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球财说 林洛栩
继充电宝品牌罗马仕(ROMOSS)多次发生校园自燃事件,被曝安全隐患召回产品后,又一家充电宝巨头实施召回。
Anker安克,想必消费者已十分熟悉,选择价格中高端的充电宝品牌,必然也是为安全考虑。
然而,价格终究还是难以与品质划等号。
即便是上市公司安克创新旗下品牌,Anker安克也被曝安全问题而实施召回,并且这已是近期第二次召回。
Anker安克充电宝未在召回范围,却发生严重自燃!
6月20日,安克创新官方发布公告称,因部分批次基础款移动电源存在安全风险,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即日起主动召回型号为
A1642/A1647/A1652/A1680/A1681/A1689/A1257的部分批次产品。
问题源于行业通用电芯来料品质问题,某供应商部分批次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可能导致极少数产品在多次循环使用后出现过热隐患。
目前,安克已下架所有官方电商平台相关型号产品,并已终止与该供应商的合作。
巧合的是,《全球财说》作者曾在2025年3月20日于京东平台购买Anker安克A1681型号充电宝,该型号便在此次召回之列。
目前来看,该型号链接已做下架处理,从不完全信息可以看出,在京东平台上,A1681蓝色充电宝已售8万+,A1681黑色充电宝已售10万+。
毕竟,上述型号产品为Anker zolo系列,是安克力推产品,也曾出现在2024年年报中进行展示。
图片来源:安克创新2024年年报
联系京东客服后,客服给了一个链接,可以通过产品SN码进行查询,是否在召回批次之中。查询后显示,作者所购Anker充电宝虽然型号相符,却不在召回的批次。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财说》在小红书上发现一篇分享,其所使用的Anker安克A1680充电宝在背包中发生自燃,后续进行退款并赔偿背包。
更为关键的是,该篇分享中贴有自燃充电宝的原图,可以清晰看到型号、SN码,而《全球财说》查询后,该SN码显示不在召回范围!
图片来源:小红书&Anker安克召回查询链接
也就是说,Anker安克充电宝的自燃风险并未出清!未在召回范围,并不等于没有风险!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对于Anker安克召回的讨论同样甚嚣尘上,有些人收到了召回通知及防爆包准备寄回,但是有更多人则不在召回范围,却对产品安全性产生了质疑,更有消费者强制要求退货退款。
消费者的担忧绝非无中生有,此前校园、公共场合,甚至是飞机上充电宝自燃爆炸的新闻比比皆是,除对自身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外,更有可能造成社会风险。
作者曾多次携带Anker安克A1681充电宝进行长途飞行,难免会让使用者心有余悸,毕竟即便是十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的可能,也会对生命产生威胁,更何况已有自燃事件发生。
此次召回的背后,消费者信任危机正在爆发。正如消费者选择Anker是出于信任,然而品牌却可能为消费者提供了一枚“定时炸弹”。
在美召回超115万个充电宝,境外收入占比超96%
更加需要注意的是,就在几日前,Anker安克还发布过一条召回公告。
多方消息显示,安克创新此前宣布在美国启动PowerCore 10000移动电源(型号A1263)的召回程序。
召回源于产品所搭载的锂离子电池可能存在缺陷,存在起火风险。此次召回涉及产品数量庞大,约115.8万个,销售时间跨度从2016年6月一直延续至2022年12月。
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USPSC)通报称,已有19起起火或爆炸事故报告,事故造成人员轻度烧伤,并导致直接财产损失总计超过60700美元。
相较于国内召回并未直接公布召回数量,安克在美明确指明是115.8万个。
2024年年报显示,安克创新实现营业收入247.10亿元,同比增长41.14%;实现归属净利润21.14亿元,同比增长30.93%;实现扣非净利润18.88亿元,同比增长40.50%。
如此亮眼的业绩增长,正是资本市场所乐于看到的。安克创新股价也随之高涨,截至2025年6月20日报收107.68元/股,市值达572亿元。
虽然股价及市值远不及2020年上市之初的几个月,但是安克创新近一年仍录得了51.02%涨幅。
不过,从安克创新的财务报表中也可以看出,目前其严重依赖海外市场。2024年,其境外收入高达238.2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达96.42%。
并且,安克创新收入多源于线上,其线上收入占比为71.23%。
由于境外销售特质,安克创新可以说是离不开亚马逊,2024年在亚马逊平台的销售收入为134.18亿元,占比超5成。
而来自于包括天猫、京东等其他第三方平台的销售收入为16.79亿元,占比仅为6.79%。
需要注意的是,安克创新的光鲜营收也是建立在大额销售费用之上。2024年,安克创新销售费用高达55.70亿元,同比增长43.31%,系销售宣传推广费用、销售平台费用及销售人员薪酬增加导致。
此次在国内外同时召回,Anker安克品牌形象急转直下,在美销售也或将面临较为严厉的监管措施,亚马逊的销售政策,亦会对安克创新产生重大影响。
若召回事件引发信任危机从而影响销售,那么安克创新超30亿元的存货能否消化,还需继续关注。
浅海战略广撒网,市场生存空间有限
从产品分类看,充电储能类产品仍为安克创新的基本盘,2024年实现收入126.67亿元,占比为51.26%。
与此同时,安克创新也在打造第二曲线。在包括安防摄像头、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创新类,以及包括无线蓝牙耳机、音箱、投影等智能影音类业务中,积极布局发展。
2024年,安克创新智能创新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63.3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25.64%;智能影音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6.9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23.04%。
如此收入构成,看似积极创新实则不然。
安克创新曾提出“浅海战略”,指公司选择在尚未被大型企业充分开发的市场细分领域进行深耕。
在提出“浅海战略”后,安克创新迅速将品类扩张至27个,包括储能、割草机器人、3D打印等。
可是目前来看,安克创新重点发展的领域,均已是红海,且竞争十分激烈。
安防、清洁、音影领域相关公司出海案例数不胜数,从其产品布局,很难看出创新所在,无疑是在本就拥挤的赛道中,努力搏取一席之位。
单一赛道竞争力差的情况下,安克创新亦或想像小米一样打造品牌生态,但这一点必定是任重道远。
毕竟小米所涉及领域大多为如手机、汽车等“深海”领域,像安克创新在“浅海”中广撒网,所获必然也较为微薄。
就在2025年6月12日,安克创新刚刚完成超11亿元的可转债发行,其中分别用于“便携及户用储能产品项目”、“新一代智能硬件产品项目”、“仓储智能化升级”、“全链路数字化运营中心”、“补充流动资金”。
但,安克创新并不缺钱。
2024年末,其货币资金叠加交易性金融资产达48.65亿元,而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等有息借款合计近15.75亿元。
一方面手握巨额资金、高额分红,另一方面发行可转债,各种缘由值得深思。
当然,当下观点普遍认为,3C配件并不是一门不好做的生意。
首先,需求端方面,配件购买频次较低,单价低且较难产生溢价;其次,供给端方面,配件行业厂商多、竞争充分且规模优势不明显,大多数配件品类天花板低、品类集中度表现分化。
安克创新的盈利水平稳定更多来源品牌溢价,以及背后的成本及供应链管理能力。
而此次召回事件,Anker安克直接将责任全部甩至供应商的做法,也暴露其内控问题,供应链已出现重大隐患。
当供应商私自更改原材料时,安克的质量监测系统未能及时拦截风险,直到内部安全检查才偶然发现问题。
从在美国召回产品的销售时间区间来看,超过8年时间,若叠加中国召回事件,这意味着2016年至今的10年时间中,安克创新的内控及供应链问题及漏洞始终存在。
选择品牌、选择溢价,目的是确保使用安全,然而从社媒反应来看,Anker安克已难以让消费者安心。
有消息显示,深圳机场已限制部分型号的罗马仕充电宝登记。那么,Anker安克会是下一个吗?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