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瞳科技出海掘金:23名员工一年创收5000万

中国经营网
Jul 05

  近日,黑瞳科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文件,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招股书显示,该公司仅有23名员工,但一年收入却超过了5000万元。

  黑瞳科技目前业务以第三方游戏代理为主,其展示的多款产品展现出浓厚的中国风特色,目标市场也以中国港澳台、东南亚等地为主。

  招股书显示,黑瞳科技近年来的收入来源开始向自研游戏倾斜。在2024财年(2023年10月1日—2024年9月30日),其自研游戏贡献的收入占比达27%,而2023财年该比例仅为0.1%。

  转身出海

  黑瞳科技的渊源可追溯至位于厦门的西岐网络,双方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洪志芳。

  黑瞳科技招股书显示,其注册成立于开曼群岛,所有业务通过在香港的两个经营实体开展,分别是Quantum和Stellar。

  其中,Stellar专注于社交媒体及YouTube等平台上的视频营销业务。2024年11月,Stellar被黑瞳科技收购,今年4月开始运营。

  另一家子公司Quantum成立于2021年3月,专注于游戏开发与发行,原本是西岐网络的全资子公司。目前,黑瞳科技的主要收入来自Quantum的游戏业务。

  和Quantum一样,位于广州的图灵互娱原本也是西岐网络旗下子公司,专注于海外手游发行。Quantum通过换股辗转收购了图灵互娱的全部股权,图灵互娱所拥有的全部软件著作权与商标已完成或正在转移至Quantum。

  据西岐网络方面介绍,该公司下辖的多个工作室擅长各类策略向游戏。其首款产品《精忠岳飞》的页游版和手游版上线后,又重点研发此类玩法的多款续作,着力于开发“模拟经营与战争策略”产品,并且将策略游戏品牌系列化。此后,西岐网络还推出了《魔仙记》《武布天下》《我有上将》《王女异闻录》《炼金与魔法》等产品。

  西岐网络曾于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摘牌。对于从新三板摘牌,转而借由黑瞳科技再重新上市的原因,《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西岐网络方面采访,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西岐网络营业收入达到1211.9万元,净利润为213万元;2017年和2018年,西岐网络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366.8万元和1874.6万元,净利润则在达到476.6万元后,迅速滑落至-1808万元。

  根据财报,该公司2018年收入利润双降的原因是部分新游戏无法在国内上线运营。当时,西岐网络对《四个小游戏》《混沌封神》《魔仙记》《王女有杀气》等几款游戏进行报废处理,对《魔戒》和《运营平台》等进行减值处理。

  或许正是在这期间,西岐网络决心专注于发展海外游戏业务。2018年的年报披露,彼时负责海外发行的图灵互娱已经将自研的产品发布到中国港澳台、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上述地区一直是移动游戏出海的首选市场。

  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2024年中国游戏出海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实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39%至185.57亿美元,在2022年和2023年连跌两年后重回增长。

  其中,在中国港澳台移动游戏市场,游戏类型格局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RPG移动游戏流水分额仍居首位,但同比下降14.07%;包括SLG在内的策略类产品流水分额同比增长4.17%。

  在东南亚地区,RPG、策略类产品流水及数量份额居于前二。而在MOBA、射击类、体育竞技类产品方面,中国游戏企业更是具有明显优势——当地这些游戏品类的流水由少量头部产品支撑,而大部分头部产品来自中国公司。

  23人撬动千万收入

  目前,黑瞳科技的主要市场位于中国港澳台。其主力产品如《大话魏蜀吴》《九霄灵蛇录》《仙缘无双》《浮空神话》等,均于2023—2024年在中国港澳台地区上线。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半年时间里,这些产品取得的收入分别达到129万美元、5.3万美元、78.6万美元和120万美元。

  新产品的集中上线使得黑瞳科技的业绩在2024财年大幅增长。招股书显示,其2024财年收入较2023财年翻番,从395万美元上涨至79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675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109.7万美元。招股书显示,黑瞳科技2024财年上线的6款游戏共产生收入490万美元。

  新产品集中上线的同时,黑瞳科技的销售费用却大幅下降。其销售费用在2024财年约为100万美元,较2023财年的约270万美元减少了约170万美元,降幅为62.1%。招股书显示,黑瞳科技2024财年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是两个针对性更强的游戏平台,公司在这些平台上不需要额外的广告投入,因此得以减少广告和促销支出。而像苹果谷歌这样的平台则属于综合性平台,游戏公司通常需要通过广告费用来获取玩家。

  与此同时,黑瞳科技在2024财年支付的平台手续费达到350万美元,较2023财年的80万美元增加了约270万美元,涨幅达到356.0%。招股书称,这主要由于公司选择的第三方数字平台数量从2023财年的两个增加至2024财年的四个,“玩家产生的收入在平台与公司之间分成,比例通常在15%至60%之间。这些第三方数字平台在推广游戏、吸引玩家进行游戏内购买方面表现出色,导致游戏收入从2023财年的约390万美元增长至2024财年的约790万美元,进而带动了与这些平台的分成收入同步增加”。

  到了2025年,黑瞳科技的业绩仍在大幅增长,这不仅是因为新产品的上线,还因为付费玩家人数和玩家付费意愿都有所增加。2024年10月—2025年3月,黑瞳科技营业收入为520.5万美元,同比增长78.2%;净利润达到90.7万美元,同比增长30.7%。据黑瞳科技方面介绍,在这期间,月度付费玩家数量从3.1万人增长至将近7.1万人;此外,单个玩家平均付费也有所提升,从15.97美元上升至20.50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造富能力颇强的游戏公司仅有23名雇员,全部位于香港,研发、优化和市场部门的员工数量分别为7人、3人和4人。

  招股书显示,黑瞳科技绝大部分收入来自第三方开发的移动游戏,其自主开发了两款游戏,获得授权上线运营的游戏则达到12款。据介绍,黑瞳科技受外部游戏开发商的委托,负责游戏的上线推广,以及后续的运营与维护工作。其通过各类第三方游戏平台将这些授权的移动游戏分发至多个地区,供玩家下载和游玩,这包括在指定区域内的游戏服务器搭建、市场营销、游戏内付费体系的搭建及在线支付渠道的开发。其与授权方按约定比例每月进行游戏内收入分成。

  不过,黑瞳科技的收入来源开始向自研游戏倾斜。2024年10月—2025年3月,其43%的收入来自自研移动游戏,而在上一财年同期,这个比例为8%;在2024财年,其自研游戏贡献的收入占比达27%,与2023财年的0.1%相比大幅增加。

  而在游戏发行方面,黑瞳科技则建立起一套方法论。据介绍,其在不同地区上线游戏前,会进行本地化改编,比如推出地区专属角色、服装,从而建立文化连接,增强目标市场玩家的共鸣;在营销方面,其通过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现改名为X)和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精准投放,还根据第三方数据收集平台分析不同地区玩家的用户属性,包括所使用的设备、所在地区、消费习惯、注册时间等。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