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加剧,伊朗方面考虑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对全球石油和航运市场产生冲击。
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运输通道之一。这条33公里宽的航道连接着沙特、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联酋等石油核心国家,每月通过船只超过3000艘,出口原油超过5亿桶,承担着全球约五分之一的原油运输业务。
据报道,上周五以来霍尔木兹海峡及附近海域已有包括油轮、货船、拖船和渔船在内超过900艘船舶的导航信号出现严重异常。船只的信号轨迹呈现出“笔直的不可能路线”、诡异的“Z字形”迂回,甚至有些“显示在陆地上”。
一桩船舶起火的意外事件,令霍尔木兹海峡安全局势更加扑朔迷离。参与搜救的阿联酋海岸警卫队证实,当地时间6月17日,两艘油轮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海域发生碰撞并起火,并可能涉及第三艘油轮。
作为世界能源供应链的大动脉,霍尔木兹海峡的风吹草动,直接关系到全球能源市场动态和航运态势变化。冲突爆发后,油轮运价和干散货船运价双双大涨,多家船东已开始考虑绕行好望角等替代方案。
中东海域局势紧张对航运业的冲击已初见端倪。6月13日超大型油轮(VLCC)运价首先大幅跳涨,中东-中国(TD3C)全年平均收益(TCE)突破3万美金/天,环比涨47%。6月14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大涨近10%,为八个月来新高。
近年来中东附近海域一直不太平。2023年10月至今,也门胡塞武装对商船攻击造成的红海危机,已对全球航运产生较大影响。因红海安全局势恶化,不少航运公司不得不放弃苏伊士运河,绕道南非好望角。因此,亚欧航线运价暴涨。
图源:百度地图
进入2025年6月,红海情况有所改观,一些公司已恢复苏伊士航线。而以伊冲突的爆发和加剧,让中东海域的局势变得又一次不可捉摸。
海峡封锁风险的直接影响,就是石油供应紧张。霍尔木兹海峡连接着多个重要产油国,每月出口原油超5亿桶,承担着全球约五分之一的原油运输业务。
当地时间6月13日,作为油价参考指标的美国WTI(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2025年7月期货结算价大涨7.26%至每桶72.98美元,为近五个月来的高位。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2025年8月期货结算价上涨7.02%至每桶74.23美元。
1984年-1988年两伊战争时期,霍尔木兹海峡虽未完全关闭,但通航船只大面积受袭,风险飙升,使得油轮运费因战争保险溢价和绕行成本上升涨幅高达50%-100%。原油及其运费上涨或将导致车用汽柴油和航空燃油价格承压上涨,进一步放大冲突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
除了武装冲突,强电子干扰也会影响该海域通航条件。英国海事贸易行动办公室(UKMTO)于当地时间6月16日表示其监测到海湾地区和霍尔木兹海峡水域的电子干扰正在增加,对船只通过自动系统(AIS)报告位置产生了“显著影响”。
电子干扰可能迫使船只更加依赖雷达、罗盘和目视导航,无疑大大增加了海上碰撞的风险。据彭博数据和新西兰海事情报公司Starboard Maritime Intelligence,上周五以来该海域已有包括油轮、货船、拖船和渔船在内超过900艘船舶的导航信号出现严重异常。
这些船舶的信号记录显示出“令人费解”的轨迹:有的呈现出笔直的“不可能路线”,有的则在水面上“Z字形”迂回,甚至有些船舶的信号显示它们“出现在了陆地上”。
当地时间6月17日,海事风险管理公司Diaplous集团报告,一艘悬挂安提瓜和巴布达国旗的油轮与另一艘原油油轮在霍尔木兹海峡相撞,几分钟后引发大火,并可能涉及第三艘油轮。有业内人士认为,本次事故可能与航道遭遇大范围导航信号干扰有关。
美国油轮公司Frontline首席执行官Lars Barstad表示,公司已经“提高警戒级别”,并密切监测波斯湾船只的风险环境。UKMTO和Diaplous已发布预警,建议所有船只在霍尔木兹、阿曼湾及红海提高警戒。据报道,已有多家国际航运公司开始评估绕行非洲好望角的替代路线。
中东海域局势紧张,对航运业的冲击已初见端倪。6月13日超大型油轮(VLCC)运价首先大幅跳涨,中东-中国(TD3C)全年平均收益(TCE)突破3万美金/天,环比涨47%。6月14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大涨近10%,为八个月来新高。
纵观历史,中东海域的风吹草动都影响着全球航运网络布局。
2023年10月以来,支持哈马斯的也门胡塞武装多次攻击以色列和穿越红海的商船,此后局势不断升级,许多来往欧亚航线的商船被迫避开,绕过南非好望角,不仅航程多了十几天,欧亚航线运价也随即暴涨。
据标普全球普氏能源资讯(S&P Global Platts)统计,2024年亚洲至北欧的现货运价平均为每40英尺标准集装箱(FEU)5067美元,是2023年全年平均运价(每FEU 1312美元)的近四倍。
集装箱运输船从苏伊士运河改道好望角,取决于港口位置和船只速度,亚欧航线长度将增加约6500公里-8300公里,通常会增加10天-14天的运输时间,并直接导致运价上升。
航线变长意味着,航运公司不得不在欧亚航线上投放更多运力,以弥补增加的时间。据航运咨询公司Alphaliner统计,红海航运危机已导致全球部署在亚欧贸易航线上的集装箱船比例从总吨位的五分之一跃升至四分之一,在短短两年内增加了226万20英尺标准集装箱(TEU)的额外运力,目前总运力达到780万TEU。
由于各航运公司应对红海危机所采取的措施逐步落地并生效,2025年以来,集装箱运价持续下降。根据德路里(Drewry)的数据,2025年初亚洲至北欧、亚洲至地中海以及跨太平洋至美国西海岸和东海岸的运价均低于2024年的任何时间点。
根据航运分析师John McCown的分析,2025年一季度,集装箱航运行业录得净利润99亿美元,比2024年第四季度的156亿美元下降36.4%。由于红海局势对航运业影响仍然显著,绕行好望角增加的时间成本导致全球航运能力减少了8%。
6月中上旬,红海环境已有所缓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度表示红海航运危机即将结束。法国航运巨头CMA CGM已从6月中旬开始恢复苏伊士运河航线,在法国海军的保护下,其地中海快线(MEDEX)服务恢复苏伊士运河过境。
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密相连,是这条通往地中海“快捷通道”的必经之路,红海局势的缓和,有望使得苏伊士运河附近海域通航条件改善。
何时能够恢复苏伊士运河航行,是今年亚欧贸易中最大的未知数。这将直接决定年度合同的结构、费率水平、托运人的运输成本、季节性货物流量以及承运人的盈利能力。
不少船运公司曾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重返红海,一些分析师也将此作为市场前景的基准。如若实现,目前绕道非洲造成的过剩运力可以立即回归航运市场,对运价形成下行压力。
然而以伊冲突加剧、胡塞武装加入,面对中东海域突如其来的局势升温,航运行业或将遭受新一轮冲击。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