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摘要:美国“大美丽“法案整体来说是边际利好与结构性风险的政策均衡。虽然长期债务压力仍在,但比较之前市场预期的版本确实边际利好;在极其撕裂矛盾的各阶层利益上是阶段性的一致妥协;对总需求(减税 扩大支出)是边际利好、但效果有限。
整体角度来说:财政收入因减税等减少4.5万亿美元,财政支出从医保和社保等共削减1.2万亿美元,最终财政赤字扩大为3.4万亿美元。
一、与悲观版本的博弈后的边际利好
CBO基准测算、赤字增量基于参议院最终版本(减税4.5万亿+削减支出1.2万亿),与众议院初始版本(赤字增量2.4万亿)相比更激进。该法案通过“减收为主、有限节支”的组合,短期刺激经济但牺牲长期财政可持续性,核心矛盾在于4.5万亿收入缩减远超1.2万亿支出削减,最终导致十年净赤字膨胀3.4万亿。
之前的版本是4万亿美元债务上限提高 vs最终提高到5万亿美元:消除了财政部预测的可能在没有国会行动的情况下最早在8月中旬出现支付违约风险。提高额度至5万亿美元实现期限覆盖和规模冗余双重复盖,彻底消除2025年8-9月违约风险,确保支付能力延续至2027年Q1;额外预留1万亿美元缓冲空间,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之前899法案 vs最终取消:之前899法案后对美元美债体系的边际利好。摩根士丹利预测,若条款实施,外国投资者可能撤出美国固收市场约25%资金(企业债领域),美债长期收益率或飙升50bp,美元贬值5%。对冲基金的量化套利策略因税率抹平盈利空间,跨境套利基金面临商业模式崩溃风险。最终删除条款,将导致主权基金回流、企业债利差收窄、对冲基金策略重启。
境外汇款从之前3.5% vs降低到最终1.5%税率:之前版本征收境外流入美国资本3.5%税率,引发资本流入大幅减少的恐慌,边际降低了境外购买美债等资产的压力,取消后边际利好。之前悲观版本草案3.5%税率预计触发$280亿/年资金提前汇出,实际税率降至1.5%,移民社区汇款量同比仅降4%,同时税率妥协使年税收减少34亿,但合规化带来税基扩张,净损失仅11亿(CBO修正值)。
医疗国防等无法削减的支出 vs最终大幅削减医疗社保等福利
华尔街预期医疗补助仅温和削减(约800亿/年),但实际法案砍1,490 亿(触发评级机构预警医保企业现金流)。市场认知修正:福利削减幅度 超预期,但执行延迟+区域补偿形成对冲,医疗机构营收预计实际影响 从-12%收窄至-5%
二、财富分配多方博弈后的均衡解
法案是美国多方利益博弈后的均衡解,其核心矛盾与短暂平衡:法案本质是共和党内部(民粹派vs建制派)、联邦与州政府(成本转嫁)、游说集团(军工/能源巨头主导)及阶层诉求(顶层获益vs底层受损)的四方博弈结果。在当前美国社会各个阶层利益极度撕裂的情况下能够达成妥协本身就是相对的成功,长期问题必然存在、只是向后转移。
妥协路径:
1.党派交换:特朗普以国防预算增1500亿美元换取建制派支持减税,民主党以SALT抵扣放宽妥协堕胎条款;
2.中央地方博弈:联邦将医保/食品券成本30%转嫁州政府,触发得州等12州违宪诉讼;
3.金元政治:军工集团与能源巨头主导条款,挤压清洁能源利益;
4.阶层让渡:中产获减税(+1.5%收益),底层用小费免税交换福利削减(净损4.1%)
三、总需求扩张有限、长期结构性风险仍然存在
法案对总需求扩张幅度,需综合考虑减税带来的需求刺激效应与财政支出减少的收缩效应,并结合乘数效应、政策结构、经济环境等因素进行动态评估。综合测算下来只相当于美国GDP的0.1%左右。根据当前税改模式,简单来说:
需求净增量 =(减税刺激效应 × 税收乘数)+(财政支出削减的收缩效应 × 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通常为0.3–0.6):反映减税对消费和投资的带动作用
支出乘数(通常为0.5–1.5):反映政府支出减少对经济的收缩强度
1.减税对总需求扩张的影响 -实际增量有限
企业减税(占比77%):主要用于股票回购(如美国2017年税改),而非实体投资。
个人减税(占比23%):中高收入群体获益更多,边际消费倾向(MPC)较低(约0.3–0.5)
2.财政支出缩减对总需求扩张的影响 – 相对较大
福利支出削减:减少低收入群体可支配收入,MPC损失显著(每削减1美元,需求减少0.6–0.8美元)。
基建支出削减:降低公共投资,长期抑制生产率(乘数约1.2–1.5)
3.缩减财政支出 + 大幅增加减税叠加效果
根据以上因素,综合测算下来,虽然减税有一定刺激需求效果、但并不明显,缩减财政支出带来的冲击相对更大一些,对整体美国总需求只能带来相当于GDP 0.1%的增量。
短期:
减税对高收入群体的需求拉动较弱,而福利削减直接压制低收入群体消费,可能抵消部分扩张效应。若叠加通胀(如核心PCE上升0.4个百分点),实际可支配收入进一步下降。
长期:
财政赤字因减税扩大(如净赤字增量3.4万亿),推高政府债务(2030年债务/GDP升至138%),可能引发利率上升,挤出私人投资。
作者简介
柳瑾
中粮期货研究院首席宏观分析师
交易咨询资格证号:Z0012424
责任编辑:赵思远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