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高温来袭!这个市场爆了!

格隆汇
11 Jul

空调行业面临的问题,没有一场升温解决不了的。

如果一场升温不够,那就连续升温。

2023年以来,全球遭遇史上最强高温浪潮,多地出现异常高温天气。

作为大多数人心目中的“极寒之地”,过往,东北地区往往被视为避暑胜地。

然而,今年以来,东北地区气温接连突破35℃,成为有史以来最为酷热的夏天。

在异常的高温天气下,不少东北家庭乃至高校,首次购买空调。

京东物流数据显示,6月24日至7月7日这十几天内,黑龙江省空调送货与安装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00%。

其中,7月4日当天更是“订单井喷”,同比增幅高达400%,创下历史新高。

在接连的高温侵袭之下,东北市场能够填补因为房地产低迷带来的空调初装市场,成为新增量吗?

01

2020年以前,空调市场和房地产行业高度关联。

商品房销售、房子竣工交付之后,随之而来的,也即是暖通。

2016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激增22.5%,直接带动2017年空调出货量暴涨60.57%。

而近几年伴随着房地产红利的消退,初装市场饱和,空调市场增长势头也随之放缓。

奥维云网(AVC)PSI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家用空调全年总销量18977万台,同比增长20.9%。其中内销总量9652万台,同比增长6.6%,出口9326万台,同比增长40.4%。

可以说,空调行业的增长全靠出海拉动,但国内市场也仍旧呈长期缓慢增长态势。

毕竟,“只要天气热,空调不愁卖”。

在经济学中有个术语,叫做“一度效应”,意思是,气温发生一度变化,商品销量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比如,德国统计数据显示,夏季气温每上升1℃,啤酒的销售量会增加230万瓶。欧洲的统计数据显示,气温每升高1℃,连锁超市每周可以多卖24万支冰淇淋。

而日本此前的统计数据就显示,夏天气温每变化1℃,空调销售量可上下浮动数万台。

气温上升对于空调市场带来的提振是多方面的。

2018年和2021年,全国夏季平均气温分别达到26.2℃与25.6℃,而这两年也分别是城镇与农村保有量提升最快的两年。

从空调销售高峰也能看出,过往空调销售高峰往往从7月开始,然而近几年来,由于高温天气提前出现,空调销售高峰已经前移到6月,对于不少空调厂商来说,6月的销量甚至能占到全年的20%。

今年以来,叠加以旧换新国补和618活动,今年的空调销售更是大幅增长。

奥维云网推总数据显示,今年618期间,空调品类全渠道实现零售额规模达485亿元,同比增长16.3%。

以旧换新国补也成为了空调品类正向增长的有力推动力,正如此前的家电下乡和节能补贴一样。

在国补的助力下,看似整个产业正在一个正向循环的路径上。

但是在增长的背后,空调行业也危机四伏。

如今,我国空调行业的竞争已经愈发激烈。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末,我国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中,空调拥有量已经达到145.9台,远高于同期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的拥有量。

在深度渗透和过度饱和的空调市场之中,焕新和消费升级成为空调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今年618大促期间,增长乏力的问题已经开始显现。

尽管长达一个月的618活动带来了销量增长,但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在618第四周,空调的销售额和销量均出现两位数下滑,均价也出现4.53%的降幅,显示出越来越激烈的价格战。

在激烈的价格战下,今年的空调行业正面临着更为重大的变革。

表面上,是厂商之间的座次轮转。

今年以来,新兴空调品牌异军突起,打破了过往格力、海尔等企业主导的品牌阵营,也打破了空调行业过往的市场秩序。

数据显示,6月24日开始,小米空调在东北、内蒙地区销量最高是去年同期的20倍。

这样的变化背后,整个空调市场的竞争手段和产业逻辑都在发生更为深刻的变革。

02

过往许多年来,国内空调行业的企业和厂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经营模式和思维惯性,由此,也就产生了空调的周期规律。

在过往的思维惯性里,空调产业依赖三个因素,也即是今年空调销量大涨的原因——

天气、政策和周期。

过往,空调厂商的宿命就是靠天吃饭。只要高温天气,空调就大卖,天气凉爽,就只能躺平。

在天气促进的销量之外,政策也是空调厂商的另一大助力。

此前的家电下乡和节能补贴,很大程度上助推了空调的渗透率提升和规模扩张,正如如今的以旧换新补贴,同样大大提振了国内的空调焕新需求。

最后一点,就是周期。

除去天气和政策影响,空调市场本身就存在周期性规律,大年小年交替到来。

一方面,天气原因导致销量波动。

而在酷暑带来的销售打仗也即是大年之后,空调厂商库存销售一空,来年很有可能加大产量,如果碰到凉夏,空调产业就很有可能遭遇小年。

不仅如此,由于空调销售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空调厂商往往采取“淡季让利,旺季销售”的分销模式,一旦旺季遇冷,则进一步加剧小年的危机。

然而随着近几年来气温反常,上述规律正在逐渐失效。

2024年是目前为止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然而这样的气温没能带动预期增长——南方阴雨天气导致空调厂商几乎躺平,北方高温亦未带来市场增长。

因此,看天吃饭,无疑是脆弱的。

不仅如此,面临空调行业长期以来的库存波动问题,“只要价格低,空调不愁卖”也是空调厂商的思想钢印之一。

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线上市场以2000-3000元中低端价格段为主导。2025年1-4月间,这一价格区间市场份额高达41.2%,同比增长4.2%。

以价换量的市场策略,在过往无往不利。但在今年空调产业普遍降价的情况下,效果也已经逐渐微弱。

最终,空调行业的竞争或许将走向两个方向,一是用户体验,二是出海。

近几年来,提振消费成为困扰全社会的难题,空调产业自然也不例外。

然而今年第一季度大盘小跌1.9%之时,小米空调出货量却能增长65%,这显示出空调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那就是通过市场端的用户多样化需求洞察和满足,可以实现经营的健康和可持续,整个行业也需要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服务、生态综合比拼,进而避免周期倾轧。

但在渠道和动销上的强势,也同样可以成为空调厂商们出海的利器。

以海尔为例,目前,海尔已经在海外建立59个生产基地、10个研发中心及66个营销中心,实现“当地生产、当地销售”。通过全球研发、制造、采购协同,海尔也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在这样的投入下,如今海外业务已经成为海尔营收中的半壁江山。

2024年,海外收入在海尔营收中的占比已经达到49.97%,甚至超过国内业务营收。

而放眼未来,海外市场势必成为空调产业重要的战场。

过往,欧洲不少地区的夏季十分凉爽,因此空调安装率相当之低。数据显示,德国仅有不到3%的家庭安装了空调,英国也只有约5%。

哪怕是天气最热的南欧地区,空调普及率也普遍不超过50%。

然而伴随着全球热浪,如今欧洲多国空调需求激增。

2025年1月至5月,中国家用空调在欧洲市场销量同比增长31.5%,总量达1277.3万台,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市场。

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到2050年,一些国家至少70%的人口将需要空调。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赤道国家,这个数字甚至会更高。

对比国外普遍较低的空调渗透率,未来国外或许会成为国内空调厂商的主战场。

未来,空调产业要么得人心者得天下,要么得海外者得天下。

03结语

未来,极端高温的侵袭或将更加频繁。

数据显示,与工业革命之前相比,全球地表气温已经升高了1.55℃。

虽然2025年的夏天才刚刚开始,但未来五年,夏天势必会越来越热。这意味着,现在正在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时代。

在这样的天气之下,未来的各行各业,都将发生不小的变化。

但对于空调厂商来说,天气并非永远眷顾空调市场,危机也往往隐藏在机遇之下。

当高温不再万能,真正比拼的,仍旧是谁能够跟上新的时代。

与其等待天气和周期,不如主动出击,摸索新的时代需求,前往更大的市场。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