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三连退暗藏杀机!中国打响突围战

市场资讯
Jul 06

(转自:华山穹剑)

当中美伦敦贸易框架在2025年初春尘埃落定,国际社会曾对双边关系缓和抱有期待。根据框架细节,东大同意在2025-2027年期间将关键矿产对美出口量提升30%,涵盖稀土、锂、钴等20余种战略资源,而美方则承诺取消三项关键限制:恢复Cadence、Synopsys等企业的EDA软件对华出口许可,解除乙烷化工原料的航运禁令,以及放宽CFM56飞机发动机的售后维修限制。这一系列动作被外界视为懂王政府的"三连退",商务部发言人在4月例行发布会上用"来之不易"评价此次谈判成果,强调"对话合作是唯一正道"。

然而,这种缓和表象仅维持了不到一个月。5月中旬,《华尔街日报》援引三位匿名政府官员消息称,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正加急起草一项名为《先进计算芯片出口管制补充规定》的政策文件,核心内容是限制英伟达A100、H100及下一代Blackwell架构芯片对马来西亚、泰国的出口。消息一出,半导体行业哗然——这两款芯片不仅是全球AI训练服务器的主流配置,更是东大科技企业通过东南亚转口获取先进算力的重要渠道。

懂王政府的"变脸"并非偶然。追溯其政策逻辑,自2024年竞选期间,懂王就将"对华技术遏制"列为核心政见,声称要"延续并强化拜登政府的科技安全策略"。此次看似让步的"三连退",本质上是用非核心领域的松动换取东大在关键矿产上的妥协。正如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分析师马克・沃夫在报告中指出:"懂王团队清楚,乙烷和飞机发动机属于成熟技术,取消限制对美国产业冲击有限,而东大关键矿产的供应增量,能暂时缓解美国电动车和国防工业的原材料焦虑。"

为何限制东南亚成为美国打压东大科技的新切口?这要从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转口贸易"生态说起。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统计,2024年马来西亚、泰国对东大的芯片转口量同比增长47%,其中高端AI芯片占比达23%。典型操作模式是:美国企业将芯片出售给东南亚经销商,后者再通过香港、深圳等口岸转售东大,部分企业甚至通过修改包装、伪造原产地证明规避监管。2024年美国对东南亚加征15%的芯片关税,正是试图斩断这条通路,但收效甚微——数据显示,加税后马来西亚对东大AI芯片转口量仅下降5%,反而催生了更隐蔽的"保税区中转"模式。

此次新规若落地,将产生三重影响:

第一个,算力获取成本飙升:东大企业通过东南亚采购A100的成本原本比直购低12%-18%,禁令后需转向欧洲、中东等第三国,物流周期延长3-4个月,成本涨幅或超30%。

第二个,AI研发进度承压:国内头部云厂商如阿里云、腾讯云的AI训练集群中,约15%的算力来自东南亚转口芯片,禁令可能导致部分大模型迭代周期延长2-3个月。

第三个,产业链倒逼效应:美国商务部预估,若禁令实施一年,东大AI芯片自给率可能从2024年的19%提升至25%,但这是以牺牲研发速度为代价的被动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懂王政府的算盘还藏着更深层的地缘政治考量。泰国、马来西亚作为东盟核心成员国,近年来在中美间奉行"经济靠东大、安全靠美国"的平衡策略。限制芯片出口既能向盟友展示"对华强硬"的决心,又能试探东南亚国家在科技阵营化中的立场。正如美国前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在《外交事务》撰文所言:"控制东南亚的芯片流转,就是在太平洋西岸筑起一道'技术防火墙'。"

东大的反制筹码:从稀土到关键矿产的"组合拳"

面对懂王"杀回马枪",东大已无退路。历史经验表明,2019年懂王首次对华加征关税时,东大稀土出口管制曾让美国稀土永磁企业股价暴跌40%,迫使美方在后续谈判中作出让步。如今,东大在关键矿产领域的筹码比五年前更具杀伤力。

1.资源禀赋的绝对优势

稀土:全球38%的储量,控制90%以上的精炼产能,美国78%的稀土进口依赖东大

锂:2024年全球锂矿产量占比29%,四川、江西的锂盐加工能力占全球65%;

钴:刚果(金)钴矿58%由中资企业开采,东大精炼钴产能占全球72%,美国90%的钴需求依赖进口。

2.反制工具的法律基础

2024年修订的《出口管制法》新增"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条款,为关键矿产管制提供法理支撑。参考2023年对锗、镓的出口管制模式,东大可采取"清单管理+许可证审批",对稀土氧化物、碳酸锂等产品实施出口配额制。据海关总署内部测算,若对稀土实施50%的出口配额削减,美国军工复合体的钕铁硼磁体产能将在6个月内下降30%,F-35战机的发动机叶片生产可能面临原料短缺。

3.产业链反制的组合策略

短期:精准打击特定领域

针对美国电动车产业,可限制碳酸锂对美出口。2024年美国电动车产量310万辆,其中电池用锂62%来自东大加工的碳酸锂,若供应中断,特斯拉福特的德州工厂可能面临停产风险。

中期:构建资源联盟

与刚果(金)、澳大利亚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将关键矿产纳入"一带一路"资源合作框架,削弱美国通过盟友施压的可能性。2025年初,东大已与刚果(金)达成协议,未来五年获得该国40%的钴矿优先采购权。

长期:技术自主替代

加大对固态电池、稀土永磁替代材料的研发投入。中科院物理所已研发出无稀土永磁体,磁能积达45MGOe,接近传统钕铁硼水平,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

中美科技战的升级,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一方面,美国推动"友岸外包",试图将芯片生产转移至韩国、日本,但2024年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的建设成本超预算40%,投产时间推迟两年,暴露了产业链迁移的现实困难;另一方面,东大正通过"国产替代+国际合作"双线突围,2025年一季度国产AI芯片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已从去年同期的12%提升至19%,同时与沙特、阿联酋等国签署数字经济合作协议,拓展技术应用场景。

懂王政府的"回马枪"或许能暂时迟滞东大科技进步的步伐,但无法逆转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在《外交》杂志的警示:"技术脱钩的最终结果,可能是美国失去全球最大的技术应用市场,而东大在压力下加速构建独立生态。这种双输结局,不符合任何一方的长远利益。"

东大的选择从来不是退让,而是以关键矿产为矛,以自主创新为盾,在博弈中开辟科技突围的新路径。当懂王政府沉迷于"筑墙"的幻觉,东大正在用实力证明:真正的底气,永远来自于把核心技术握在自己手中。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