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债面临稳定币驱动的需求激增,供应迫在眉睫

路透中文
26 Jun
美国国债面临稳定币驱动的需求激增,供应迫在眉睫

稳定币发行商是国债的主要买家,因为供应量巨大

Paxos称各大银行对稳定币的需求激增

Tether和Circle引领稳定币市场,估值达2560亿美元

Gertrude Chavez-Dreyfuss

路透波士顿6月25日 - 在本周于波士顿举行的一次货币市场基金会议上,稳定币刺激短期美国国债需求的潜力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投资者预计这些数字代币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吸收大量的公债供应。

稳定币与美元等高流动性资产挂钩,通过要求发行者持有大量流动性高且安全的储备来支持与美元1:1的挂钩,稳定币可以推动对美国国债的需求。

"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 首席执行官 Yie-Hsin Hung 周一在货币基金研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稳定币正在为国债市场吸引大量......需求。

她说,稳定币市场约有 80% 投资于国库券(即 T-bills)或回购(即回购协议)。 这相当于约 2000 亿美元,大约不到整个国债市场的 2%。

"但稳定币的增长速度很快,很可能会超过国债供应的增长速度,"Hung 说。

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企业采用稳定币进行支付、汇款或去中心化金融应用,发行商需要持有更多的储备来支持不断增长的供应。

例如,如果Circle CRCL.N发行的稳定币USDC的市值增加100亿美元,发行商可能会购买100亿美元的国债来维持挂钩。支付技术公司 Circle 和区块链平台 Tether 是最大的两家稳定币发行商。

鉴于预计到今年年底, (link),国债供应量将高达 1 万亿美元,市场正在寻找一个增量买家,作为美国国债新需求的来源。市场参与者表示,稳定币发行商正好符合这一要求。

"博雅证券美国利率策略主管马克-卡巴纳(Mark Cabana)在研讨会的一次会议上表示:"如果他们真的挤压国债供应气球依靠曲线前端发债,我们认为其中一个理由......就是稳定币带来的所有这些需求......为(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提供了掩护,以便向短端转移。

卡巴纳指出,稳定币发行商倾向于购买国债和较短期的国库券。

金融服务和技术公司Paxos的投资组合管理主管亚当-阿克曼(Adam Ackermann)说,他已经与全球最大的银行进行了多次对话,希望它们发行稳定币。"他们给我们打电话说我在八周内需要一个稳定币。我们怎么才能搞到一个?"

"阿克曼说:"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现在正处于热潮期。"这对行业来说是件好事,但我们需要开始设置一些警戒线。"

上周,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案((link)),旨在为稳定币建立一个监管框架,该法案被称为《GENIUS法案》,稳定币的受欢迎程度进一步上升。

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仍需通过其版本的法案,然后才能提交给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批准。

根据加密货币数据提供商CoinMarketCap的数据,稳定币市场价值约为2560亿美元,据渣打银行估计,如果特朗普签署该法案,到2028年,稳定币市场价值将达到2万亿美元 (link)。

"卡巴纳说:"我预计稳定币将会激增。)"这将成为国债(,我猜测,在未来3到5年,当然还有10年。"

(为便利非英文母语者,路透将其报导自动化翻译为数种其他语言。由于自动化翻译可能有误,或未能包含所需语境,路透不保证自动化翻译文本的准确性,仅是为了便利读者而提供自动化翻译。对于因为使用自动化翻译功能而造成的任何损害或损失,路透不承担任何责任。)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