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AMC对上市银行的参股投资?

格隆汇
30 Jun

2023年以来,已有多家上市银行获得AMC公司参股投资。对于AMC公司而言,参股上市银行能够对当期及未来利润形成显著贡献;对于上市银行而言,AMC资金正成为板块的重要增配力量。由于银行股连续两年涨幅居前,且近期呈现向部分低估值股票蔓延特征,市场对于后续银行板块走势存在分歧,上周银行板块走弱。中信证券认为,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政策加剧了短期交易银行股的资金博弈,近期银行板块或有波动,但由于重估银行净资产的逻辑尚未充分演绎、且险资等长线资金有助降低下行风险,短期回调后仍看好绝对收益空间。当前推荐兼具分红收益、估值空间、资产质量预期稳定的银行。

事项:

2025年6月26日,浦发银行发布公告,信达证券管理的信丰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将持有的浦发转债1.179亿张,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转让至信达投资账户,占浦发转债发行总量的 23.57%。

2023年以来,已有多家上市银行获得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投资形式或主要以参股为主。

1)光大银行:2023年3月中信金融资产(原中国华融)将所持有的光大转债转换为普通股,2025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同意该公司进一步增持光大银行股票。截至2025Q1末,中信金融资产合计持有光大银行A股44.48亿股,持股比例约为7.53%,且自2023年8月以来向光大银行派驻一名董事。

2)中国银行2024年1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同意中信金融资产参股中国银行,根据中国银行财报,截至2025Q1末,中信金融资产持有中国银行H股共计104.96亿股,持股比例约为3.57%,且自2025年3月以来向中国银行派驻一名董事。

3)民生银行:根据券商中国报道,在6月26日民生银行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中管理层表示,长城资产持股比例已经达到3%以上,达到了章程中提出董事候选人的标准,该行董事会同意提名长城资产副总裁郑海阳作为董事候选人。随后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选举郑海阳先生为本行非执行董事的议案”,后续仍待金融监管部门核准。

4)浦发银行:2025年6月26日,浦发银行发布公告,信达证券管理的信丰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将持有的浦发转债1.179亿张转让至信达投资(中国信达全资子公司)账户。静态测算来看,若信达投资所持有转债完成转股,则合计持股数量将达到9.12亿,占浦发银行当前已发行普通股比重约为4.08%。根据浦发银行公司章程,持有有表决权总数3%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出董事候选人。

对于投资主体而言,参股投资的权益法核算规则有何特殊性?

1)参股投资的判断依据:对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持股比例及董事派驻为充分条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第2号》),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被投资单位为其联营企业,投资方对联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具体来看,根据财政部编写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下简称《应用指南》),满足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准包括①拥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上但低于50%的表决权股份;②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或向被投资单位派出管理人员;③能够参与被投资单位的政策制定过程,与被投资单位发生重要交易等

2)参股投资的记账规则:权益法下的初始与后续计量,均可能对投资主体的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初始计量方面,根据《第2号》,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根据《应用指南》,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无法得到可靠确认,或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较小时,则可按照被投资单位的账面价值计算净损益。后续计量方面权益法核算规则下,投资主体应当按照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及股权份额确认投资收益

对于银行股投资,投资主体选择参股投资及权益法核算有何优势?

1)在银行股的初始投资中,成本价与1倍PB之间的差值直接计入当期利润。根据权益法计量要求,若投资主体以低于1×PB的价格买入股票,成本价与1倍PB之间差值直接计入当期利润。近年来,多数A股上市银行股价处于破净状态,若企业投资主体通过参股投资模式买入较低估值银行股,则可能对当期盈利产生较大贡献。

2)在银行股的后续投资期间,参股投资对投资主体的利润贡献强于财务投资。回顾来看,虽然上市银行的股价在个别年份中有所波动,但长期具备较好的盈利能力。因此,权益法下被投资银行可以为投资主体带来较强的盈利贡献。对比来看,若投资主体持股通过FVOCI科目进行核算,则仅有被所持股票的股息部分被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考虑当前上市银行平均分红率约为30%左右,因此业绩贡献水平明显弱于权益法。若通过FVTPL科目进行核算,则业绩贡献主要取决于当年被投资银行股的股价走势,对于投资主体而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如何理解AMC参股对于上市银行的影响?

1)对于AMC公司而言,参股上市银行有助于当期及未来的盈利表现。结合前文分析,中信证券认为,AMC通过参股投资上市银行,能够对其当期及未来的业绩产生一定支撑,且参股市净率较低的银行更有利于提振其当期盈利。此外,对于已经参股的银行,AMC也存在进一步增持的可能。

2)对于上市银行而言,AMC资金成为重要的配置力量。AMC公司具有较大的资金规模,能够达到上市银行参股投资的持股要求,是银行板块资金面的重要配置力量;同时AMC参股亦可助力部分上市银行优化股东及董事结构,实现转债转股及资本补充。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监管与行业政策超预期变化;各公司发展战略执行不及预期。

投资观点:AMC积极参股银行,利好板块资金面。

2023年以来,已有多家上市银行获得AMC公司参股投资。对于AMC公司而言,参股上市银行能够对当期及未来利润形成显著贡献;对于上市银行而言,AMC资金正成为板块的重要配置力量。由于银行股连续两年涨幅居前,且近期呈现向部分低估值股票蔓延特征,市场对于后续银行板块走势存在分歧,上周银行板块走弱。中信证券认为,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政策加剧了短期交易银行股的资金博弈,近期银行板块或有波动,但由于重估银行净资产的逻辑尚未充分演绎、且险资等长线资金有助降低下行风险,短期回调后仍看好绝对收益空间。当前推荐兼具分红收益、估值空间、资产质量预期稳定的银行。个股方面,可把握两条主线:1)高性价比品种,选择2025年业绩增速有望高于可比同业、分红回报和估值空间预期占优的银行;2)中长期配置型品种,选择商业模型具备特色、ROE高且波动率低、市场预期差大的银行。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6月29日发布的《银行业投资观察20250629—如何理解AMC对上市银行的参股投资?》报告,分析师:肖斐斐S1010510120057;杨镕昊S1010525060005;林楠S1010523090001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