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锂电股生死局:有人亏损退市 有人脱星摘帽

市场资讯
26 Jun

(转自:我的电池网)

mybattery

在这一轮深度洗牌下,电池新能源产业已不再疯狂,“沾锂必涨”已成过去式,但产业风口依旧,作为能源转型主力产业之一,长期价值依然不可动摇。

受供需突变、债务高企、技术竞争力不足、供应链脆弱、地缘政治加剧贸易与投资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冲击,锂电产业链公司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行业分化加剧,洗牌步入深水区,一场关乎存续与出局的战役已经打响。

“红海”搏杀 从高歌猛进到销声匿迹

2025年全球电池行业破产、退市事件频发。

在国际市场,2025年,欧洲“电池一哥”瑞典电池生产商Northvolt正式申请破产;美国储能巨头Powin申请破产,其资产与债务规模均在1亿至5亿美元之间;加拿大锂电池资源回收公司Li-Cycle相继在美国和加拿大申请破产保护;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格华纳关闭美国底特律两家电池工厂。

在国内市场,今年5月,昔日锂电巨头桑顿新能源破产清算案召开了第二次债权人会议。

拉长时间线来看,2024年年末,负极材料生产商旭明新能源因债务问题被申请破产;2024年10月,锂电池公司安福国锂严重资不抵债,被宣告破产。

除了电池及材料领域,2025年以来,还有Canoo、Nikola、哪咤汽车等国内外新能源车企宣告破产,此外,威马汽车破产重整拍卖名下专利,高合汽车破产重组获批,拜腾汽车两家关联公司(南京知行新能源和南京知行电动车)被立案破产清算。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说过,造车有如“在血海里游泳”。

高增长与高风险并行,不仅仅是上述非上市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锂电池产业链不少上市公司也陷入危机。

2024年,证监会坚持“应退尽退”原则,持续加大问题公司出清力度,全年55家上市公司退市。而2025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退市新规,则标志着A股退市制度进入“全链条严监管”时代,资本市场加速换血。

6月18日,跨界投“锂”失败的*ST恒立(000622)发布多项公告,内容涉及公司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等。

深交所决定*ST恒立股票终止上市,并自2025年6月25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15日,终止上市日期为2025年7月16日。

资料显示,*ST恒立于1996年登陆深交所主板,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汽车零配件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委托加工。其中,*ST恒立为了保壳,在2024年注入新余锂想新能源有限公司,意图通过收购电池领域资产扛过退市危机,但未能如愿。

6月6日,*ST海越(600387)发布公告,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海越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资料显示,*ST海越成立于1993年,于2004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主营油品贸易、成品油批发及零售、仓储、碳酸锂业务、物业租赁、创投等业务。

*ST恒立及*ST海越退市原因均为触及财务类退市。有数据显示,自2003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ST恒立各财务报告期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持续为负,连续21年亏损。*ST海越则曾连续两年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并曾因涉嫌信披违规被三次立案。

切入增量赛道 两家上市公司“脱星摘帽”

过去数年,我国连续出台了多项重磅政策,严把上市关、强化退市监管,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我国电池新能源产业也借助资本市场改革的力量加速升级,做优做强。

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上市是起点不是终点,融资是工具不是目的,证监会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不断完善上市公司全链条的监管制度安排。

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锂电池产业链有人亏损退市,亦有人“脱星摘帽”。

“脱星摘帽”是上市公司风险阶段性化解、重获融资功能的重要标志。

6月17日,同洲电子(002052)已正式“摘星脱帽”,股票简称由*ST同洲变更为同洲电子。

同洲电子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能源领域和机顶盒领域两大板块,其中能源领域业务主要包括18650锂电池、各类聚合物软包电池、高功率电源产品,铅改锂电池PACK、备用电源,家庭储能、电动自行车电池和新能源车换电业务等。

电池网注意到,重组团队并成立“电源与服务器事业部”,借助新股东在算力服务器领域的资源,切入AI服务器电源赛道,是同洲电子扭亏的主要原因。

2024年,同洲电子实现营业收入5.99亿元(79.15%营收由高功率电源业务贡献),同比增长155.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0亿元,同比增长193.13%,成功扭亏为盈。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3.14亿元,同比上升662.64%,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上升3126.1%。

同样因储能业务重塑增长引擎的金时科技(002951)于5月23日,证券简称由“*ST金时”变更为“金时科技”。

金时科技原主营烟标印刷业务,2023年关停印刷业务后全面转型储能,引入优质资产,剥离低效资产,优化资产结构等方式不断增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2024年,金时科技营业收入为3.76亿元,同比增长1008.39%,其中公司储能设备、储能系统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探测预警及防控装置合计贡献了98.94%的营收;归母净利润为-439.70万元,同比增长90.13%。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951.76万元,同比增长560.65%;归母净利润为-2529.23万元,同比下降315.31%。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正成为评判其持续经营韧性的首要标尺,其稳健性不仅关乎当下的生存能力,更深刻影响着未来的战略布局与增长潜力。

可以看到,“脱星摘帽”只是阶段性的风险出清,未来仍需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和业务优化,从而实现长远稳健发展。

电池新能源产业疯狂不再 但风口依旧

电池网梳理发现,目前仍处于戴帽或披星戴帽状态的锂电池概念股不在少数,例如ST纳川(维权)(锂电池)、*ST星光(维权)(锂电池)、ST中利(维权)(锂电池)、ST易事特(维权)(储能)、ST长园(维权)(储能、正极材料)、*ST贤丰(维权)(锂矿及锂盐)、ST合纵(维权)(正极前驱体)、ST帕瓦(维权)(正极材料前驱体)、ST新亚(维权)(电解液)、ST联创(维权)(锂电池粘结剂)、ST天瑞(锂电装备)、ST逸飞(维权)(锂电装备)、ST百利(维权)(锂电装备)等等。

从上述锂电池概念股被ST或*ST的原因来看,主要有财务指标不达标、审计意见异常、存在重大违规行为等原因,具体包括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募集资金异常流转、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系统性财务造假行为、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及行政处罚、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多元化转型失败、行业周期性冲击……这些上市公司陷入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行业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说白了,眼下全球锂电池行业遇到的危机,其实就是整个行业在‘试错费’——从一窝蜂地野蛮扩张,到现在不得不学着走高质量发展路线,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分析称,“这个转型期肯定会痛,会淘汰大量的企业,全球的玩家们都在铆足了劲,抢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定价权和话语权。”

国际能源署(IEA)分析指出,经济不确定性、贸易和产业政策的变化可能影响电动汽车行业前景,但得益于电池成本下降等因素,电动汽车销量价格正变得越来越亲民,从而得到消费者青睐。

IEA预计,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有望突破2000万辆,占全球汽车销量25%以上。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有望超过全球新车销量的40%。

研究机构EVTank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239.7万辆,2030年有望达到4405.0万辆。全球锂电池出货量在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1899.3GWh和5127.3GWh,其中到2030年全球储能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1550GWh。

尽管随着行业规模增长,市场增速曲线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但出货量预测数据依旧保持正增长。

可以看到,在这一轮深度洗牌下,电池新能源产业已不再疯狂,“沾锂必涨”已成过去式,但产业风口依旧,作为能源转型主力产业之一,长期价值依然不可动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