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屡战屡败的黄光裕,仍不愿下牌桌。
作者|毕亚军 达斯
4月29日,国美车市北京西坝河店正式开业。
在国美创办后的第38年,黄光裕再次把未来押在了北京——这座他熟悉的城市上。
此时距他出狱重新掌舵国美并放话“18个月复兴国美”,已经过去了将近四年。
四年间,黄光裕带着国美好似回到世纪初那样南征北战,但计划中的“复兴”未能完成,却累计净亏损高达388亿。
然而,这位曾以枭雄闻名的商界老兵,仍然不愿意就此认输。
【翻盘失败】
“我做事的习惯,方向一旦明确,大概都想好,应该有三分把握,我就敢去做。”
这句话完美地诠释了黄光裕的做事风格:雷厉风行,一手梭哈。
这一条信念,帮助黄光裕从捡破烂的潮汕穷小子,一路进化成了让董明珠都敬畏3分的“商界狠人”。
但也是同样一句话,让黄光裕在那个蛮荒年代铤而走险,最终造成了自己的牢狱之灾。
2008年11月,再次登顶中国首富4个月后,黄光裕以非法经营、内幕交易和行贿三项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同时被判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
身陷囹圄的这段时间内,黄光裕虽人不在江湖,江湖上却处处有他的传说。靠着妻子杜鹃,黄光裕还是能在狱中指挥国美,直到2021年在狱中表现良好的他,提前结束服刑正式回归。
当时,摆在黄光裕面前的,已经是一个摇摇欲坠的国美。
互联网、新零售、短视频、直播带货、区块链……在他失去自由的这些年,国美错过了数不清的汹涌风口,到他出来之时,市场也已换了模样。
尽管如此,但在黄光裕看来,自己手上的牌依然很大,重新再起也不是没有可能。
于是,过了不久,他就立下了“要让国美在未来18个月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的军令状,国美的股价也从1港元直线跃升到2.5港元。
这显示,彼时的市场,同样对这位枭雄归位有期待。
黄光裕提出了十分激进的补习方案,简单来说就是:抓紧追风口,而且全都要。
他推动国美复兴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新业态。
在缺席电商发展的黄金年代后,国美决定用一款APP,把失去的机会全部补回来。
2021年2月,国美APP正式更名为“真快乐”APP,经营范围也从过去单一的家电领域,变成全商品范畴,还重点押注了家装行业。
按照计划,国美想从线下家电巨头,一跃成为和京东、淘宝同级别的电商平台。
外界都觉得“真快乐”的步子迈得太大,但黄光裕不知是信心笃定,还是没有其他选择,毅然决然地展开了行动。
为了助推“真快乐”APP,国美大张旗鼓。在北京、成都等六个城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快乐ZAO城”线下活动,还在2021年7月份联合爱奇艺打造“超乐音乐节”。
甚至,黄光裕还希望借助这款APP,带领国美涉足元宇宙领域。
2021年,国美大手一挥,购入VR家装公司“打扮家”80%股权,配合自己的业务发展,进军家装+元宇宙业态。
到了2022年,国美的元宇宙计划已经升级为了“开设10000家元宇宙超级店”,还高调聘请“元宇宙技术开发总监”,表明自己对这一计划的长期看好。
当时风头正盛的直播带货国美同样有所涉猎。
2021年国美就在“真快乐”繁杂的APP功能中增添了直播功能。
但“真快乐”的直播业务热度一直不高,当年双十一开播后直播间仅有1500人观看。
这也不能阻挡国美继续在直播业务上发力,在2022年6月,“真快乐”APP把直播业务升级为Channel F频道,还顺手带上了元宇宙和家装业务。
为了推广直播业务,国美集团名义上的总裁黄秀虹(黄光裕的妹妹)还亲自出镜,拯救热度。
但无论国美如何穷尽手段,“真快乐”APP都是真不见起色,到2021年底,疯狂造势一年左右之后,其平均日活也仅仅只有300万左右。
艰难运营到了2023年,“真快乐”APP不但没有如愿成为下一个京东、淘宝,反而成为国美集团的一大累赘。
从电商到元宇宙,从直播到短视频,“真快乐”什么都想掺和一脚,但最终只能狼狈收场。
在主打APP的这几年内,国美集团的净亏损逐年增加,4年累计超过388亿,甚至比他不在的时候还要惨痛。
黄光裕对时代的嗅觉依旧敏锐,不管是转型综合平台,还是对直播电商的押注,乃至对元宇宙的试水,国美的每一项尝试,几乎都是当下最火热的赛道和风口。
但越是填鸭式的补课,越是补不齐这缺失的13年。
事实上,当“18个月”计划进行到一多半的时候,黄光裕就已经意识到了大事不好。
2022年下半年,黄光裕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我们对执行的困难预料不足,加之疫情长时间扰动,导致现实与这一目标有一定差距”。
当初18个月复兴国美的豪言壮语,也被“1+1+1”的新战略所代替。
2023年,“真快乐”APP默默地把名字改回了“国美APP”,18个月的线上赌局,也在沉默中宣告结束。
【改行卖车】
线上业务四面出击的同时,国美的立身之本——线下业务却被送进了ICU。
2022年,国美零售业务营收仅仅179.2亿元,与2017年的787.5亿元可谓是天壤之别。
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已仅剩9.22亿元。
黄光裕意识到,再不把线下业务盘活,国美或许就要彻底阵亡。
但这谈何容易,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发生剧变,叠加疫情影响,让国美的线下业务难以为继。
为了保存力量,黄光裕不得不拼命收缩规模,关店86%,只保留有影响力的门店进行运营。而且,他也彻底服气:重走老路,做家电生意已经是一条死路了。
现如今,有且只有新的风口,才能救得了国美。
2023年,黄光裕看中了爆火的无人零售,亲自带队打造无人零售业务团队;此后不久,他又去亲自拜访了中国硬折扣超市连锁的龙头企业乐尔乐,尝试硬折扣领域;
2024年4月,国美正式推出“即时零售”业务,并提出了“6311N”模式,即6公里覆盖、3小时送达、1仓1社区、N种渠道送达。
和用一个APP整合所有线上业务一样,国美不同模式的新零售业务,都被整合进了黄光裕升级打造的“国美超市”,大有一种在线下将“真快乐APP”重做一遍的架势。
按照国美的计划,以“国美超市”为主的线下零售业务将会在3年内开店一万家以上,成为国美的新堡垒。
黄光裕显然是再次抓住了趋势和重点,今年以来京东、阿里、美团相继围绕外卖等业务大打出手,其争夺的核心就是更近、更快送、更多的“即时零售”,即时零售如今也普遍被认为是零售业的未来增长极。
但黄光裕看准了趋势,做对了布局,面对的却依然是令人绝望的竞争环境。
既没有线上用户流量,也在线下早已衰落的国美,面对美团、京东、阿里本地生活等多方势力的竞争,甚至连陪跑的资格都不具备:当竞品都在卷“半小时送达”的时候,国美连3小时送达都还只是一个目标。
如今,国美超市在网上的更新信息已经停留在了2023年底,但黄光裕对线下的努力并没有停止。
这一次,他把目光放在了又一个处于爆发之中的热门领域,卖新能源汽车,并且提出一个宏伟目标:打造新能源领域的costco,把国美变成汽车大卖场。
2025年4月份,早有传闻的黄光裕新业务——国美智能汽车体验馆正式开业,整个场馆占地4.5万平方米,其核心卖点是,以低于传统4S店60%的运营成本吸引车企入驻。
为了方便车企和消费者,国美智能汽车体验馆还把直播间、换电充电站、试驾场地等设施功能全部安排了一遍,几乎是一座“新能源汽车迪士尼”。
凭借国美的影响力,国美智能汽车体验馆如今已经有小米、问界等新势力,玛莎拉蒂、宝马等合资品牌入驻。
在新能源汽车持续走高,加速燃油替代之下,这也成为国美几乎最有可能赢得转机的希望。
【不下牌桌】
出狱那年,黄光裕仅仅51岁。
50来岁,可能正是企业家的巅峰年龄。
50多岁的钟睒睒,正在全国掀起“世纪水战”;50岁的王健林,也刚刚成立万达影业。
但51岁的黄光裕,面对的却是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商业环境,以及一个摇摇欲坠的国美。
虽然在狱中的13年黄光裕从未和外界断了联系,但他毕竟还是在狱中。
因此,坊间一直有声音认为:黄光裕应该趁国美还有点价值,卖掉一切,退出商海,享受人生。
如果按他出狱时国美的状态,他家庭所积累的财富,也的确足够躺平,享受余生。相反,执意所谓的复兴计划,反倒“赔掉夫人又折兵”。
但一身倔脾气的黄光裕非但没有退出,反而要绝地反击。
可惜的是,他几乎是孤军奋战。
想要东山再起,手下至少得有一支精兵强将。
黄光裕本人对风口的嗅觉毋庸置疑,甚至有国美老员工回忆说,刚出狱的黄光裕就提出了数个颇有前瞻性的大胆计划。
不过,一众国美元老却难以理解这个已经离开一线数十年“前领导”的计划,嘴上答应,但执行的时候总是差强人意。
黄光裕对此大为恼火,还亲自开掉了一批元老,又招来了一批“懂行”的新人。
但这批能干的新人受不了黄光裕“上个世纪的管理模式”,选择离开团队。
团队分分合合,跌跌撞撞,业务走走停停,起起落落,国美就这样在内耗中度过了数年时光。
于是,有了“真快乐APP”的虎头蛇尾,以及国美线下超市的无疾而终。
2022年,已经被拖欠数个月工资的国美员工终于忍不住,集体冲到黄光裕办公室“讨个说法”。
曾经的首富,面无表情地坐在办公桌后任凭员工发泄情绪。
“讨薪事件”之后,黄光裕或许真的想过就此退去。
在此期间,他大量抛售股票,一口气套现20多亿,不少传言都认为这是“跑路”的信号。
但没过多久,在国美的无人零售项目启动会上,他却再次以国美领导者的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
但面对几乎“必输的战斗”,黄光裕仍不认输。于是,有了入局汽车销售的再次搏击,以及时不时就在短视频刷到,他在商业路上的奔波与颠簸。
这位曾经创造奇迹的草根企业家,其商业结局或许并不由他自己掌握,但这过程他显然还是要自己做主。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