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完成,冠脉支架集采后的行业格局与竞争机遇

智通财经
04 Jul

2025年7月初,上海与国家医保局接连发布的重磅政策,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注入强劲动力。上海医保新规打破冠脉支架“唯集采论”,允许高价创新产品在患者自付一定比例后进入医保报销框架;与此同时,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文件力挺创新药械发展。

这标志着中国医疗支付体系正经历从“单一控费”向“多元协同”的关键转型,为以微创医疗为代表、深耕高端创新管线的医疗器械领军企业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政策暖风与国产替代深化、PCI渗透率提升等多重利好叠加下,微创医疗等头部企业有望迎来新的增长周期。

多政策共同发力,支付体系向多元协同转变

具体来看,7月1日,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关于调整本市冠脉支架医保支付标准的通知》称,本市参保人员使用集采范围内的冠脉支架类中选产品发生的费用全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按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支付;使用集采范围内未中选产品发行的费用,将最高支付标准由7000元调整为848元,超出部分个人或商业保险承担。集采范围外冠脉支架类产品发生的费用按比例支付,由参保人员先自负20%,其余费用再按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支付。

该政策表明在集采任务量的基础上,允许医院在医保资金的报销框架内,允许患者使用集采目录外的产品。比如国采冠脉支架价格基本上在800元以内,靠国采放量;而为中选的产品,比如雅培美敦力的高端产品、波科的高端支架普遍定价在15000以上,这些产品基本上只能靠渠道销售,但该政策实施后,在上海市可以在同一诊疗场景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

虽然医保划了止付线,但这个政策最大的意义是,让那些高价的产品能有流入市场的机会,而非完全让步于集采政策要求,不再是“不降90%就不能卖”,给了医生和患者自主选择的权力。

除此之外,同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两份政策文件(《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这两个政策及上海市的政策核心共同点是:中国医疗支付体系正从"单一控费" 转向"多元协同",这对于创新医药及器械都将形成重大利好。

在上述政策的带动下,医疗耗材指数(887740.WI)连续两日涨幅近4%,板块内个股如康基医疗(09997)、微创医疗(00853)、春立医疗(01858)等纷纷上涨。

集采后冠脉支架完成国产替代,高端创新品成后续主要看点

就冠脉支架行业而言,在多轮的集采下,国内的冠脉支架市场已完成国产替代,在集采趋于缓和的背景下,多元化支付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就市场需求来说,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且集采后冠脉支架价格较低,手术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冠脉支架市场仍有不小的空间。

据Frost & Sullivan的预测,中国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数量将从2020年2527.2 万人增长到2030年的3166.7万人,2020-2030年CAGR约为2.28%。

冠心病主要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搭桥术、干细胞移植等。其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一种微创手术,以其快速恢复闭塞冠状动脉血流、显著缓解心绞痛等症状、适用于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心绞痛在内的广泛冠状动脉疾病、降低并发症风险以及高成功率和成熟技术,成为冠心病治疗中一个确

切有效的选择,并且在冠心病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PCI手术渗透率方面,根据 Frost & Sullivan 的统计,2020年我国PCI的手术渗透率为690.9台/百万人,相比之下,美国的渗透率为3022.1台/百万人,差距明显。2024年3月30日,在第二十七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上公布了 2023 年中国大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注册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注册总病例数为163.61万例,PCI 病例数的2023年增长率达到了26.44%。

PCI手术渗透率的提升与冠脉支架价格下行亦密切相关。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冠脉支架是首个全国集采的高值耗材,2020年11月开展,平均降价幅度为93%。其中进口:美敦力降幅达96.6%、波科降幅达95.5%。国产:乐普降幅92.3%、微创降幅92.1%。

2021年国内的冠脉支架市场主要以进口产品美敦力、波科、雅培为主,根据 Frost & Sullivan的统计,波科和美敦力两家外国公司就占据了50.5%的市场份额,国产化率极低。

集采后,国产化率达到80%,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其中微创、乐普、吉威(蓝帆)三家国产企业份额领先,合计为45%,外资中波科占据8.6%、美敦力第二占据4.8%。

集采政策的推行,让国内冠脉支架完成国产替代,后续集采仍将继续推行,但规则相较之前更为缓和,总体鼓励企业向高端创新方向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政策重心从 “扩面降价” 转向 “稳价提质”,通过动态调整中选规则,确保降价不降质,推动行业向规范化、可持续方向发展。

趋势上来看:

1)耗材规则相对温和,并且针对不同品类特性,集采规则趋向精细化。

2)省级联盟加速向全国性采购升级,全国耗材联采工作快速推进中,打破了集采产品价格的地域壁垒,耗材降价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相关执行区域,“一地集采、全国降价”新局面正在形成。2025年浙江和福建牵头的省际联盟已经实现全国联采,覆盖32个省级单位,全国联采下加快集采覆盖,提升国产替代进程。

3)耗材续约降价幅度低,长期价格压制减弱。高值耗材部分前期降价较多的赛道续约实现涨价,如冠脉支架、骨科关节(国产产品)、骨科创伤等产品。近两年集采若产品价格合理则可以实现续约平稳过度,部分价格与首轮拉平或略降。而今年年初江西牵头的肝功生化集采到期后不接续采购、延期一年执行,主要是各地省份联盟执行时间不一,不太具备接续条件,价格将与首轮联动、并增补未中选产品或新获批产品等。

此外,2025年以来国家陆续发布相关政策支持创新器械发展,3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医疗器械支持力度有关事项的通告》,审评审批资源更多向临床急需的重点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倾斜,研究规范医保医用耗材目录和医疗服务项目目录,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相关创新性产品有望迎来更好的支付环境,获得更快发展。

也就是说,集采保障了基础的供给,后续管线丰富,且创新品类多的冠脉支架企业有望从中受益。

作为高值耗材领军企业,微创医疗以冠脉支架起家。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和并购的双轮驱动,目前微创医疗已经构建起横跨骨科、心率管理、大动脉介入、神经介入、手术机器人、电生理、眼科等十余个细分赛道的庞大版图。

就研发而言,24H1微创医疗研发投入1.15亿美元,各条业务线取得多项研发成果,截至2024年末集团共有36款绿通产品,连续多年位列行业第一。集团及联营公司共获得46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证,以及在43个海外市场获得184项首次注册证,包括14项CE认证和3项FDA注册许可。其中,Firesorb火鹮生物可吸收雷帕霉素靶向洗脱冠脉支架系统于2024年7月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注册,适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该产品可在3-4年内完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并为机体吸收代谢,有利于血管恢复自然状态,提升患者舒适度。多元化支付政策的推行有利于微创医疗该款产品的放量。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增长10%-11%,上半年低个位数的同比增长(高基数降价影响),下半年同比恢复20%以上的增长,环比增长4%-5%;出海业务同比增长80%,达到1.7亿美元以上,包括联营公司,出海业务收入达到2亿美金以上,未来三年预计复合增长60%-80%。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