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柳柳
编辑|苗正卿
题图|AI生成
6月19日,就职于北京某互联网大厂的95后男员工严强(化名)搭上了飞往首尔的飞机,为了这趟平均一个月一次的“变美之旅”,特意请了半天假。为了抢时间,严强特意预约了当晚在首尔的韩国医生时间。让严强不惜奔波也要去体验的是一种声称可以“淡化细纹、收缩毛孔”的医美项目。
在两个月前,严强被朋友介绍认识了一名02年的女生,在“相亲”过程中,女孩对严强的实力和事业都表达了满意,但对其脸上明显的痘坑表达了“担忧”。为了彻底赢得女孩芳心,严强特意去小红书仔细学习“去除痘坑”的方法,最终对几个男生账号上“靠医美变帅”的帖子深信不疑,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韩国的医美机构,确定了项目。
“平均一次疗程后,需要3~5天左右的恢复期,我利用周五和周末尽快恢复,周一正常上班。”严强向虎嗅表示,自己做医美就是为了爱情,他用了一句在小红书上流行的话,说希望让心爱的女孩对自己产生“生理性的喜欢”。
严强只是当下95后男生圈激增的“医美用户”一员,而这场由中国95后男生引发的医美浪潮也正在影响国内医美市场。
一位连锁医美机构的联创告诉虎嗅,他们在2024年专门招聘了多个针对95后男士的“市场开发专员”,产品手册也针对男性用户进行了迭代。
近两年国内医美技术和产品的飞速发展,也让一波原本在日韩消费的95后男生将消费力转移到国内。
98年出生的男生小武三年前第一次在韩国做了医美,当时他选择的项目是“丽珠兰三文鱼基础水光针和juvelook”。小武告诉虎嗅,当时他被告知国内没有丽珠兰皮下注射水光针,所以选择了韩国。但如今这些产品在国内已经有替代选择,且价格更为优惠。
虎嗅获悉,最近一年,根据某知名医美机构门店数据,5月到院顾客中,有7.3%的男性用户。去年年初这一数字还是4.9%。而该机构APP男性注册用户数近四年持续上涨,男性用户复购周期较女性更长,TOP3偏好品类分别为紧致提升(占比17.8%),鼻头整形(占比13.5%)和下颌(占比5.6%)。
医美平台新氧创始人金星告诉虎嗅,男女性在美学整形诉求上的差异很大,轻医美尤其是抗衰的诉求区别不是很大,消费心理和高频项目差异明显。男性更不希望医美痕迹被察觉,核心诉求是,追求自然、隐秘的微调效果,平均客单价更高。从北京一家新氧门店,虎嗅了解到,男性轻医美群体集中在20-40岁,做的最多的是基础入门的皮肤清洁项目,比如净颜精英(几百元),除皱针(几百到两三千元)。通常不会一次性高消费,但会选择抗衰项目多一些,其次是手术类植发 、去眼袋,隆鼻。
男性医美需求呈现明显的年龄分层特征。女性则在各个年龄段都倾向于抗衰和变美,如割双眼皮、割骨削脸、打玻尿酸。
更有意思的是,做医美这件事上,女性更愿意为自己的情绪买单。男性多想凭借形象提升,抢夺更多的“择偶权”。
“男性医美羞耻症”
中国男性对颜值的追求,不只停留在男网红比女性更在乎自己的毛孔肤色这一层面,对审美的研究和博弈发展,已经大大超出过去的认知。
“白幼瘦”,曾是多数中国女性受到的审美“规训”,伴随着女性话语权提升,这一现象有在被冲破。男性则在遭遇新一轮审美“规训”,过去主流的阳刚霸权审美有被打破,更年轻一代的男性也会追求白嫩的状态,有人甚至在脸上花了一栋房子的钱。
只不过,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医美需求出现明显分层。多个医美机构向虎嗅表示,他们调查发现男性客户之中00后更爱皮肤管理,80后热衷抗衰与毛发管理,各有侧重。而其中95后男士,正是当下各家争夺的焦点。
“这波人正处于择偶的关键周期,事业上也普遍完成了职场菜鸟向职场骨干的进化。有需求、有实力,这波男士又恰好赶上小红书、抖音过去几年针对男士护肤持续种草热,所以他们心智上对于医美、对于护肤接受度大幅度提高。”一位医美品牌联合创始人告诉虎嗅。
虎嗅从多个医美机构和品牌了解到,95后男性祛痘、抗初老需求旺盛,在职场和择偶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提升个人形象受到“颜值即竞争力”观念的影响最大。95后男性医美用户韩子告诉虎嗅,他通常周五去打水光针,周一正常上班,很少选需要有恢复周期的项目,不想去贴面膜,涂各种东西,主打简单高效,没有那么长的护理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95后男士的医美需求,和80后男士用户已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差异。除了一部分因年龄差异带来的需求差异外,消费习惯和消费认知带来的差异,也在突显。上述机构和品牌向虎嗅透露,80后男性作为中产及职场男性中的中流砥柱,消费能力较高,医美需求多为抗衰(比如做BBL光子嫩肤、童颜水光针或超声线雕),去眼袋,防脱发和植发。他们更关注的是职场形象的维护,祛除“油腻感”。如果有吸烟、喝酒、熬夜的生活习惯,对皮肤管理的需求也会增加。
社交媒体对95后男性在医美消费上的影响权重急剧放大。他们对美的追求不仅局限于改善已有缺陷,也包括对未来皮肤潜在问题的“未雨绸缪” ——偏爱光子嫩肤、水光针等轻医美项目,以维持少年感和解决祛痘等皮肤问题,更倾向于接受自然美效果的非手术项目,用玻尿酸和再生材料的轻医美项目去解决对整形的诉求,达到骨相支撑的效果。一些刚刚高中毕业的年轻男孩还会去做点阵激光。很多80后男性第一次进医美机构还会不自觉紧张。95、00后男性显得豁达许多,顶多就是,做了医美项目不会主动去社交平台发布相关动态。
上海一家连锁轻医美诊所店长告诉虎嗅,20-30岁年轻男孩,追求颜值,几乎每个月都到店消费,注重保养,复购反而更大。“男士做损伤性项目少,更在意尴尬的恢复期,有社会观念压力层面的羞耻。男女关注点也不同。男士做填充项目较少,他们不在意脸的饱满度,更在意皮肤的清洁度,抗衰。大多数女性更期待看到面部从凹陷到圆润的效果。”
95后男性的医美消费秘密:更高的客单价+更高的获客成本
一位医美平台型公司的市场分析团队负责人告诉虎嗅,超过四成的中国男性选择在过去一年增加医美消费,从消费增量上看是高于女性群体的。虎嗅获悉,目前,中国医美市场渗透率约为11%,远低于成熟医美市场。韩国医美渗透率是20.5%,美国为17%。但中国男性医美消费年增长率超20%,增长空间巨大,预计到2025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其中男性消费者的比例突破30%。
然而,潜在消费力如果想进一步释放,需要解决瓶颈,其中一个关键是:市场和大环境对医美机构的信任度和包容度远远不够。李佳琦前段时间建议“普通女孩不要做医美”一事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即使当前很多轻医美项目降至千元价位,但大部分人对医美的认知还是“昂贵”的。而成本压力,也正在影响市场。虎嗅了解到,医美行业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普遍面临上游材料价格持续走高的情况,这正在蚕食平台和机构的利润空间。而2024年以来,一系列针对医美行业的营销、广告新规,也在改写这个赛道过去几年爆炸式发展时的流量底层逻辑。
在这样的局面下,医美机构和品牌,都希望尽快找到新的增长点或者迅速渗透空白市场。这进一步让男性用户,尤其是已经展现出更高医美消费欲望的95后用户变得重要。
医美平台新氧创始人金星告诉虎嗅,绝大多数的医美机构接近90%的用户还是女性用户,而男性用户的平均客单价可能是女性的2.75倍。但潜藏的挑战是,一家医美机构如果想针对男性获客,要承受的营销成本很高,高客单价更需要通过更精准的投放方式。
简言之,95后男性用户正在提供更高的客单价,但也需要平台和机构承担更高的获客成本。
最为关键的命脉问题,正是获客这个环节。上海一家时尚医美从业者告诉虎嗅,到现在,很多男生还不知道光子是什么。现在国内很多社交平台已经刷不到医美广告信息,网红没有资质去营销医美产品。大多数医美机构都在通过私域平台教育消费者,这对男性新用户来说,普及教育的时间会更长。
麻烦的是,男性很少去主动获取医美信息。上述人士告诉虎嗅,男性医美需求更关注医生的专业度和资质,选择机构时更在意推销尺度和治疗前咨询。简单来讲,男性来医美门店问的时候就是有目标了,很少货比三家,消费决策快,后期决策成本不是最大的困扰。
窗口期还有三到五年?
五年前,95年出生的男生韩子刚接触医美还是做超声泡,每三个月打功效水光、光子项目,千元之内一次性打够。四年前,他开始打瘦脸针,打肉毒提升,做单部位除皱,除皱抬头纹、鼻皱纹、鱼尾纹。
两年前,他开始一年内做三次抗衰,做三层的韧带筋膜皮下软组织脂肪提升管理,下垂皮肉的脂肪管理,这些超声(超声刀、超声线雕)、射频(热玛吉)项目,均在千元及千元以上。今年,他又开始做万元的美版热玛吉(索塔)项目。
但韩子表示,他选择的轻医美项目,主要集中在光电和肉毒毒素注射。虽然注射填充类项目(玻尿酸、再生材料等)的关注度提升空间大,再生材料(童颜针、胶原蛋白水光、三文鱼水光)市场复合增长率很高,增量空间巨大。和他一样持续做这些项目的男生在国内是少数。
国内男性轻医美需求最大的,还是皮肤管理,做的更多的,还是脱毛刷酸、皮肤清洁项目,解决的是皮肤粗糙、毛孔大、油脂分泌旺盛困扰。比如,最近一年在轻美容行业红海中突围的洗脸熊,反而以男性消费群体为主。
从年轻医美消费者的反馈来看,国内男性医美发展也比女性要落后五年左右。现在大多数男生热衷的小气泡,都是五年前女性玩剩的项目。
在韩国,男性医美机构多为服务所有年龄段的轻医美机构,会设置各种解决痛点的套餐,直击男士想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国内也有专业的男性美容院,基于男性专属审美与服务,部分连锁医美机构已开始将男性医美业务单独布局,市场也出现了专门的男性医美机构,涵盖眼部整形、鼻部塑形、私密整形等业务,提供更符合男性心理私密需求的服务。
但其中,正在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的品类,不是轻医美,而是男性植发和腹肌塑形(传说中的七块腹肌)。尤其是针对男性毛发管理(植发、防脱)的细分领域和专业化机构已经崛起,业务成熟到延展至头发养护、毛发移植、美学设计等等。
医美平台新氧创始人金星提出了他对未来男性医美发展的判断:对比中日韩,未来三到五年,国内男性医美占到20%-30%的市场份额 ,市场才会爆发针对男性的大规模动作。
有一个细节是,新氧已将线下轻医美门店青春诊所接下来的门店布局标准之一,定为对标优质人群的互联网大厂,其次是各大商圈商场。
男性医美是一块很大的宝地,但也要看怎么教育开发。资深医美机构从业者告诉虎嗅,对男性主动性的医美教育现在来看作用收效甚微,还是要提升大家对形象打造的自发意识。“未来,国内男性医美需求爆发以后,市场注定百花齐放。线下门店也会诞生各种男性定制方案。每家机构都将跑出自己的打法。届时,男性医美刚需不只有防脱植发,目的也或将不只为破解择偶困局。”
但对于广大男性用户,尤其是95后男性而言,医美绝非“求美”的唯一路径:科学健身、合理作息等良好生活习惯,对年轻男士的颜值加持力其实更大。另有研究95后、00后情感的职业心理师向虎嗅表示,相比于脸,通过健身获得的身材与气质,在情感中更容易给男生带来加分。“95后、00后女孩的审美趋势,已经有多元化的现象,不存在通吃的脸,大家的审美因人而异。所以,95后男生不要过度关注脸这一单一要素的美丑。”
一位男性医美助理资深从业者告诉虎嗅,即便在医美行业从业近二十年,懂得很多皮肤科和美学原理,他也会有选择的控制注射类医美项目的次数。“目前医美厂家新品迭代非常快。轻医美项目仪器厂设备会有扫码验证,防伪码很难作假。但是高频去做注射类项目,皮肤容易敏感,也容易让人产生容貌焦虑和心理落差。你会控制不住不停的再想去打。说实话,风险大于优势。”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想涨知识 关注虎嗅视频号!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