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勒芒回看宝马M:一个高性能品牌的自我校验

钛媒体
Jun 21

BMW M Hybrid V8 与 BMW M4 GT3 EVO

近日,宝马携旗下最新高性能赛车BMW M Hybrid V8与BMW M4 GT3 EVO,分别出战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Hypercar组与LMGT3组。

作为全球顶级赛车运动之一,勒芒24小时耐力赛始创于1923年,素以严酷的赛制着称,不仅要求赛车具备极高速度,还考验车辆的可靠性、团队的配合以及技术策略的执行能力。此次宝马携两款尖端车型参赛,可见其在全球汽车赛事领域,依旧保持着深耕的战略布局。

宝马与勒芒,一段历史的延续

宝马品牌与勒芒赛事的渊源深厚,最早可以追溯至1939年,宝马首次参赛即凭借BMW 328夺冠,开启了与勒芒的历史连结。1975年,宝马将赛车运动与艺术结合,将传奇车型3.0 CSL艺术车带入赛道,创下了汽车与艺术跨界合作的经典案例。

1939年首次亮相勒芒赛道的宝马328

1999年,宝马凭借V12 LMR赛车夺取勒芒24小时耐力赛总冠军,成为宝马赛车史上最具象征性的胜利之一。2025年再战勒芒,宝马试图延续并深化这一历史关系,通过新技术车型参与顶级赛事,强化品牌的历史传承与技术实力。

2025年宝马派出的BMW M Hybrid V8赛车搭载4.0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配合电动混合动力系统,总功率达到640马力,整车重量被严格控制在1030公斤以内。这台赛车采用大量轻质碳纤维材料,以及先进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如主动空气导流技术和激光光纤照明技术。

BMW M Hybrid V8

同时亮相的BMW M4 GT3 EVO则代表了宝马在GT赛车领域的最新进化成果,首次亮相即参与竞争激烈的LMGT3组别,宝马显然希望通过多层次赛事布局,进一步巩固其在国际赛车运动中的地位。

钟情勒芒背后,“以赛促研”是核心

宝马持续参与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动机并非仅停留在品牌曝光或短期营销层面,更在于其独特的技术研发路径。“以赛促研”是宝马M品牌的核心理念。赛事的极端环境不仅能够迅速验证和优化核心技术,同时也是新技术从实验室向量产车型过渡的重要桥梁。

尤其在当下汽车工业面临电动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赛车运动成为宝马验证高性能电动化技术的理想场景,这种战略布局对宝马而言更显重要。

BMW M Hybrid V8

通过赛事的极端挑战,宝马得以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技术数据和实践经验,并迅速将这些成果反哺到量产车型中。BMW M Hybrid V8赛车的混动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全新BMW M5车型,这一车型也成为宝马电动化战略的重要体现。

电动车时代下的挑战

2024年,BMW M品牌全球销量达到206,582辆,同比增长12%,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数字在高性能细分市场中依旧亮眼,表明M品牌的“驾控信仰”仍有坚实的用户基础。

随着汽车市场逐渐向电动化转型,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车品牌对传统性能车市场形成了冲击,但相比单纯追求直线加速能力的电动车,宝马M品牌更着眼于驾驶的整体感受与技术的可持续性,并持续投入到纽博格林等严苛赛道测试中,以确保在电动车时代依旧能够保持性能基准的地位。

继勒芒赛事之后,宝马还将于本周末参与纽博格林24小时耐力赛。纽博格林赛道以其难度高、环境复杂著称,被誉为汽车工业的“绿色地狱”,宝马历史上曾20次在此赛事中折桂,积累了丰富的赛道经验。

BMW M4 GT3 EVO

今年宝马将派出BMW M4 GT3 EVO作为主力参赛车辆,同时辅以BMW M4 GT4 EVO与BMW M2 Racing车型参与其他组别赛事。对宝马而言,纽博格林不仅是品牌历史荣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技术战略布局的关键环节。

在勒芒和纽博格林这样极限赛事中不断验证技术实力,固然是宝马M品牌维持性能话语权的关键路径。但在智能化、电动化迅猛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高性能燃油车所代表的“驾趣文化”正在失去一部分大众土壤,仅靠“赛道精神”是否还能转化为对未来市场的掌控力,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对于M而言,挑战不止在勒芒与纽博格林,也在未来市场的弯道中。(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编辑|李玉鹏)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