻微上翘的处理。据万丽介绍这样的设计可以在保持风量和风压的同时,使风扇气流更加集中,还能有效防止高速旋转时的变形。另外这风扇的转速曲线都经过特殊调整,低转速下也能保持不错的散热效率,实现更加静音的运行效果。至于这风扇的实际表现如何,就得在后面测试里见分晓了。

几把

显卡的前侧同样有电镀件,并且可以看到整张卡都做了包围式设计,一体感较强。在通电开机后,右边的青色电镀件就会亮起“STELLAR”的ARGB标志,幽幽的光芒倒映在电镀镜面上,有几分科幻电影里设备GUI的味道,而且全显卡就只有这一处灯效,显得克制而高级,不落俗套。

值得一提的是,万丽在RTX 50系显卡上全面支持Windows 11 Dynamic Lighting动态光效,星际 RTX 5060 Ti 8G的尾部就有一个用于同步灯效的Type-C接口,接线后就能在Windows 11 23H2以上系统里,按设置>个性化>动态光效来控制灯光。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主板来控制,万丽在盒子内标配了同步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选择控制方式。

从侧面也可以看到,星际 RTX 5060 Ti 8G的PCB不大,长度不到散热器的一半,包围式的设计使PCB露出的部分很少,能有效保护PCB板层。供电接口为单8pin,供电能力对于180W的RTX 5060 Ti完全足够了。

显卡背板是星际 RTX 5060 Ti 8G和RTX 40系的最大区别,右侧的通风孔从之前的扇形变成了星云状,开孔周围有同样青紫渐变的纹理装饰,中央则是“STELLAR”标志,左边是和正面电镀条带类似的曲线纹理装饰,整体风格更加契合“星际”这个系列名称。

视频输出接口这边和很多RTX 50系一样,标准的3×DP 2.1b和1×HDMI 2.1接口。其中DisplayPort 2.1b支持UHBR 20,提供了最大80Gbps的带宽,可在无DSC状态下支持4K@240Hz输出。在这里也可以看出显卡的厚度约为2.5槽,整体重量为1120g左右,分量还是相当扎实的。

显卡拆解:星寂幽然散热模组,5+2相供电

万丽此次给星际 RTX 5060 Ti 8G配备了星寂幽然散热模组,散热模组使用4×6mm复合热管设计,拆开后能看到GPU核心上方配备了镜面铜底,覆盖GPU核心和显存区域,供电模块则使用铝底和鳍片直触的方式来进行导热,显存、供电模块与散热模组之间均有导热垫来填充空隙,以免接触不良而导致高温的情况。

显卡的背板为金属材质,万丽在上面做了几乎和PCB一样大的绝缘层,以保证显卡PCB的电气稳定性,周围有两个导热垫,用以给背面的元器件来导热。

让我们把视线移到PCB上,前面说了星际 RTX 5060 Ti 8G的PCB尺寸并不大,因此上面的元器件布局也是相当紧凑,中央是GB206-300核心,万丽在核心上面加了防护边框,防止类似硅脂等导热介质散落到PCB上,值得好评。核心周围是4颗三星GDDR7显存,每颗2GB,上面的丝印型号就很熟悉了,还是K4VAF325ZC-SC28,背面就没有显存空焊位,看来16GB版本的星际 RTX 5060 Ti是用不一样的PCB设计。

供电设计上,5相显存供电位于GPU核心的左侧,右侧则是2相显存供电,所有供电均采用Dr.MOS,型号是uPI的uP9646A,最大支持50A的电流。核心的供电控制芯片设置在背面,型号是“老朋友”uPI uS5650Q,最高支持4相供电;显存供电则在正面上方,同样来自uPI,型号为uP9529Q,支持3相供电。

性能实测:2K可畅玩,安静散热好

为了让显卡发挥出最好的游戏性能,我们使用了锐龙7 9800X3D这款目前最好的游戏处理器,搭配微星MPG X870E CARBON WIFI 暗黑主板,内存是芝奇 焰锋戟 DDR5-6000 CL30 16GB*2套装,AMD的处理器还是适合搭配低时序的6000MHz内存。由于显存大小为8GB,所以对比显卡我们就选择同样是8GB显存的公版RTX 4060 Ti 8GB,看看星际 RTX 5060 Ti 8G能比上代同级显卡提升多少。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GPU-Z信息可以看到,万丽给星际 RTX 5060 Ti 8G设置的最大功耗为200W,也就是说给超频留了一些余地,从前面RTX 5060 Ti 16G的评测中我们也知道,这代RTX 5060 Ti的超频潜力还是有一些的,所以超频测试我们会尝试一下这张显卡的性能上限在哪里。

基准测试

首先是纯理论性能跑分,我们会以3D Mark作为显卡基准性能测试,测试项目包括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Time Spy、Time Spy Extreme、Port Royal、Speed Way以及Steel Nomad八个项目。其中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三个项目分别测试的是显卡在DX11游戏中的1080P分辨率、2K分辨率和4K分辨率下的性能指数,Time Spy、Time Spy Extreme两个项目则是显卡在DX12游戏中的2K分辨率和4K分辨率下的性能指数,Port Royal测试的是显卡实时光线追踪的性能指数,Speed Way为DX12 Ultimate的测试项目,融合了光追和实时光照等功能。具体成绩见下表,表中所列成绩均为3D Mark显卡单项的得分。

和我们之前RTX 5060 Ti 16GB的评测一样,星际 RTX 5060 Ti 8G比RTX 4060 Ti 8GB有明显的性能提升,其中Fire Strike系列项目平均领先幅度达到30%,Time Spy系列项目小一些,两者平均相差18.6%;光追项目Port Royal和混合项目Speed Way中,RTX 5060 Ti 8G 星际的领先幅度几乎一样,分别是26.7%和26.4%。综合算下来的话,星际 RTX 5060 Ti 8G比上代RTX 4060 Ti 8GB提升了25.3%的理论性能,提升幅度还是相当不错的。

2K/1080P游戏测试

由于RTX 5060 Ti 8G在官方定位中是一张主攻2K/1080P的显卡,所以游戏实测我们就选择以这两个分辨率为基础来进行,同时受限于核心规模所带来的性能限制,这次游戏测试并不会像之前那样无脑拉满画质,都在之前评测的基础上做了些调整,具体设置我们会标注在图表里。游戏一共选择了13款,分别是6款光栅游戏和7款光追游戏。

先来看看2K分辨率下星际 RTX 5060 Ti 8G的实际表现。

无论是2K光栅游戏还是光追游戏,星际 RTX 5060 Ti 8G都全面领先RTX 4060 Ti 8G,平均领先幅度分别为19.1%和13.2%,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显存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星际 RTX 5060 Ti 8G的帧率表现,尤其是在显存负担很重的情况下,比如《刺客信条:影》的光栅测试,星际 RTX 5060 Ti 8G就无法与RTX 4060 Ti 8G拉出明显的差距。而且在我们测试过程中,部分游戏会遇到重复测试时帧数越跑越低的情况,需要手动关闭游戏释放显存后才能测出较为正常的成绩,因此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要多留意显存占用情况,尽量避免“爆显存”的问题。

1080P分辨率下的情况和2K有所不同,星际 RTX 5060 Ti 8G依旧保持对RTX 4060 Ti 8G的全面领先,而且由于显存需求下降,光栅测试中没有了像2K测试那样拉不开差距的问题,开启光追后则依旧有类似情况。如果算平均领先幅度的话,1080P光栅测试中星际 RTX 5060 Ti 8G领先RTX 4060 Ti 8G 19.1%,而光追测试则领先14.2%,领先幅度比2K分辨率有所上升。

DLSS 4测试(2K分辨率)

既然2K原生分辨率游戏对于显存要求很高,那么DLSS 4技术对RTX 5060 Ti 8G星际就相当有用了,毕竟降低渲染分辨率之后,显存的需求也会随之下降,避免了显存需求过大的问题。这里的DLSS 4测试依旧选择2K分辨率+质量挡的设置,保证超分后的画面不会明显模糊。参与测试的游戏有《赛博朋克2077》和《星球大战:亡命之徒》,以及最近全平台更新支持DLSS 4的《黑神话:悟空》,看看开启DLSS 4之后,星际 RTX 5060 Ti 8G能否畅玩2K光追游戏。

在DLSS 4的助力下,星际 RTX 5060 Ti 8G顺利完成了畅玩2K光追游戏的“任务”。开启DLSS 4 3×档位之后, 三个游戏的平均帧都超过了90帧,《赛博朋克2077》和《黑神话》甚至能够以百帧运行,比只开超分辨率的表现要好上太多。而在延迟上,开启DLSS 4 3×档位之后的PC延迟都比只开超分辨率要低,这要归功于NVIDIA Reflex技术的加持,整体流畅度和操作手感都比原生分辨率好不少,后续等NVIDIA Reflex 2技术适配游戏后应该就能很好的抵消多帧生成带来的延迟增加问题。

AI性能及生产力测试

虽说8GB显存对AI应用而言并不算太过充裕,但还是有一些AI性能测试项目可以跑的,我们也做了相关的测试,用来给各位作为参考。

在生成图片测试中,Stable Diffusion 1.5的两个项目都是星际 RTX 5060 Ti 8G领先,其中TensorRT项目领先幅度大一些,生成时间比RTX 4060 Ti 8G快了四分之一。而到了FLUX.1(FP4)测试中,RTX 4060 Ti 8G直接报错无法完成,星际 RTX 5060 Ti 8G则顺利完成了生图任务,看来Blackwell架构的特殊优化还是相当有用的。

在MLPerf这些LLM测试里面,万丽星际 RTX 5060 Ti OC 8G对比RTX 4060 Ti 8G在生成速度上保持着不错的领先幅度,平均下来领先幅度约为34.7%,可以说是相当明显了,响应速度上两张显卡基本拉不开太大差距,差距都在0.01秒级别。

到了生产力测试环节,星际 RTX 5060 Ti 8G的领先幅度有所缩小,但平均下来也有18.3%,属于正常的代际升级。其中领先幅度最大的是V-Ray GPU RTX项目,星际 RTX 5060 Ti 8G的领先幅度达到了33.4%。

温度测试

显卡的散热测试我们均在裸机状态下进行(如果安装在机箱内,GPU温度会上升5℃左右),测试时环境温度约为25摄氏度。显卡的待机温度是开机以后记录5分钟得到的,满载温度则是通过10分钟的3DMark Speed Way压力测试后记录而来,数据通过GPU-Z的Log to File功能记录。

星际 RTX 5060 Ti 8G的散热表现确实不错,满载温度一直在59~60℃之间波动,最高温度60.9℃。此时三把风扇的最高转速仅在1250RPM左右,整个散热模组处于相当充裕的状态,所以无需担心显卡的散热问题。

功耗测试

功耗测试中,我们先通过PCAT套件,分别精确地测量显卡PCIe、外接电源接口的功率,显卡最大功耗在3DMark Speed Way压力测试中获得,待机功耗则是在进入系统后记录1分钟取平均值。

PCAT的测试数据表明,星际 RTX 5060 Ti 8G的平均满载功耗约为173.3W,略低于180W的默认设计功耗,不过也在合理范围之内,显卡的峰值功耗为198.487W,属于RTX 5060 Ti的常规水平。待机平均功耗则在9.5W左右,还是很节能的。同时我们也测试了显卡μs级的瞬时功率,利用泰克MDO3054示波器与TCPA400+TCP404XL电流探头来配合测量显卡的外接供电输入,以得出显卡μs级的瞬时功率。

通过示波器可以看到,星际 RTX 5060 Ti 8G的最大输入电流为21.58A,换算成功耗的话约为259W,按照这些数据来评估的话,符合ATX 3.0规范的550W电源完全可以满足显卡满载运行,无需有过分的焦虑和担心。

噪音测试

在温度测试的GPU-Z Log to File中,我们同时记录下了显卡正面风扇的转速情况,星际 RTX 5060 Ti 8G的风扇最高转速为1256RPM,接着我们把显卡放进了环境噪音小于10 dB(A)的消音实验室,把风扇还原到同样转速,然后在30CM的距离上测试其噪音水平,由于显卡在待机时风扇是停转的,所以就不用测试了。

由于风扇的转速不高,星际 RTX 5060 Ti 8G的噪音表现相当优秀,满载风扇噪音仅31.1分贝,这个噪音水平放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听不见,很适合那些追求静音使用体验的用户进行选择。

超频测试

前面我们提过RTX 5060 Ti 8G 星际的最大功耗可以解锁到200W,那么这部分的超频测试就基于这个来进行。我们先来试试解锁限制后的显卡性能表现,测试项目依旧为3D Mark的Speed Way测试。

可以看到,解锁功耗到200W后,星际 RTX 5060 Ti 8G的性能并未有明显提升,Speed Way测试得分4129分,与未解锁功耗时基本一致。接着我们开始加核心和显存频率,经过反复尝试后,我们最终把核心超频到2892MHz,显存超频到2125MHz,此时Speed Way测试得分达到了4617分,相较于未超频前的得分,提升幅度超过10%,达到了11.7%,GPU核心实际运行频率达到3.08GHz。看来星际 RTX 5060 Ti 8G的超频潜力同样不错,有动手能力的话,自己手动超频一下就能够得到额外的性能。

解锁功耗跑分

手动超频跑分

总结:优雅静谧的甜品级2K显卡

我相信很多人在看到万丽星际 RTX 5060 Ti OC 8G 三风扇显卡的时候,大概率都会被它优雅而又充满科技感的外观所吸引,纯白底色搭配电镀“星轨流光”的设计,与目前市面上很多主打电竞风、硬朗风的显卡有明显的区分度,而仔细品味之后,更是能读出其外观设计中对于“星际”二字的诠释,充满了一种星空的灵动与浩渺感,相当难得。

回到性能部分,万丽星际 RTX 5060 Ti OC 8G 三风扇显卡比起上代RTX 4060 Ti 8G有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在2K还是1080P分辨率下都能够做到全面领先,而且在DLSS 4多帧生成技术的帮助下,畅玩2K光追游戏完全不是问题。同时优秀的温度和噪音表现,也让这张显卡几乎没有很明显的缺点——不过8G显存对于现在的游戏而言实在有点“捉襟见肘”,想要稳定流畅地游玩2K单机游戏,就必须在画质设定上花些心思了。目前这张显卡在国内电商平台上已上架,定价3699元,当然也有16GB版本的,定价4099元。如果你想找一款优雅、静谧同时不失科技感的甜品级2K显卡的话,这张RTX 5060 Ti OC 8GB 星际或许是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