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推出冰块产品 冰块生意为何成新风口?

新浪证券
04 Jul

  2025 年盛夏,农夫山泉与山姆会员商店联手推出的 “纯透食用冰” 意外成为消费热点。这款 2 千克规格售价 22.8 元的袋装冰块,上线即引发抢购,甚至出现缺货现象,在社交平台掀起关于 “冰块溢价” 的讨论热潮。当一瓶 550 毫升的农夫山泉饮用水售价约 1 元时,同等水源制成的冰块为何能卖出 4 倍高价?这场冰块生意的背后,折射出食品饮料行业对消费场景创新的争夺。

  22.8 元 2kg 的消费逻辑

  农夫山泉 “纯透食用冰” 的产品页强调两大卖点:“源自千岛湖天然水源” 与 “24—32 小时超低速缓慢冻结工艺”。官方称该工艺使冰块 “相比流水冰工艺融化速度降低约 20%”,并配图展示冰块与旗下炭仌咖啡、17.5° 橙汁的搭配场景。这一产品在山姆 App 收获超 200 条评价,有消费者反馈 “家庭自制冰融化快,买的冰更耐用”,但也有用户换算后发现 “2kg 冰块价格是同规格饮用水的 4 倍”,吐槽 “不算便宜”。

  对比市场同类产品,农夫山泉的定价显得颇具张力:小象食用冰 800 克售价 6.45 元,好淼食用冰 500 克 4.9 元,而农夫山泉 2 千克 22.8 元的单价,相当于每 500 克 5.7 元。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渠道策略 —— 选择山姆会员商店作为首发平台,瞄准高端家庭与品质消费场景。“山姆的客群对价格敏感度较低,更看重品质与便利性。” 一位零售行业分析师指出,“农夫山泉通过高端渠道建立品牌认知,再逐步下沉,这是典型的溢价策略。”

  冰块赛道的群雄逐鹿:从便利店到乳业巨头

  农夫山泉的入局并非孤例。早在 2021 年,盒马就上线冰杯与袋装冰,2025 年 6 月数据显示其冰杯销量同比增长 30%;蜜雪冰城、古茗等新茶饮品牌以 “1 元冰杯” 切入,瑞幸、奈雪的茶等则通过门店制冰机提供即时服务。乳业巨头伊利蒙牛也跨界推出自营冰块产品,而 7-11、罗森等便利店多采用代工模式销售冰杯。

  这场冰块战争的参与者可分为三类:以晓德食品为代表的传统制冰企业,拥有全链条生产能力;盒马、山姆等商超渠道,多采用代工 + 自有品牌模式;农夫山泉、伊利等食品饮料巨头,凭借供应链与渠道优势跨界布局。“农夫山泉的优势在于水源地品牌与渠道渗透。” 冰勋制冷创始人鲁岳雷观察到,“他们购买制冰设备自建生产线,投入成本远高于代工模式,但能更好控制品质。”

  冰块生意的成本真相:水价之外的隐形支出

  消费者对冰块溢价的困惑,本质是对成本构成的认知偏差。事实上,工厂制冰的成本结构与家用制冰截然不同:4 吨自来水经过滤、缓冻等工艺后,最终仅产出 1 吨冰,制冰过程中的水源净化、能耗成本占比显著。农夫山泉强调的 “超低速缓冻工艺” 需 24 小时以上冻结时间,能耗是普通制冰的 3 倍以上,而包装与冷链成本更是大头 —— 带盖密封的抗冻塑料杯单价约 0.4 元,加上 - 20℃仓储与冷链运输,单杯冷链成本达 0.2-0.4 元,占总成本的 50% 以上。

  “制冰厂的利润极其微薄,每杯冰杯利润仅 0.1 元甚至更低。” 江苏冰马仕食品总经理司大进透露,“包材、运输、水电人工层层挤压,只有规模化才能盈利。” 相比之下,农夫山泉通过绑定山姆渠道,以 2kg 大规格包装摊薄单克成本,同时利用既有饮料渠道的冷链资源,降低运输损耗,这正是其敢定高价的底层逻辑。

  冰块经济的未来:从 “附属品” 到千亿赛道?

  《2025 中国都市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冰杯销量已连续两年保持 300% 以上增速,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达 48 杯。盒马数据则表明,2025 年 6 月咖啡冰杯销量同比激增 60%,“冰杯 + 饮料” 的搭配场景成为消费主流。奥纬咨询预测,2024-2026 年冰品冰饮在即时零售渠道的增速或达 39%,2026 年市场规模可能突破 630 亿元。

  但隐忧同样存在。现行国家标准 GB 2759-2015 仅适用于预包装冷冻饮品,对现制食用冰的卫生标准缺乏明确规定。大 V “老爸测评” 测试显示,13 家饮品店中有 11 家冰块菌落总数超标,最高达 190 倍,暴露出行业监管空白。此外,随着伊利、蒙牛等巨头加入,冰杯价格已从 2024 年的 3-4.5 元降至 2.5 元,中小制冰厂面临利润压缩的生存挑战。

  对农夫山泉而言,冰块生意更像是一场 “场景卡位战”。通过 “纯透食用冰” 与旗下咖啡、果汁的搭配营销,其真正目标是拓展 “冰饮共生” 的消费场景,而非单纯售卖冰块。“这本质是用高溢价产品强化品牌高端化认知,同时通过场景创新拉动其他饮品销售。” 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指出,“当冰块成为饮料的‘消费入口’,其商业价值就远超产品本身。”

  从矿泉水到冰块,农夫山泉的这场 “结冰” 实验,不仅搅动了夏日饮品市场,更揭示了消费升级时代的商业逻辑 —— 当产品功能价值趋同,对消费场景的定义权与情绪价值的挖掘,正成为新的竞争制高点。而冰块生意能否从季节性需求成长为千亿赛道,取决于行业能否突破标准缺失与利润微薄的双重瓶颈,将 “即时清凉” 的消费冲动,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生态。

  (注:本文系AI工具辅助创作完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AI观察员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