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王牌ACE,上海为互联网内容创作者带来无限可能

市场资讯
14 Jul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一个内容创作者会需要什么?大概是认同、灵感、环境。

一座城市拥有什么?大概是文化、生活、政策。

以上两个问题的三个答案,倒像上海和互联网内容创作者面对面时的一问一答,有求必应。互联网是讲生态的,上海要为创作者们筑起护城河,依赖的就是手中的“ACE”。

A、C、E,这是上海手中的三张“王牌”。

A:一线冲浪,冲破ACGN次元壁

城中热事正兴。

眼下这个月,魔都摇身一变成了“痛城”。刚刚过去的周末,热门话题属于Bilibili World 2025(简称BW),这场亚洲规模最大的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综合性展会狂欢式地将次元壁撕开,将整座城市拉入“痛”的氛围之中。所谓“痛”,可以理解为用动漫、游戏等二次元元素对物品进行密集装饰,以此表达对特定角色或作品的热爱。

2025年7月11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观众在观看Travis Japan的演出。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全国各地的二次元爱好者涌入上海,数十万观众踏入展会。24万平方米的展出面积,汇集近700家展商、1000余位全球UP主……有人为了BW从4月份就开始准备,也有人在开幕首日凌晨3点起床精心妆造。

这无疑是一场年轻人的盛宴,B站携手上海担当造梦者的角色,平台和城市十余年来一直同向而行。

2009年成立至今,一个出发时寥寥几人的小平台如今已是国内最大的弹幕视频网站、最大的二次元文化社区。BW则在2017年落地,2025年的目标是“超越日韩头部漫展,成为亚洲最大”。B站CEO陈睿早在2023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就说,B站的成长离不开上海“海纳百川,文化创新”的氛围。上海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作为全国流行文化的风向标,有着全国数量最大、质量最高的文化消费者群体。

上海为二次元文化提供了最坚实有力的线下承托,甚至在2025上海两会期间,关于二次元文化的建议提案也比比皆是。中国首个聚焦次元文化的商业体落在南京路步行街的百联ZX创趣场,迪美购物中心、静安大悦城等商圈的二次元生态“疯长”。“谷子经济”让老牌商圈重现生命力,成规模的线下载体也让二次元“同好”有了聚集地,打下情感锚点。

社区的价值在于聚集和社交,如今up主群体之中,来自上海的比例是最高的。文化的丰富表达需要创作者和受众,需要彼此之间的兴趣交互和流动。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所科技创新研究室主任王兴全在研究中认为,强烈的文化认同和便利的同城效应为上海二次元产业提供了为数众多的受众群体,魔都调性和商业大都市定位让机会无处不在。

当下,上海今年首次推出的国际动漫月热潮犹盛。China joy将接棒BW,在米哈游、鹰角等游戏企业扎堆的徐汇区,“元界Neo World”正成为二次元打卡新地标。苏州河上,“痛船”也仍在逐浪而行。二次元文化已然是魔都的一张新兴名片,而它背后的真正价值是这座城市对于青年文化、对于新语言形态的包容和接纳,给予网络内容创作的空间。

正如B站在纳斯达克和香港两次敲钟上市,分别带了8位和12位up主登台,上海同样将内容创作者视为城市文化构建的关键主体。带着一种“大家都是自己人”的心态,魔都文化氛围和内容创作者是共生的。

C:常逛常新,Citywalk的最佳土壤

Citywalk,是用脚尖亲吻城市。这种宛如城市漫游者一般的探索,与上海此前提出的“建筑可阅读”不谋而合。如今,Citywalk逐渐固定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上海也成为和其羁绊最深的城市。

早在2017年,小红书上就已经开始出现相关的笔记,彼时上海就是其中的主角。小红书发布的《2023年度生活趋势观察报告》显示,2023年“Citywalk”相关话题在小红书浏览量超过21亿次,搜索同比增长140倍,超过370万篇笔记分享了与“Citywalk”相关的故事,23万人分享了自己专属的Citywalk小马路。

小红书《2024上海青年城市文化创造趋势报告》进一步指出,上海是最喜欢Citywalk的城市。2024年小红书上CityWalk相关笔记曝光年同比增长173.2%,其中上海位居第一。现在,#上海Citywalk话题已有16.5亿浏览,864万讨论。

“小马路”这个词,几乎长在上海的城市血脉里,这座城市的气质和规划早早便与Citywalk相契合。2007年,上海中心城区内144条道路和街巷被列为风貌保护道路,其中64条风貌道路“永不拓宽”。2017年,上海在阐述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目标时提出“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当街区漫步被写入政府文件6年后,Citywalk才真正爆发式地抢占人们的生活,而上海稳立潮头。

安福路以街拍和松弛感‌闻名,百年武康大楼诉说武康路的老上海记忆,一条愚园路半部近代史……一座城市洗礼过无尽历史风霜,更在各个时代里成为过文化的引领者。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各种形貌积淀下来成为它的底蕴,供每一个来到上海的记录者去体会。

2024年4月5日,上海,武康大楼。视觉中国

上海在马路、建筑这些城市本身的外在框架里藏了太多故事,Citywalk在这里是发现之旅,常逛常新。同时,作为全国便利店最多、咖啡馆最多、酒吧最多的城市,上海的马路总能提供生活的“在场感”。对于创作者来说,上海遍地都是素材。对于小红书来说,把这些元素融在一起,上海“马路生活节”应运而生。

音乐、市集、街头艺术、主题打卡,马路生活节今年将迎来第三届。2024年,这个新“节日”持续十天,吸引了3000位小红书创作者参与,报名活动人数近30万人次,近60万市民、游客、用户参与线下打卡。

来自法国的上海女婿李格在中国待了十多年,在网络上发布了数百条生活体验视频。他说:“我喜欢变化,喜欢创新,上海特别适合我这样的人。上海真的太丰富了,很热闹,每天都会做完全不一样的事。”

马路、生活和创作,在上海可以是同一件事。这座城市的一切都可以成为镜头下的客体,愿意记录和创作的人在这里永远不缺故事。

E:近悦远来,打造属于创作者的Environment

有足够包容的文化氛围,有充分深厚的城市积淀,上海也正为互联网内容创作者提供足够友好的创作环境。

2025年5月,杨浦区一项新政万众瞩目。《杨浦区关于全球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优享计划”的实施细则》提出,符合条件的创作人才,在本区内购买首套房给予一次性50万元到200万元住房补贴。入住高品质人才社区优先供给房源,给予每月最高8000元租房补贴。落户居留便利方面,国内创作者优先给予落户资格,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按规定随迁随调。外籍创作者在通关通行、在华工作、证照办理等方面给予便利。

2025年7月1日,日出时分,上海杨浦区。视觉中国 图

瞄向互联网内容创作赛道,上海的扶持政策在一步步积聚成势。嘉定区也曾在2024年修订《关于加快嘉定区直播和短视频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十四五”期间打造5个直播和短视频产业园区(基地)、培育10家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头部企业、做强5家有业界影响力的MCN机构、孵化50个网红品牌、培训100名网红达人。

市级层面,上海在2024年推出直播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要在2026年形成10个全国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直播平台,培育一批规模大、带动作用强、国内有影响力的MCN机构。行动计划同样针对直播人才引进给予政策倾斜。

2025年5月,《上海市直播经济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方案(2025-2027年)》发布,提出三年新培养持证直播技能人才5万名,完善互联网营销师、全媒体运营师等相关职业技能等级序列。

从个体到企业到产业,从人才到资金到载体,上海不断为内容创作者开拓更多可能。这个月,位于杨浦区创智天地6号楼的“V聚场”揭开面纱。这个全新载体采用三层立体设计,一楼设置综合服务大厅,二楼、三楼则打造多个特色场景,集办公、培训、直播等多功能于一体,配置专业摄影棚、配音室、特效制作中心等共享设施。

立足五角场的泛二次元年轻消费立体布局,“V聚场”将助力企业节约成本、轻盈落地,推动杨浦“二次元品牌集聚区”建设,助力上海打造“全球次元文化新地标”。

上海所希望构建的内容创作生态,不是一棵或几棵树木,而是一整片森林。集聚更多人才,创作的灵感、活力、声势才能得以迸发。魔都托举创作者的双手只会愈加坚实有力,与上海一同创想,解锁无限可能。

(转自:网易科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