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7月的上海,热度远超酷暑的亚洲规模最大的CGN盛会BilibiliWorld 2025(下称BW)刚刚落幕。这场二次元展会汇聚了全球167家展商,三天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40万人次观展。
这是上海这座城市“文化磁场”的一角。这里刚刚结束了群星璀璨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还有即将举行的全球数字娱乐风向标ChinaJoy,从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前沿科技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全球商贸,科技、艺术、商业与潮流在此碰撞,提供了丰沃的内容创作土壤。
为什么上海会成为激发创作者们的灵感源泉?
不仅仅因为上海有小红书、B站这样的内容平台,和米哈游、喜马拉雅这样的文化十强企业,还有“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以及城市文化基因的深层滋养——上海正在吸引全球创作者“近悦远来”。
“双子星”的引力场效应
在上海内容生态版图中,B站与小红书如同双子星般闪耀。前者以“Z世代第一阵地”著称,后者以“生活方式风向标”闻名。
数据显示,B站百大UP主中超30%扎根上海,近400万创作者在此深耕;小红书月活用户突破3.5亿,其中50%为95后,日均产生超1亿次内容互动,也有不少内容创作者最终选择将创作大本营定在上海。
夏萌人是一个非常有表达欲的姑娘,三年前从大厂离职后,她的小红书笔记流量越来越高,这让她自然而然地选择成为了一名“数字游民”,现在小红书粉丝已超10万,还有自己的播客“海岛工位”。
在成都、大理、巴厘岛、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地短暂旅居后,夏萌人选择回到上海工作生活,因为对内容创作者而言,这里是“前店后场”,有更多商机,又离小红书等平台更近。“上海好玩的地方很多,有着多元的生活方式,很洋气又很融合”。
“上海是中国内地外国友人最多,最具开放和包容精神的城市,也是许多外国朋友来到中国旅游、经商的第一站,我们运营一档聚焦中国与周边国家交流的播客节目,有机会能够和很多外国友人进行交流,并邀请到我们的节目。”播客《东亚观察局》在小宇宙上已有36万订阅量,三位主播之一的权小星认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国旅行都是很受关注的话题。
上海作为一座大城市,汇聚了许多内容创作的同行者,对于分享主题感兴趣的听友还有可以线下聚会书店咖啡厅,以及提供节目录制的平台和无数个录音室,权小星认为,只有在上海,才能够同时拥有这些,孵化出一档与听友完成双向交流的节目。
除了很多外国友人愿意参与录制,也有不少听友会跟帖评论自己出国的体验,或者是向外籍嘉宾推荐好吃的上海菜。“上海作为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这种融洽的氛围也是中外交流的一个缩影,正是上海为何能够孵化出许多优秀自媒体节目的内核所在。”权小星说。
上海也正在打造让内容创作者更为聚集的生态区。2026年,B站位于杨浦滨江的近80万平米新总部将投入运营,届时这里将成为上海最大互联网产业园,容纳近万名员工、大量头部UP主及MCN机构,预计新增3万就业岗位,形成“创作-孵化-商业化”的完整生态闭环。
杨浦区近期打造的“V聚场”创作者共享空间也将成为微观的实践样本。顾名思义,“V”代表着全国甚至全球的内容从业者。这个空间集办公、培训、直播等功能于一体,配置专业摄影棚、配音室、特效制作中心等共享设施。
理想状态是,“大V”们不仅要把自己的号做得更大更强,也要抽出时间赋能其他年轻人,制定课程、共享经验。他们也可以把自己的“朋友圈”、上下游带进来,让V聚场成为一个生态。
夏萌人说,现在是她的个人转型期——以前是围绕B端品牌方服务,现在想寻找C端的机会。“个体做内容需要预设他者,要思考他们到底是谁、到底喜欢什么,这也很累。”她想打造一个年轻人社区为更多人提供服务,比如完善自己的访谈节目,进行更真实和深度的自我表达,同时也想打破自己的“圈子”,继续丰富个体的人生体验。最近一个月,她去学习脱口秀、按摩,参加深度关系营,想要“真正探索自己”。
未来,她“希望听听一个商业成功的人分享对趋势、行业的判断”,她需要的是有流量之后打造产品模式的指导,不是赚一时的快钱,而是更稳定地赚钱。
政策托举反哺经济繁荣
如果说吸引夏萌人的平台生态是吸引创作者的“沃土”,那么上海精准、大胆的政策体系则是优质互联网内容强劲的“助推力”。
创作者经济的核心痛点,在于前期高昂的生存成本与漫长的盈利周期。上海给出的解题思路是:用真金白银的政策组合拳,打通创作者的成长链路。这也吸引了MCN机构的关注。
“我们雷总希望能够和上海这座城市有一个更深的链接。”无忧传媒上海公司于2018年成立,集团副总裁冯帆告诉第一财经,以无忧当前的发展阶段,最关注的是场地成本和人才补贴政策。已经有不少无忧传媒的管培生和应届生得益于上海此前的人才政策留下来安心工作。
这样的政策在区级层面已有推进。上海市杨浦区发布了《全球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优享计划”实施细则》 ,创新之处在于梯度激励机制将创作者按知名度、影响力和对杨浦经济社会贡献度,分为战略、领军、潜力三级,对应200万、100万、50万购房补贴,租房补贴最高达8000元/月。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是:对符合条件的战略创作人才,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购房补贴 。一位房产类UP主感叹,“房子买早了!”但要挤进平台前1%,还得再努努力。
但上海不是简单地“撒钱抢人”,从账号关注量的角度看,战略创作人才需达到所在互联网平台粉丝量前1%的水平,账号关注量为所在互联网平台的前5%水平,则是领军创作人才,可获得第二个梯度的补贴。“优享计划”也远不止住房补贴,而是涵盖了人才安居保障、孵化平台共建、创作激励、薪酬奖励等十大举措,构建了一个覆盖创作者全职业周期的支持服务链条。
政策和平台解决了创作者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而上海独一无二的城市基因,则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冯帆表示,无忧的上海团队主要聚焦于内容创作和商业化变现,这与城市的基因有关。
在上海,创作的素材俯拾即是。漫步武康路,百年历史建筑与新潮网红买手店和谐共生。行至杨浦滨江,斑驳的工业遗存被改造为充满未来感的创意工坊和VR创作基地。从静安太古汇门前成为打卡地标的“路易号”巨轮,到全球最大乐高乐园,这座城市永远在创造新的故事和场景。
冯帆表示,无忧的上海团队主要聚焦于内容创作和商业化变现,这与城市的基因有关。她提到,上海有“三个文化对冲”,第一是中西文化共融,上海是全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得益于此,受众和创作者认知决定了创作宽度和维度,他们也更加敏锐;第二是新旧文化的交错,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上海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媒体发展机遇,顺应了大众文化的潮流;第三是快慢文化的重叠,她借用了中欧国际商学院许斌教授的一句话形容,“积卷成就人生,留白更能卓越”。
上海将古老韵味与现代活力完美交融,是一座朝气蓬勃、接轨国际的大都市。这种“City感”,是海派文化创新包容、历史与现代交织共生的魅力所在,内容生态的繁荣也在形成强劲的经济反哺。BW2025期间,40万年轻人的涌入,不仅持续构筑上海二次元“痛城”的人气与认知,同样带动了上海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关行业的消费上涨。
百联ZX是今年BW在上海的分会场,展会期间三家分会场均实现客流、销售双增长,其中,建筑面积仅一万平方的百联ZX创趣场三天客流超24万、销售同比增长31%。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仅7月第一周,号称“中国秋叶原”的“上海百联ZX”附近美食搜索量环比上涨超800%,“上海百联ZX附近酒店”搜索量上涨306%。全国抵沪机票订单上涨50%,国家会展中心附近酒店预订量同比去年上涨近5倍,相关文旅订单上涨35%,BW所带来的客群集聚与消费外溢,对七月上海的消费市场起到了显著的提振作用。
在上海,这座城市用“文化磁场”吸引创作者驻足,以“政策引擎”助其腾飞,最终形成“创作-传播-变现”的良性生态,构筑起内容创作者的理想国。
(转自:网易科技)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