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下财道
当今的环境和氛围下,银行不良率格外引人关注。
因为不良率的表现,反映了银行所持有的资产质量好坏,而这又与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状况息息相关。
在监管趋严大背景下,不良贷款率变动如同晴雨表,折射行业冷暖。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至3.43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574亿元,不良贷款率升至1.51%,环比微增0.01个百分点。
这不是一个好现象。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27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977亿元,不良贷款率1.50%,下降0.05个百分点。
所谓不良贷款率,是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是衡量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关键指标。
从总体上看,近几年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虽呈增长态势,但银行的总贷款余额增长更快,所以,银行不良率还是呈现下降趋势的。
这种情况下,今年一季度银行不良率有所反弹,引起外界不小的关注。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所幸的是,大型商业银行的表现不错。2025年一季度,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率为1.22%,连续三个季度下降,同比、环比均降0.03个百分点。
城商行需要提高警惕,其2025年一季度不良率为1.79%,环比和同比分别增0.03、0.01个百分点。
农商行表现居中,其2025年一季度不良率为2.86%,环比增0.06个百分点,但同比降0.48个百分点。
上述数据增减的道理,不用过多解释,你应该也懂的。比如可以想一想,什么银行更容易选择优质企业去贷款?什么银行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在剩余的企业中寻找次优企业?如此等等。
如果还不懂,好好读读本篇文章,知道在什么地方存钱更踏实,也算是一种收获。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天下财道》对于能够寻找到最新不良率数据的801家不同类型商业银行,进行了统计加工和特点分析。其中,包括18家全国性银行、103家城商行、657家农商行、23家外资行。
大银行普遍稳
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18家全国性银行今年一季度不良率均在2%以下。其中,表现最好的是邮储银行和招商银行,不良率分别为0.91%和0.94%。其它全国性银行不良率均高于1%。
表现较差的是华夏银行,其不良率为1.61%,与同行相比仍处高位。而且,与去年对比,其相对位置没有改进。
其实,华夏银行的境况确实不太好,今年以来,公司已经收到多次大额罚单。
1月,华夏银行深圳分行因存在违规开展不良资产转让业务等,被处以560万元罚款,多位责任人被警告、罚款。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3月,华夏银行宁波分行因存贷及票据业务管理不审慎等原因,被处以125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被警告。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4月18日,华夏银行南昌分行因贷款管理不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被处以80万元罚款,多位责任人被警告、罚款。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此外,华夏银行还经历了高层人事的大变动。1月24日,原董事长李民吉突然辞职。公司对此次辞职的表述引起市场关注,在公告中并未看到其履职以来作出的举措贡献等简介,同时也未看到表示“感谢”等措辞。
(来源:华夏银行公司公告)
当然,上述被罚情况也并非华夏银行独有,而且其今年一季度被罚总金额也不算最大。
根据企业预警通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银行监管处罚报告,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被罚没金额均超过2000万元。
(来源:企业预警通报告)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也不能单看银行被罚的总金额,因为各家银行体量不同,管理的难度也不同。由此来说,不良率指标对于观察银行的管理水平来说,还是颇具参考意义。
城商行两极化
从公布的数据看,城商行的不良率整体分化较大。不良率低于1%的城商行,多家均位于江浙地区,包括宁波银行、苏州银行、杭州银行等。而表现较差的主要位于东北地区,包括龙江银行、哈尔滨银行、盛京银行等。
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龙江银行的不良率均超过了3%。该行2024年不良贷款余额约50亿元,同比增长近20%,不良贷款率3.17%。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总负债约349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2%。
(来源:龙江银行年报)
此外,龙江银行踩雷“东方集团”的麻烦也不小。龙江银行尚有近15亿贷款尚未收回。
东方集团1月披露的涉诉公告显示,龙江银行两家支行与东方集团等存在借款合同纠纷,涉诉金额超过10亿元。
(来源:东方集团公告)
4月披露的涉诉公告显示,龙江银行一家支行向“东方系”追债4.65亿。
(来源:东方集团公告)
根据企业预警通发布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城商行共计收到109张罚单。其中,上海银行高居榜首,机构和个人罚单总数最高,达到13张,被罚没金额超过500万元。
(来源:企业预警通报告)
银行管控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最终会反映到不良率的表现上。需要说明的是,同花顺iFinD仅能查询到部分城商行一季度不良率的数据,即便如此,也能看出许多城商行的新变化。
农商行有点难
从公布的数据看,农商行整体不良率表现较差,资产质量存在更多压力。
2024年农商行不良率超过3%的有155家。从2025年第一季度能查询到的不多的数据中,农商行不良率超过3%的也有10家。
有意思的是,表现处于两端的农商行,都处于边远地区。
不良率低于1%的农商行中,表现最好的几家,主要位于新疆地区,如新疆博乐农商行、新疆富蕴农商行、新疆霍城农商行等。而表现较差的,也处于偏远地区,如青海海东农商行、贵州花溪农商行、广西凌云农商行等。
不管如何,农商行整体上仍需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根据预警通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银行监管处罚报告,农商行共计收到478张罚单。其中,麻阳农商行、佛山农商行、武义农商行收到的罚单数量均超过10张。
引人关注的是,北京农商行、佛山农商行被罚没金额均超过900万元,沪农商行被罚没金额超过800万元。
(来源:企业预警通报告)
外资行还算好
目前尚难寻外资银行2025年一季度不良率的数据,根据去年末的表现,其整体不良率水平偏低。
其中,表现最差的是华商银行、大新银行(中国)、友利银行(中国),其2024年不良率位居前三,数值分别达到3.97%、2.78%、2.05%。
但比较知名的外资大行,比如渣打、汇丰、德意志、花旗等,不良率均低于1%。其中,花旗银行不良率只有0.04%,德意志和汇丰的不良率也只有0.19%和0.36%。
不良处置加速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银行不良率有所反弹,实际上有其背后原因,对于未来银行不良率的走势,似乎不应太过担心。原因在于,商业银行正在加大对不良资产的清收和处置力度。
从最新的数据表现来看,2025年一季度,中国不良贷款转让市场迎来历史性爆发。根据银登中心及多家金融机构披露的数据,今年前三个月,个人不良贷款转让总额预计达到1100亿至130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43亿元增长近30倍,创下试点以来最高纪录。
今年一季度转让总额接近2024年全年规模的40%(2024年为2861亿元),且单季度挂牌项目数达200余单,这超过了之前的水平。
(来源:银登中心)
不良贷款转让市场的爆发,反映出银行正在加速清理不良资产,也折射出部分机构和居民的还款能力下滑严重。
未来,内外环境、政策驱动和变革图新交织发挥作用,复杂的局面仍将继续,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将如何变化,仍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