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和聚投资 作者:安永平
最近,越发觉得投资的机会,往往始于深刻的自我说服,唯有自己的内心先笃信不疑,才能影响说服他人。然而,第一步的“洗脑”自我是最难的。因为多数的投资逻辑,经反复推敲后,总能发现漏洞与问题,最终不了了之。
复盘自己过去的成功案例,都是实现了第一步。虽然最后的结果,也未必是完全按照预期的落地,但至少前面这个阶段,收益率一般都是很不错的。而几次的遗憾,都因为没有足够的深入研究,导致信仰不够,没能自我说服“洗脑”,也就买的不够重,拿的不够长,赚的不够多。
去年的“9.24”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范例,早在9月之前的一个月,已有大资金持续买入金融股,尽管多次遭遇抛压,但买入势头不减。9月18日,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冥冥之中感觉一轮大行情即将来临,互联网金融板块应是这场行情的关键。这份基于观察与逻辑推演的自我“洗脑”,最终在9月24日之后得到了市场的验证。
今年的“6.24”在市场选择向上突破后,不少人认为这是新一轮的“9.24”的启动。当时我难以认同,一是市场位置,二是缺乏逻辑。个人认为股市运行的核心逻辑,归根结底在于两点:基本面(经济的方向)与流动性(货币的松紧)。
去年“9.24”之所以会成功,从基本面来看,当时市场预期经济将出现180度转向,尽管未能实现。其次,从流动性角度,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的空间。然而,由于经济基本面未有实质性改善,导致行情险些夭折。好在年初算力军备竞赛,加DeepSeek横空破圈,加人形机器人从0到1,和创新药国产BD震撼世界,等一些细分方向有基本面的加持,从而推动了结构性行情的持续发展。
我曾经以为,结构性行情可能是这波行情的长期底色,很难大幅改变。但最近似乎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又有资金在持续买入金融股。表面理由或是稳定币、数字货币技术革新及美股映射,但“借口”从来不是关键。金融股作为指数的核心支撑,资金的持续买入表明有大资金看好指数,背后必有逻辑。
去年8月至9月,我也曾对大资金买入金融股感到困惑,认为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这种行为似乎并不明智。然而,当市场出现180度反转时,才明白这些大资金的高明之处。如今,从6月开始的持续买入金融股,背后一定有其深意。在中国这样的市场中,总有我们难以理解的“天龙人”在布局。
如今,我似乎有了一丝顿悟。从反内卷到城市更新,似乎新一轮的经济反转正在酝酿。尽管经济增长不乐观、工商业净利润下行依旧,但基数已经很低,库存也已消化得差不多。从2023年至今,已过去近两年时间,经济基本面的底层基础,几乎是无包袱的。如果新一轮经济反转真的到来,其对经济的实际推动效果可能比去年更好,因为去年的基数还不够低,而如今的基数已经足够低。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流动性。去年9月18日美联储首次降息,随后在11月和12月继续降息。然而,随着政策不确定性以及贸易摩擦的出现,延缓了美联储2025年的降息速度。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在9月开始降息,年内至少降息两次,而交易员们甚至认为降息时间可能更早。巧的是,国内经济反转的预期与美联储降息的时间节点可能在未来1至2个月内重叠。
去年9月24日的行情正是在美联储9月18日首次降息之后出现的,今年是否也会出现类似的巧合?考虑到基本面反转和流动性宽松这两个因素未必会立刻同时发生,而可能在7月至9月的某个时间点逐步显现,因此目前市场尚未达到去年9月24日的状态。
目前市场的位置并不像去年那么低,因此需要更加谨慎地选股和选择板块。但从长期来看,许多资产距离回到2021年的高点仍有空间,这意味着有足够的机会和空间去挖掘价值。我们只需耐心等待,仔细观察,待到一切明朗之时,先笃定的自我“洗脑”说服,方能有力地说服世界!
公司声明
本材料为北京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和聚投资”)发放,材料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材料所登载产品的历史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新基金业绩表现的任何保证,北京和聚投资不对使用本材料所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者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充分了解产品信息、关注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本材料版权归北京和聚投资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转载或给第三方传阅。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