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明星资本加持麦田能源 百亿独角兽成色几何?

中国经营网
05 Jul

  随着A股光储赛道融资环境向好,多家新能源企业加速冲刺资本市场。其中,麦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田能源”)于近日正式递交招股书,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麦田能源主营的储能系统和并网逆变器等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市场。2022年至2024年,其营业收入从24.86亿元增至33.9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81%;海外收入占比分别高达95.24%、93.85%和97.54%。在2023年,麦田能源的估值已超百亿元,并入选福布斯全球独角兽企业榜。

  麦田能源自诞生起便带有“青山系”基因,获得了青山控股集团旗下永青科技战略入股,以及日常经营资金的支持和背书。与此同时,另一家“青山系”企业瑞浦兰钧(00666.HK)则成为麦田能源的电芯供应商。

  《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在过去一年,麦田能源的盈利能力面临一定挑战。比如,由于竞争加剧及开拓市场的需求,其储能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价格降低,毛利率明显下滑。此外,受市场竞争加剧及原材料价格下降影响,其储能电池电池模组业务收入总体下滑。

  背靠“青山系”

  2019年9月,江苏麦田、永青科技、江苏向天共同出资成立了麦田能源。其中,江苏麦田为麦田能源控股股东,朱京成为实际控制人。

  朱京成作为麦田能源实控人、董事长、总经理,年仅38岁便居企业核心管理层。从职业履历看,朱京成拥有丰富的国际市场经验和管理经验,曾在山亿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任职国际销售,在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任职国际销售总监以及在杭州桑尼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

  成立伊始,麦田能源即获得了青山控股集团投资。目前,青山控股集团控股子公司——永青科技持有麦田能源24.96%股份。青山控股集团是世界领先的不锈钢和镍生产商,连续数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青山控股集团自2017年起进军新能源产业,瑞浦兰钧是其通过永青科技投资的首家新能源企业,专注于动力和储能锂电池领域。由于瑞浦兰钧与麦田能源在业务上存在协同效应,因此二者之间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经常性和偶发性关联交易。

  电芯是麦田能源对外采购中占比最大的原材料。2022年至2024年,瑞浦兰钧是麦田能源的第一大或第二大电芯供应商。2024年,麦田能源向瑞浦兰钧采购的电芯金额达2.83亿元,占总采购金额的12.85%。

  对于上述关联交易事宜,截至发稿,麦田能源方面未向记者作出回应。

  由于麦田能源发展前期资金实力有限,其在2022年和2023年曾向青山控股集团及永青科技借款用于资金周转。2023年年初,麦田能源向青山控股集团及永青科技应付资金5.49亿元和0.18亿元,在结算利息后于当年归还。

  此外,自2021年以来,永青科技及青山控股集团旗下另一家公司——福建青拓镍业有限公司还作为担保方给麦田能源提供担保,助其从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获得贷款。

  除“青山系”支持外,麦田能源还吸引了不少外部资本的青睐。2022年10月,麦田能源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中信证券投资、朝希资本等8家机构参与。2023年5月,麦田能源完成Pre-IPO轮融资,其估值突破百亿元。

  在资本助力下,麦田能源于2020年便实现多款产品上市并首次海外出货。随着全球光储市场的快速发展,下游需求旺盛,麦田能源产品销量整体有所提升。

  目前,麦田能源的主要产品包括储能系统(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及电池模组、工商业储能系统)、并网逆变器及其充电桩、热泵等智能负载产品等。2024年,其三大业务产品销量分别为:储能逆变器107672台,储能电池及电池模组1018MWh,并网逆变器582882台。

  2022年至2024年,麦田能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86亿元、29亿元、33.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亿元、1.49亿元、2.67亿元,呈现波动式增长趋势。2024年,麦田能源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及电池模组、并网逆变器三大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21.34%、43.19%和28.64%。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大业务在2024年表现不一。其中,储能电池及电池模组业务收入出现下滑,储能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业务收入则保持增长。

  麦田能源方面在招股书中解释,一方面系受市场竞争加剧及原材料价格下降影响,储能电池单价有所下降,导致总体销售收入下降; 另一方面系南非市场需求大幅减弱,电池模组收入有所下滑。

  谈及逆变器业务的表现,隆众资讯分析师方文正告诉记者,相对光储主产业链,逆变器市场行情相对独立,基本未受行业供需错配行情影响。欧美市场需求确定性高,企业盈利性好。新兴市场虽增速较快,但产品价格相对敏感。深耕海外多年,并建立渠道和品牌的企业,除个别外,整体业绩表现良好。

  依赖海外市场

  麦田能源从海外起家并发展壮大,其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依赖海外市场。2022年至2024年,麦田能源海外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95.24%、93.85%和97.54%。其中,欧洲是其第一大市场,2024年贡献了68.92%的主营业务收入。

  欧洲作为传统光储市场,需求旺盛。2022年至2024年,麦田能源的欧洲收入分别为17.05亿元、16.52亿元和23.3亿元。麦田能源方面在招股书中指出,其欧洲市场收入在2023年略有下降,主要受前期欧洲地区渠道库存积压以及居民用电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客户需求有所波动。

  不过,方文正告诉记者:“目前来看,欧洲光储市场去库存基本结束,需求呈现确定性增长趋势。”

  尽管在海外扎根数年,但麦田能源近两年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剧,尤其是在储能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领域。

  招股书显示,麦田能源每台储能逆变器的平均销售价格从2023年的8201.19元下滑至2024年的6699.64元,降幅达18.31%;毛利率由2023年的52.73%下滑至39.45%,降幅为13.28%。

  麦田能源方面在招股书中提到,在行业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加之产品更新换代需要推动产品消化等因素影响,其通过灵活的价格策略,以拓展销售收入,提升市场份额,价格策略与收入增长相匹配。

  储能逆变器的市场参与者多来源于光伏(并网)逆变器企业,竞争较为激烈。目前市场的主要玩家包括华为、阳光电源、古瑞瓦特、锦浪科技首航新能艾罗能源上能电气固德威、SMA、SolarEgde等。从市场份额情况来看,中国企业位居全球前列。

  而麦田能源相比同行起步晚,规模小,综合竞争优势有待增强。2024年,麦田能源的并网逆变器价格由3098.20元/台下滑至1660.89元/台,降幅46.39%;毛利率从20.91%下滑至17.82%,降幅3.09%。

  麦田能源方面在招股书中解释道:“公司开拓亚非拉市场,单相低功率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单机价格较低的单相低功率户用并网逆变器销售占比大幅提升。”

  方文正向记者表示,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受欧洲去库存压力、国内厂商低价抢市场策略,以及亚非拉新兴市场的需求爆发但市场价格敏感等因素影响,逆变器市场价格下降。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