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厅倒闭,男模都去海底捞上班了

蓝鲸财经
15 Jul

作者 |源Sight 王言

可能又有人要喊出“人类对海底捞的开发不足1%”这句话了。

“涮着火锅,帅哥突然开始表演了。”最近有北京、深圳等地的网友表示,海底捞在今年悄悄推出了“夜店模式”, 在一些海底捞门店,顾客不仅能吃火锅,还能看皮衣猛男DJ打碟、“男模”跳舞和蹦迪,甚至还能享受一对一的调酒服务......

此外,一些海底捞夜宵主题店还专门设置了打酒站,售卖特调鸡尾酒等饮品,价格在12元左右。同时,在6月-8月,海底捞还推出新的“夜宵菜单”,涵盖了美蛙鱼火锅等新锅底、涮品、饮品以及烧烤等。

海底捞客村门店的夜场模式 | 来源:小红书

对于“夜店”模式,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告诉源Sight,海底捞今年1月在广州推出了全国第一家夜宵主题店,截至6月底,已在深圳、北京、上海、苏州、杭州、郑州等城市布局了近30家夜宵主题店。

上述人士表示,在相关门店的固定区域,每天晚上的固定时间会有2场演出,每场演出大约在15分钟左右。

小红书下关于“海底捞”“男模”主题的帖子

这种策略的背后,是在当前餐饮行业内卷加剧,传统的规模扩张路径遭遇瓶颈的情况下,海底捞等餐饮企业开始通过拓宽消费场景,在存量市场中找到增长点。

 夜经济转向

其实在近几年,从消费场景而言,年轻人的夜生活方式也正在发生变化。

一方面,过去几年,国内的大型夜店、酒吧在低谷期后选择关停,行业大面积“退潮”,年轻客群的精力释放场景从传统的KTV、夜场、迪厅中逐渐减少。

根据新浪财经报道,截至2024年,国内KTV门店数量大幅减少。数据显示,过去9年间,全国已有7万家KTV关门倒闭。

另一方面,在寻求“平替”的趋势下,消费者更愿意前往小酒馆、精酿馆、Live House等兼具松弛感与互动性的场所——这里消费灵活、内容多元,既能满足年轻人“微醺社交”“情绪释放”的诉求,又能通过高频次、低负担的消费模式增强复购。

此外,当前的餐饮行业,越来越多的品牌正在尝试混合式的经营业态。

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酒馆发展报告2025》就显示,为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近年来部分企业积极探索并创新“酒馆+”的多业态混合经营模式,通过灵活融合餐厅、音乐演出、书店/图书馆、展会、零售等多种业态,构建出扩展性较强的复合型消费体验空间,提供“一站式”服务,与用户实现多时段交互,提升坪效及用户体验。

在传统消费模式中,顾客需转场至酒吧或KTV,海底捞将餐饮与娱乐结合,提供 “吃火锅+看表演”的互动游戏式复合体验,能够减少一定的社交成本。

 “活下去”的创新焦虑

和海底捞不同,今年来,另一家港股上市餐饮公司九毛九旗下的太二在广深两地集中开出7家体验店,而与传统店型不同的是,该店型以鲜活鲈鱼为核心,搭配现点鲜鸡、鲜牛肉等产品。

根据企业方的回应,原来的太二以“酸菜鱼”这项大单品为核心,而现在则希望通过新菜品矩阵、新店型的尝试开拓更多的客户群体。

而不论是跨界进入夜店经济,还是推出新店型和菜品,都反映出餐饮行业普遍面临的创新焦虑。

“一位麦肯锡的专家跟我说,西方的餐饮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0-30年,中国的餐饮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3年。海底捞马上要30周年了,怎么活下去?”2023年10月,海底捞轮值首席运营官邵志东在“第三届中国餐饮品牌节”谈到餐饮企业创新策略时表示。

在消费需求分级,行业不断内卷的情况下,海底捞也开始推行差异化经营思路。比如,在稳定管理基础红线的前提下,给一线餐厅“解绑”放权,鼓励“整活”式的差异化经营的思路。

据了解,从2023年开始,海底捞推行大区制改革,不再由总部统筹运营节奏,把决策权下放,对大区经理和店经理的考核机制进行了优化,赋予大区经理产品决策权。

此外,从2024年开始,海底捞实行双管店、多管店模式,鼓励优秀店经理和员工多劳多得,同时以组织改革的形式,鼓励内部创业。

不论是前不久推出自助餐、洗头、夜市摆摊等服务,还是如今夜店模式刷屏,这一系列动作,都能看出海底捞正加速探索更多元的场景形态和收入来源。

 整活机制

不过,不论是内部的“整活”机制,还是产品不断上新的做法,其作用更多在于改善现有门店的翻台率、客单价等经营指标。

一般来说,翻台率是餐饮行业(尤其是中餐、火锅、快餐等依赖堂食的业态)核心的运营效率指标,主要衡量单位时间内餐桌的重复使用频率,直观反映门店的客流承载能力、坪效(每平方米产生的效益)及运营周转效率。

2020-2024年,海底捞的翻台率分别为3.5次/天、3次/天、3次/天、3.8次/天、4.1次/天。在2019年,海底捞平均翻台率为4.8次/天,比2024年高出20%。而在海底捞上市前的2017-2018年,其平均翻台率甚至达到了5次/天。

此外,在当前门店规模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想要整体提升营收规模,海底捞可能还是需要依靠副品牌战略和加盟业务。

财报显示,截止到2024年年末,海底捞餐厅门店数量为1368家,较2023年同期减少6家。

海底捞门店、翻台率等数据 | 来源:2024年财报

从目前情况看,“去火锅化”是海底捞副品牌战略的核心策略之一。据源Sight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海底捞已经新开超过十个副品牌,覆盖正餐、简餐、快餐以及烘焙等不同品类。

但从2024年的经营情况看,海底捞打副牌策略的效果并不明显。财报显示,2024年,海底捞其他餐厅业务的营收虽然同比增长39.6%至4.83亿元,但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1.1%。

海底捞各业务板块收入情况 | 来源:2024年财报

而在加盟业务上,海底捞表现得依然有些保守。据媒体报道,从去年3月份正式发布加盟公告,到今年5月,海底捞收到的加盟申请已超过2万份。然而,由于加盟门槛较高、开店周期较长等因素,海底捞并没有开出太多加盟店。

财报显示,截止到2024年底,海底捞完成交割的加盟店为13家,其中10家为老店转让,只有3家为新开门店。此外,2024年加盟业务为海底捞贡献的营收为1671万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不到0.1%。

整体看,当前国内的餐饮行业,不论是产品形态还是门店模式,都不断发生着改变和重塑。如何“熬过”这段苦日子,是这个赛道所有选手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