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生科股疯潮未歇!科伦博泰-B(06990.HK)、科济药业-B(02171.HK)、歌礼制药-B(01672.HK)、乐普生物-B(02157.HK)等生物科技股狂飙,实现翻倍暴涨,市场正为“造富神话” 疯狂。
6月17日,岸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岸迈生物”)火速递表主板,欲借18A章规则杀进港股,分羹这波造富机遇,而中信证券、招银国际两大投行联席保荐。
赴港IPO之前,岸迈生物获得各路资本追捧,估值飙升39亿港元。然而,业绩虽有盈余,但碍于未有商业化产品上市,盈利持续性遭挑战。
专注于T细胞衔接器领域
岸迈生物于2015年成立,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处于双特异性抗体治疗领域的创新前沿,利用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双抗平台工具箱以及CD3结合域库技术,专注于在全球范围内开发治疗各类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T细胞衔接器。
双特异性抗体可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靶点,实现免疫细胞重定向、协同途径阻断或条件激活等机制。这种双靶点能力增强了特异性,并有望提供更高的安全性。而岸迈生物将策略重点放在了一种特殊的双抗上——T细胞衔接器领域。
T细胞衔接器的作用机制如下:通过肿瘤相关抗原与靶细胞结合,同时通过CD3结合域与T细胞结合,使T细胞靠近靶细胞,从而产生强效的免疫介导细胞杀伤作用。此外,T细胞衔接器在设计上的多功能性使其可以根据特定的肿瘤特征和患者需求进行定制,而成为癌症免疫疗法中一种前景向好、适应性强的选择方案。迄今为止,T细胞衔接器是最常获批的双特异性抗体。
在发展过程中,岸迈生物曾成功完成多轮融资,获得了一些知名机构的入股,包括国投创新、招银国际、弘毅投资、Mirae Asset等。于2022年4月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为4.92亿美元(折合港币约39亿元)。
已建立多个对外授权合作,业绩表现如何?
经过多年发展,岸迈生物的肿瘤学业务管线包括三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包括(1)核心产品EMB-01(靶向EGFR/cMET),用于治疗结直肠癌,(2)两款基于T细胞衔接器的关键产品EMB-06(靶向BCMA/CD3),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和EMB-07(靶向ROR1/CD3),用于治疗淋巴瘤及实体瘤,(3)三款基于T细胞衔接器的临床前候选药物EM1032(靶向ALPP(G)/CD3)、EM1034(靶向LY6G6D/CD3)和EM1031(靶向KLK2/CD3)。
岸迈生物的免疫学业务管线包括一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即基于T细胞衔接器的关键产品EMB-06,以及两款基于T细胞衔接器的临床前候选药物EM1039和EM1042。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书披露,自2023年底起,岸迈生物已建立多个全球对外授权合作,总交易价值超过21亿美元,于T细胞衔接器领域中排名全球第二。
例如,岸迈生物与Candid达成战略研究合作,共同发现和开发用于各种自身免疫适应症的新型T细胞衔接器候选项目。此外,岸迈生物已就自主开发的KLK2/CD3T细胞衔接器与Juri订立对外授权协议,总潜在交易价值最多为2.10亿美元。
在免疫学领域,岸迈生物亦授权Almirall利用公司的FIT-Ig平台技术开发双特异性抗体。截至2025年6月10日,Almirall已行使部分FIT-Ig分子的选择权,并与我们签订产品系列许可协议,这进一步加强了我们平台的广泛适用性和商业潜力。
此外,岸迈生物与VignetteBio,Inc.(后被Candid收购)合作,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推进EMB-06的开发工作,这是一个高价值联盟,潜在总交易价值高达6.35亿美元。
虽然没有产品上市,但对外授权合作的存在让岸迈生物产生了“造血”能力,获得了收入。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4年,岸迈生物的收入分别为0和4.59亿元(人民币,下同),收入来自对外授权及合作协议,包括与(1)根据相关许可协议支付的预付款,(2)向Candid提供的研究服务有关的收入。
利润端,2023年,岸迈生物年内亏损5.95亿元,但到了2024年公司实现年内利润0.48亿元。
而截至2024年末,岸迈生物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86亿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岸迈生物的表现其实还算不错,有“造血”能力,2024年也实现了盈利,这一点甚至要优于一些已经上市的生物科技企业。
不过,岸迈生物的收入全都来自对外授权及合作协议,其可持续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公司临床阶段的产品距离商业化上市仍有较远距离,后续推进研发及商业化工作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这或许仍会对其收入及现金流形成考验。
岸迈生物也在招股书中称,公司于2023年产生净亏损,于2024年的全部营业收入均来自相关对外授权及合作协议项下的许可费收入。此类历史财务表现未必能预示未来业绩。
如果此次赴港IPO成功,岸迈生物计划将募集的资金用于如下用途:为核心产品EMB-01正在进行和计划进行的临床试验提供资金;为主要产品正在进行和计划进行的临床试验提供资金;用于推进其他管线资产并扩展现有管线;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