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可,没看上去那么美

蓝鲸财经
17 Jun

文|表外表里

泡泡玛特迈过半年10亿营收大关,花了五年时间,而“中国乐高”布鲁可,只花了短短两年半。

增长势头还更生猛,2024年布鲁可营收实现156%的增长,相比之下泡泡玛特才107%。

小散们前脚还在感叹,泡泡玛特股价一个月飞升15%,后脚布鲁可又以20%涨幅,实力演绎了“左脚垫右脚”的凌厉涨势。

当然,高歌猛进的布鲁可,身上也不乏争议。

作为知名的潮玩概念股,营收半壁江山却来自同一IP(奥特曼),更让人揪心的是,小孩哥可能不够用了,毕竟生育率摆在那。

为此,一场“全人群、全价位、全球化”战略开始实施,企图戒掉单一IP依赖症,打破客群天花板。

今年布鲁可就开始兑现,其产品几乎“一周一上新”,其中不乏宝可梦、柯南等全球热门IP联动。

但这些宏大叙事背后,却暗流涌动。穿透“增长迷雾”,回到现实世界再看布鲁可的经营细节,她早就不是那张“初恋脸”了。

01 布鲁可的下一个“奥特曼”,宝可梦们当不了

2024年底,布鲁可“宝可梦”快闪店亮相深圳,现场反响热烈。

这个“全球最赚钱IP”,被布鲁可视为等同于奥特曼的最高级别IP,并寄予厚望——抢占14岁以上人群市场,尤其女性用户。

为此,除了快闪店,两款精心打造的产品也问世:S款只卖29块9,但互动体验拉满;L款售价上百,设计奔着成为经典去。

但布鲁可的希望落空了,据经销商反馈,宝可梦系列销量占比不到一成;从公开销量看,贡献或将排在第四大IP假面骑士(去年收入占比8%)后面。

巨大的落差,是宝可梦和布鲁可核心粉丝群体的不匹配。

放学守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的80后、90后,视宝可梦为童年回忆。而如今小孩哥的生活,是电视里追汪汪队和变形金刚、短视频里cosplay奥特曼,宝可梦逐渐销声匿迹。

毕竟宝可梦讲的是“精灵养成、对战与冒险”,剧情庞杂、世界观宏大;奥特曼主题只有“英雄打怪兽”,剧情简单、善恶分明。

且清一色的“银色巨人”形象,让人对奥特曼印象深刻;宝可梦角色的记忆点则更分散,截至第九世代,精灵总数超1000只。

基于此,两个IP也走出了不同的衍生路线:伴随着“你相信光吗”等网络热梗走红,文具、玩具上印个奥特曼就能卖爆;而宝可梦的舒适区,是游戏、竞技卡牌等长线内容消费产品。

说白了,宝可梦核心粉丝是“快乐阈值”极高的人,而卖拼搭玩具、奥特曼SKU占比超1/3的布鲁可,最大的金主仍是6-12岁的小孩哥。

产品扩张和受众人群错配,IP就失灵了。

这并不是特例,漫威、火影等面向广泛80后、90后人群的热门IP,产品同样销量不佳。

与宝可梦类似,这些IP在10后中远不如奥特曼流行,成年粉丝也不太愿意买单——年轻人买的不是潮玩,而是情绪消费,甚至是“理财产品”。

但布鲁可在外界眼里更接近“贴牌商”,算好看的玩具,却谈不上多少收藏价值。

另一方面,长期做小孩哥生意,陡然转换方向,一时间也很难适应新客群口味。近期柯南联动中,将小兰与小哀并列“两大女主”,就是翻车事件。

迎合新人群不成,甚至还可能劝退老客户。如女性向的产品,主打颜值而非复杂拼搭,牺牲了家长最看重的“益智性”。

也就是说,进军全年龄段人群,有点“乔丹放弃篮球而选择打职业大联盟”的意味,这不仅投入和机会成本巨大,还可能导致资源错配,从而错失增长机遇。

这在数据上已有验证,2024年布鲁可爆增了400多款SKU,但据经销商反馈,由于下半年新IP无爆款、奥特曼IP占比又下滑,四季度销售已出现下滑趋势。

当然,转型期阵痛在所难免,深谙这点,布鲁可也没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去年,其推出9块9、19块9的接地气产品,以俘获下沉市场(三线以外)小孩哥,效果立竿见影,变形金刚星辰版系列,单季销量就突破了百万。

但低价吸引来的,往往是价格敏感的羊毛党,同时低价也注定产品成本第一,艺术性、格调靠后,这些都会制约品牌升级。

参考泡泡玛特,低价衍生品会员复购率最低,热衷收藏系列的用户才反复爆金币。

更何况下沉市场规模本身有限,据粗略估算,销售额只有一二三线城市的16%。

以上都只是推演,并未真实发生,但低价对利润空间的挤压,已照进现实。

2024年,布鲁可玩具平均售价从2021年的89元,跌至16.3元。但IP授权费用却逐年上涨,按上半年比例推算,其全年授权IP成本同比增长169%,超过总营收增速。

受此拖累,2024H2布鲁可毛利率增长乏力,不如用搪胶产品玩转“涨价哲学”的泡泡玛特。

而产品的不给力,又会转化为渠道压力,让事情更加棘手。

02 大撒出去的渠道网,并非条条通罗马

武汉良品铺子门店里,布鲁可的“价值”每况愈下——入驻就“窝”在角落堆头里,没多久又打折“放送”。

同一时期,卡游却稳居零食很忙收银台旁的黄金货架,主打产品遭到“疯抢”。

都是潮玩,都摆在“神兽”密集地,境遇天差地别,原因正是布鲁可抢占的新渠道,与核心受众人群同样“不那么匹配”。

尽管都是零食店,但零食很忙堪比“零食界拼多多”,终结着小孩哥姐们的零花钱;良品铺子则对标“网易严选”,来往多是白领丽人、时尚宝妈。

这样一来,零食很忙们之于卡游“如鱼得水”,布鲁可对上良品铺子们却是“货不对板”。

而零食店,只是布鲁可扩张的众多新渠道之一,自2021年拿到奥特曼IP授权、转型为拼搭玩具公司后,其便开启了跑马圈地。

如今,街边哪哪都有布鲁可的身影,截至2024上半年,其已合作超511名经销商,覆盖约15万个线下网点,其中约80%在三线及以下城市。

这些广撒网的渠道,并非条条通罗马,还有不少“高投入、低转化”的弯路。

渠道扩张早期,文具店、校园街边店、玩具专卖店和商超,是布鲁可重点布局的阵地:前三者本就是小孩哥零花钱“粉碎机”,和布鲁可双向奔赴;商超光顾频率低一些,毕竟小孩是跟着父母逛,顺带买玩具。

随着“全龄段”的推进,潮玩店、零食店等新渠道也进入了布鲁可视线。

但X11、TOP TOY们为贴近年轻人,都开在商圈里,小孩哥同样需要父母带着去;且为了吸金,产品技能也点在情绪价值与收藏潜力上,可玩性不强,难以吸引小孩哥。

不过,换个角度看,逛潮玩店的年轻父母,也是妥妥的氪金族,仍有可能转化为布鲁可高价产品的受众。

相比之下,玩具店、商超的用户,不是目的明确,就是有其他要买的,比较追求性价比。

校园文具店以及下沉市场渠道,购买力要再打个折扣,但架不住小孩哥天天跑,因此转化率极高:2024年,文具店、街边小店等流通渠道,贡献了布鲁可超八成的收入。

综合下来看,布鲁可渠道越铺越广,转化效率逐渐降低。

但终端动销,又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支撑,“渠道不良率”飙升下,布鲁可销售及经销开支飞涨:去年增长了49.6%,占总收入的12.6%,而卡游只占比6.1%。

布鲁可也意识到了问题,开始着力整改,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将初音、假面、漫威等热门IP,集中在KA渠道销售。

简单理解,就是人在哪里,就把对口的IP产品投放到哪里。

但从执行情况来看,效果再次出现了偏差。如去年12月上新的宝可梦,铺货仍是“全方位覆盖”的粗放打法。

各终端也大多“混乱”,售价199元的初音未来,出现在了“10元店”性质的晨光文具店;9.9元的“星辰版”变形金刚,入驻了高端商场杂物社。

如此“不看受众、不论购买力”的铺货方式,一方面在于布鲁可重心仍在于IP获取和渠道填充,约64%的员工为研发人员,渠道方面短期难掉头。

另一方面,此前其对经销商推行“拿货越多返利越多”,同时要求达到一定采购量或连续供货,否则可能终止合作。

基于此,经销商往往一口气拿大批货,一旦产品销路不给力,库存容易亮起红灯。而数据显示,大多数经销商库存周期在60-80天,超过大客户的良性指标45天。

但麻烦是,粗放铺货带来的阶段性出货高峰,极易带来“畅销”的错觉,进而诱发散户和分析师们的“线性预测”。

小结

多年前,泡泡玛特展露头角之际,有投资人疑惑地问王宁:“你这么火的市场,开个500家甚至3000家店都没问题,为什么只开了100家店呢?”

王宁的回答是:“我今天的能力只能开这么多。”

在后来无数的泡泡玛特“成功学”里,这段故事被解读为“敬畏时间”“很有耐心”。但历史都是由成功者书写的,真实的情况外界不得而知。

回看布鲁可的扩张,或许这并非是一种盲目,只是一种阶段式的“攻势防御”。但可以确信的是,时间这瓶“卸妆油”,将很快让布鲁可的素颜,呈现在大众面前。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