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信也科技(FINV.US)最新动作,聊聊中概公司的可转债融资

智通财经
25 Jun

就像带球突破一样,盘控住一家上市公司的资金成本(融资成本),这是一个扑朔的技术活。所以本文有一定的技术气质,对资本市场操作有兴趣的小伙伴,不妨一读。

1. 事件

我持仓的互金龙头之一信也科技(FINV.US),完成发行了一笔“美元计价的可转换优先票据”(不必懵逼,就是可转债,英文叫 convertible senior notes、convertible bond,也有人唤作CB或转债),规模1.3亿美元,2030 年到期。同时授予初始买方增购最多0.2亿美元选择权(目前已经确认发行一共1.5亿),而票据票面利率却仅只有令人感人的一年2.5%(想想当年,即使在美元利率最低的时候,内房股发美元债,票面利率都要去到10%+,转债也要到5%)。

由于大时代浩浩汤汤,中概股很多都有全球化割洋韭的出海行动,我认为如果中概股需要境外美元支持其出海融资或回购股票,发行可转债是非常划算的一招。所以信也这次发行,对于中概其他公司而言有借鉴意义,C资产回暖,融资大环境变得温柔起来,只要公司质地足够优秀,发行条款有利,我预期可转债融资会大行其道。

2.Cost of Capital

作为长期持有信也的股东,我谈谈如何理解这笔可转债操作,也趁机科普一下公司融资。商学院教授corporate finance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公司融资成本(cost of capital)。cost of capital,包括了通过发债融资的cost of debt和通过增发股票融资的cost of equity;这里要注意,无论债权融资还是股权融资,都是有成本的,债务成本就是总利息支出这比较直观;而股权成本其实是将公司的一块权益出售掉,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这块成本比较隐蔽,但股东不是做慈善,他们也有投资回报要求。

这里有一个规律与常识,一般情况下,股权成本会大于债务成本,因此你会看到有许多公司融资,能发债的时候就不太发股,能借钱的时候就不增发;但如果发债成本很高,或者会让公司整体杠杆过高,那也不划算,利息会吃掉公司利润。此时在债和股之间取个平衡,如果发可转债的条款好,就是一个优选的资本市场决策。

3. 回到信也科技:a).可转债条款, b). 资金用途, c).潜在稀释

a).可转债条款

可转债自然要考虑转债价格,转债价格越低对老股东越不划算,转债价格越高对老股东越划算。而信也这笔可转债,票据初始转换率为每 1000 美元票据本金转为80.8865个ADS(1个ADS就是一股美国存托凭证),对应转换价为12.36美元/ADS,而根据6月18日收盘价9.51美元,债转股的价格与现在股价比,溢价差不多30%。也就是股价要上涨30%,才触发可转债转股。

b). 资金用途

这笔可转债融资的用途两个,第一,40%的资金,大概6000万美元,直接用于股票回购;第二, 60%的资金,大约9000万美元,补充working capital+加速出海。

第一个直接用于回购比较好理解,信也在23年8月和25年3月宣布了两次回购计划,这笔资金会加速第二次回购,等于是10块钱以下的价格把股票回购买回来,未来如果股价能到12.36,再以债转股方式卖给债券投资者;如果股价到不了12.36,则就是一笔利息仅仅2.5%的贷款,纯纯的便宜钱。至于一进一出净稀释多少,下文会计算。

第二个是加速出海(overseas business ramp-up:),信也有很大海外扩张的业务需求,而海外业务自然需要美元——2024年年报会议提到海外预期指标,包括2030年希望做到集团收入50%,由海外市场贡献。而目前的情况是,截至1Q25,20.4%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1Q25,信也海外累计注册用户3890万,同比增长 45.1%,单季度新借款人 70 万人,同比提升89.3%。

c).潜在稀释

当然有一点要强调,可转债虽有股债二象性,但其本质仍然是股,所以有稀释原股东股权的可能,也有稀释每股净利润EPS的可能。这个我专门算一下,假设绿鞋的2000万也全部行权,所有1.5亿都转成股票,那大概会有4.8%的稀释。但因为6000万美元直接回购了2.5%的股票(回购638万股),假设最后注销或计入非流通库存股,抵消一部分稀释。另外资金成本降低本身也会对EPS有直接提振(利息支出直接变少了),也是抵消对EPS的稀释。

另外还有一个知识点,可转债其实对于潜在投资者而言也是投资的好标的,一来,虽然利息不高,但是天花板没有盖子;而且如果他们担心风险,还可以对冲下行风险,可以使用转债套利策略(convertible arbitrage strategy)。比如票据的认购买家,在票据发行定价后和到期日前的任何时段(尤其是第一天),可能会选择同时做空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对冲。这有时候会导致CB发出去的第一天价格下跌,而对于此,信也有公司回购可以抵抗。

4. 信也科技的估值基本面

基本面上,信也1Q2025净利润创转型后新高,而国际业务高速成长, Q1 Non-GAAP 归母净利润 7.8 亿人民币,同比增40%。如果2025年归母近利润能到30亿的话,目前估值是6-7倍的水平。短期流动资金近85亿rmb,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4亿rmb和短期投资31亿rmb,但考虑到海外扩张、CapEx、AI风控、技术引擎和R&D投入,融资一笔便宜的美元加速完成回购与支撑海外扩张。而2025年及以后的股东回报可以更加灵活——比如可以加大现金分红,也可以增加回购。EPS上升期,未来提高现金分红可期,对这家公司我反正是持续看多。

而其他中概股,在这波示范操作下我认为也会开始一些这方面的条款类似的可转债融资,拿到低成本的出海和回购需要的美元;出海出海,彼美元夫子,云帆济沧海。

本文作者:陈达美股投资;智通财经编辑:黄晓冬。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