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行业】外卖大战白热化:三大龙头股价上扬 补贴狂欢下谁在“接招”?

金吾财讯
15 Jul

金吾财讯 | 7月15日,港股外卖与即时零售赛道三大龙头——阿里巴巴(09988)、美团(03690)、京东集团(09618)集体上扬,截至收盘,阿里涨6.97%,美团涨4.38%,京东跟涨2.12%。这细微的波动,恰是近期“外卖大战”激烈程度的注脚——从补贴大战到订单狂飙,从消费者“薅羊毛”到商家喊“扛不住”,一场围绕即时零售的生态重构正在上演。

大战导火索,始于巨头们对“即时零售”蛋糕的争夺。 阿里据报抛出“超级星期六”计划:未来100天的每个周六,消费者可领188元外卖红包,覆盖奶茶、咖啡、快消速食等高频品类,部分商品甚至能“0元购”。这一动作直接对标美团的“周末经济”——7月11日起,美团外卖微博预热“周六,快乐继续”,同步强化餐饮订单优势;京东则推出“16.18元秒杀小龙虾”活动,每日限量10万份,试图以“品质感”切入市场。

数据最能说明竞争的激烈程度:7月5日,美团即时零售单日订单首次突破1.2亿单,其中超1亿单为餐饮需求;7月12日,这一数字再创新高至1.5亿单——没有铺天盖地的补贴广告,峰值却“静水深流”般自然到来。阿里也不甘示弱,淘宝闪购凭借“双11级”资源倾斜,7月5日订单飙至8000万单(非餐占比75%),7月14日更突破8000万(不含“0元购”),日活用户较前一周增长15%。京东外卖则启动“双百计划”,宣布投入超百亿元扶持品类标杆品牌,补贴从“撒胡椒面”转向精准投放,重点发力正餐等“品质感”赛道。

网友戏称这是“钞能力斗法”:市场日单量从1亿被“轰”到2.5亿,奶茶、咖啡、汉堡几乎“0元购”,00后更自嘲“薅到了最大时代红利”——这届年轻人,一边吐槽“平台疯了”,一边熟练打开三个App比价下单。

但繁荣之下,矛盾正在显现。 7月10日,遵义市红花岗区餐饮行业商会发布《关于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补贴和不正当竞争的倡议书》,直指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的“0元购”“满18减18”等极端补贴行为,已导致当地餐饮业陷入“不参与则无流量,参与则破价亏损”的恶性循环。大量依赖堂食的小店被挤压,经营压力陡增;市场秩序混乱、行业生态失衡,更让“真实需求”被短期流量掩盖。

矛盾的核心,在于“补贴驱动的增长”与“可持续的商业逻辑”的冲突。正如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小毅所言:“即时零售的价值在于整合本地资源,激活消费潜力,但单纯靠低价吸引的用户,难以形成长期黏性。平台若沉迷‘补贴换市场’,最终可能陷入‘用户越薅越精,商家越做越亏’的死循环。”

这场“外卖大战”的终局,或许不在“谁烧钱更多”,而在谁能把准时送达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便利。当补贴退潮,当用户不再为“0元购”疯狂,真正留下的,将是那些用高效配送、优质供给、良性生态构建起“即时零售护城河”的平台。

机构观点:短期承压与长期博弈并存

国信证券指出,阿里巴巴短期加大即时零售布局对利润端造成压力,但长期来看有利于电商用户粘性和购买频次提升,重塑淘宝用户心智。报告小幅调整公司FY2026-FY2028收入预测至10623/11490/12174亿元,调整幅度为+1.0%/+2.2%/+0.8%,主要考虑闪购业务单量快速增长带来的收入增加;经调净利预测则因投入加大下调至1388/1718/1954亿元,幅度为-16.8%/-5.7%/-2.9%。尽管利润端承压,国信证券仍维持阿里“优于大市”评级,认为其长期战略价值有望逐步释放。

京东方面,机构普遍关注其外卖业务的高强度投入对盈利的短期压制。建银国际估算京东今年第二季外卖业务投入约100亿元人民币,第三季或达130亿元高峰,受此影响,其2025-2027年盈利预测大幅下调44%、21%及15%,港股目标价从191.1港元降至166.2港元,美股目标价由49美元下修至42.6美元,但仍维持“跑赢大市”评级。摩根士丹利进一步指出,京东第二季外卖巨大投入导致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同比下滑63%,且核心电商业务未与外卖投资形成协同效应(收入增速、利润率均无实质改善),故将2025-2027年盈利预测分别下调39%、32%及30%,目标价削至28美元(对应2025年预测非GAAP市盈率11倍),维持“与大市同步”评级。该行预计,京东第三季仍将维持高强度外卖投入,非GAAP净利润或进一步下滑至36亿元(净利率仅1.25%)。

美银证券则聚焦美团面临的竞争压力。报告指出,自淘宝闪购推出500亿元补贴计划后,美团与淘宝日订单量分别录得1.2亿及8000万单纪录,增长主要由高额补贴驱动。该行预期竞争至少持续至11月“双十一”,单季投资或于第三季达至高峰。美银预测美团今年核心本地商业(CLC)经营利润达422亿元,并预留120亿元预算用于防御市场份额;但对美团2025及2026年调整后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26%及7%,目标价由155港元降至136港元,重申“买入”评级,认为其高频餐饮需求的基本盘仍具韧性。

结语

从机构分析可见,尽管短期业绩承压,但巨头们对即时零售的争夺已从“烧钱换份额”转向“生态持久战”。阿里依托电商流量盘活本地生活,京东以供应链优势加码品质赛道,美团则凭借高频餐饮需求巩固基本盘。补贴终将退潮,谁能以效率与体验构建护城河,方能在终局之战中胜出。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