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承诺大幅提高军费的欧洲领导人通常并不是出于经济增长动机,且历史数据表明国防军工类支出往往不能够与经济增长画上等号,但是整个欧洲从2025年开始每年千亿欧元级别的历史级国防军工支出有望支撑住欧洲经济,不至于让经济长期疲软的欧洲陷入深度经济衰退境地。
MEGA(Make Europe Great Again / 让欧洲再次伟大)——该缩写词汇最早出现在去年,针对欧洲竞争力议题,今年春天随着投资者们对欧洲金融市场兴趣和欧股资金流的激增重新冒头。仿照MAGA的MEGA帽子可在网上轻松购得。在特朗普“解放日”释放关税重磅消息后,在军工投资热潮推动之下,欧洲股市跑赢美国股市的幅度甚至创下20年之最,使这一缩写再度被投资者和交易员提及。相比于估值高企的美股,欧洲现在提供了从历史低谷提升盈利并实现估值大幅扩张的更佳设置。
在欧洲各国财政与军事国防类支出共同推动下,经济增长与企业利润前景也正转向有利于欧洲而不是美国市场。在美国政府计划不再以大规模支出护航北约之后,未来五年,北约欧洲成员国的国防军工开支预计每年将增加2000多亿欧元。
来自Swissquote Bank的高级分析师伊派克·奥兹卡德斯卡娅 表示:“我认为数千亿欧元的军事国防支出获批是今年欧洲股市大幅跑赢美国的主要驱动因素;军事与防务类股票获得了重要的大规模资金流入。”“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最近对市场情绪造成了影响,但加强军事和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会大幅推动当地经济增长,而且在欧洲基本上不会出现以同样的速度助长通货膨胀率,从而给欧洲央行提供支持的余地。”
此外,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凸显出多数欧洲国家在保护其关键国防系统方面的不足,而以无人机为主导的作战方式兴起,意味着能够在敌方领土深处造成破坏的能力愈发重要,使得欧盟各成员国对于以无人机系统、卫星通信、防监听与干扰网络以及自动驾驶体系为核心新时代“无人化战争体系”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巨额国防开支能够避免经济崩溃
幸而如此,表面标题数字的确耀眼:根据北约声明,预计到2035年,整体军费开支占欧洲经济产出(即GDP)的比重将从目前的2%升至5%。虽然国防军工类支出对经济产出的拉动常常很有限,但是欧洲各国政府仍可通过改变投资方式来提升产出与收益。
首先,军事开支并非强劲的经济增长引擎。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从历史证据来看,所谓财政乘数往往低于1。该指标衡量的是一个国家预算平衡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换言之,若国防军工类开支增加1个GDP百分点的增量,短期内GDP的增幅往往不足1%。
高盛分析师团队预计,欧洲的乘数甚至更低,仅0.5,意味着国防每花费100欧元,区域GDP仅增加50欧元。军费增长对经济影响有限的原因之一是它往往挤出私人投资,家庭和企业因而不断增加储蓄。
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及其同僚已承诺逐步加码军费,这也意味着可能进一步削弱了经济提振力度。6月25日在海牙达成的新北约目标——军费占GDP的5%,可能要到2035年方能全面实现。
额外3%的GDP对北约欧洲成员国而言相当于6,600亿欧元(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预测计算,不包含德国政府5000亿欧元的基建与国防预算)。但若分十年落实,按慷慨的乘数1测算,对GDP的年均增量至多仅0.3个百分点。对于那些经济停滞的9欧洲国家来说这并非无足轻重,却不足以让欧洲踏上更强劲的堪比美国的经济增长轨迹。
在剔除一些慷慨的会计处理后,真实数字更显平淡。以常规的北约国防支出定义,新目标实际仅为GDP的3.5%;余下1.5% 则被称作“相关”支出,如网络安全或基础设施,只为将数字凑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要求的5%军工开支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松散联系原已列入当前预算计划。
并非每一欧元都价值相同
不过,欧洲各国政府仍可让这场军费潮物尽其用。在国防领域,并非每一欧元的价值完全相同。基尔报告作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伊桑·伊尔泽茨基指出,融资方式至关重要。若政府通过举债而非加税来为军费买单,增长提振将更大;加税则会抑制经济增长。
欧洲还需细究资金流向。扩大兵力主要通过士兵不断增长的薪资以及奖金体系在经济中产生狭窄的连锁反应——尽管目前这一支出类别占欧洲国防支出的最大份额,约40%。而用于装备的支出(当前占比 20%)对欧洲私营部门的影响更大。
政府最具生产力的举措是提高研发投入。欧盟此项仅占军费预算的 4.5%,而美国则为 16%,正如前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在其竞争力报告中所指。加大对人工智能类型武器等新技术的投资,可在中期大幅提升不同行业生产率,并对民用核心产业产生溢出效应。比如,现代战争形态正在不断改变,太空与网络体系正变得日益重要,战场通信与自动化驾驶的无人车辆、无人机系统也同样如此。
最后,欧洲需倾向本土工业。当前欧洲采购系统中超过80%依赖进口,其中四分之三来自美国。要在本土制造更多武器,各国需就共同战略需求达成一致、整合资源并继续重组国防军工行业。
基尔报告的汇编数据显示,目前,欧洲花在美制装备上的钱实则在刺激美国经济增长。
这些制约因素表明,按现状,一些欧洲经济体将比其他欧洲国家更能从军费激增中受益。德国已放弃财政束缚,并宣布在 2029 年前将核心国防开支大举提升至整体预算的 3.5%,比北约期限早六年完成。若以债务融资、且梅尔茨政府不把太多资金花在扩军上,这一举措将助德国彻底摆脱三年经济衰退。
另一方面,公共债务超过GDP 100%的法国和英国在军事扩张上面临财政掣肘,将难以获得显著的经济增长回报,其扩军步伐更慢且需靠紧缩政策融资。
可能出现的经济结果差异悬殊,说明一味且过分地盯着GDP目标是适得其反的。伊尔泽茨基指出,这可能会扭曲激励举措,把国防政策变成“花钱冲动”,无视装备需求和成本以及民营经济提振预期。毕竟,没有什么比从亟需现金的美国军工巨头那里盲目采购无用且高价的武器更能让北约迅速接近其军费开支目标。
随着军工投资狂潮席卷整个欧洲,今年欧洲股票市场一些大市值国防股股价的大幅飙升势头,使得国防军工巨头们成为欧股乃至全球股市今年以来显而易见的最大赢家,欧洲各国政府更应把精力放在明确国防政策的相关预期成果上,尤其是如何反哺居民薪资与民营经济并通过技术变革刺激消费者支出,其中包括理想军队规模、所需装备性质以及研发投入金额等。庞大、易理解的GDP指标可以作为欧洲的政治宣言,却少有改变本质经济现实的效力。
更多港股重磅资讯,下载智通财经app
更多港股及海外理财资讯,请点击www.zhitongcaijing.com(搜索“智通财经”);欲加入智通港股投资群,请加智通客服微信(ztcjkf)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