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久必“涨”?

格隆汇
26 Jun

回顾历史上几轮“窄利差”的盘整行情,利率向上/向下突破均有可能,而突破区间震荡往往需要基本面、政策面关键变量的调整,或是情绪达到极致后反转。当下债市短期关键变量可能仍然缺位,箱体震荡格局难免延续。短期来看伴随短端供给压力减轻,曲线或边际陡峭而中枢走低;长期来看,建议关注未来关税冲击在数据端验证,以及潜在政策端应对的破局机会。

今年Q2以来债市面临极致“窄利差”的盘整行情,将如何破局?

虽然今年来债市在关税、降息降准等因素下存在几轮小幅行情,但伴随期限利差、信用利差收窄,长端利率整体呈现窄幅箱体震荡的格局。债券-资金利差在降息落地后有所回升,但仍然位于历史低位。虽然carry空间极窄,而长债利率窄幅盘整,但质押式回购成交规模抬升背后或体现做多情绪悄然上行。若想预判未来盘整行情如何破局,首先或需复盘历史。

回顾四轮行情,利率长期横盘后向上向下突破原有区间,或存在以下特征。

横盘成因方面,1)主线不明朗,阶段性影响因素偏边际;2)多空力量均衡,多因素交织下市场纠结进而导致利率区间往复;3)市场情绪到达极致后反转前的短暂稳定。突破原因方面,1)市场从主线不明/多空交织的状态转向单一/单向因素主导的状态。2)做空情绪达到极致后,市场对利多敏感而对利空钝化的情绪转变。

对比历史,低票息环境下,低carry格局可能会进一步深化。

当下carry已处于历史低位,类比2016、2022年的行情:伴随后续利率向下突破震荡区间,carry均面临进一步的收窄。无论利率短期能否突破震荡区间,极致收窄的票息收益都很难对标利率下行所带来的资本利得;若当前基本面、政策面环境延续,考虑到资金利率中枢或难进一步大幅下行,预计未来低carry格局可能深化。

综合内外生情绪面指标,债市短期或难有较大的反转行情。

2018、2022年的突破行情均伴随隐含税率反转;2025年6月来隐含税率已回升至均值和均值-1倍标准差的区间附近,换言之债市多空情绪均为达到极致,基于情绪的突破区间行情或难以实现。股债性价比情况类似,当下该指标几乎和历史3Y滚动均值相重合,换言之股债情绪均未达到极致状态,股债跷跷板对债市的影响也可能更偏边际。

供需上看,今年短债供给节奏前置,下半年净融资压力或有所改善。

基于中央财政赤字规模,截至当下政府债的发行和净融资,全年国债发行计划等,中信证券预测了全年国债的发行情况。已发行的国债中,附息国债中5年内的品种,以及多数贴现国债,其发行高峰可能集中在上半年。可见伴随下半年短债供给压力缓解,而央行维持宽松政策取向和流动性市场充裕,收益率曲线可能存在进一步陡峭化的机会。

短期债市或难见单边突破行情,但伴随短端下行制约边际缓解,曲线中枢或有小幅下行的可能。

历史上横盘行情突破分为单一多/空事件主导,以及情绪反转两类,但触发行情往往需要较大的基本面、政策面或是风险偏好端的变化。当下债市短期关键变量可能仍然缺位,箱体震荡格局难免延续;伴随短端供给压力减轻,曲线或边际陡峭而中枢走低。未来关税在外需端冲击验证,以及政策端的应对可能是利率向下突破箱体的破局点。

风险因素:

货币政策超预期,关税政策变化超预期,基本面数据修复超预期。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6月25日发布的《债市启明系列20250625—盘久必“涨”?》报告,分析师:明明S1010517100001;周成华S1010519100001;赵诣S1010524090005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