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息都去哪儿了?!

环球市场播报
Jul 14

  还记得股息吗?

  就是那种你过去持有公司股票时,每季度能收到的支票?我说 “过去”,是因为你可能早就转而追逐那些不发股息的成长型股票了,比如英伟达(NVDA)。我能理解 —— 既然能靠英伟达或同为动量股的帕兰提尔(PLTR)一个表现惊人的季度一夜暴富,何必苦苦等待一年四次那点微薄的股息呢!

  不只是你忘了股息这回事 —— 美国企业界似乎也在这么做,它们正把现金流投入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和股票回购中。(我讨厌回购,但这是另一回事了。)

  来看看具体情况。

  德意志银行策略师吉姆・里德的最新研究显示,标普 500 指数(^GSPC)的股息收益率目前距离历史低点仅差 20 个基点。这一低点出现在 2000 年的科技泡沫时期,当时所有人都追捧成长股,对股息毫不在意(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里德指出,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需要考虑。

  1958 年以前,股息收益率一直高于政府债券收益率。当时股票被视为风险极高的投资 —— 缺乏多元化、监管 oversight 和企业透明度。投资者要求较高的股息收益率,以此作为承担这些风险的补偿。

  此外,过去股息享有的税收优惠比现在更优厚,这也让人们认为,通过股息获得收入是实现长期财富增长最可靠的途径。

  时间快进到 2025 年,企业纷纷放弃股息,转而进行股票回购。这能怪它们吗?股票回购会提高每股收益(EPS),而每股收益往往与高管奖金挂钩。此外,更高的每股收益还能支撑更高的股价。可谓一举两得!

  但里德表示,一个由回购而非稳定股息流推动的市场存在风险。

  首先,回购的随意性更强。我非常想知道,在特朗普引发的贸易动荡中,企业在第二季度是否仍在大举回购股票,还是已经缩减了回购规模。

  其次,回购往往更多发生在市场顶部而非底部。这意味着企业在高位买入股票,可能会给股东带来糟糕的投资回报。

  第三,回购会助长管理层的短期思维。

  “那么,接近历史低点的股息收益率重要吗?在企业现金充裕且乐于回购自家股票的情况下,似乎并不重要,” 里德说,“但这确实让美国市场的贝塔系数更高了。如果经济下行,回购会比股息更快停止,可能会削弱市场的一个关键支撑支柱。”

  他补充道:“随着股息收益率逼近历史低点,有理由认为估值和投资者预期已经过高。在危机中,缺乏来自股息的持久收入,其影响可能比市场目前意识到的更大。”

  不过,我对里德的观点略有不同意见。

  我确实认为股息现在很重要,而且在决定买卖股票时,股息应该仍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我更希望看到一家公司将股息提高 15%,而不是回购大量股票。这是企业长期健康状况的一个良好指标。如果一家企业五年后会陷入困境,它就不会将股息提高 15%,因为五年后再削减股息会遭到市场的严厉惩罚。

  “我确实在乎股息,也希望在我们的投资组合中看到有股息的股票,”Crossmark 首席市场策略师维多利亚・费尔南德斯在雅虎财经的《开盘报价》节目中对我说(可观看上文视频),“所以我认为投资者应该关注这一点。它有助于为市场波动提供一点缓冲。”

  费尔南德斯最看好的股息股之一是威瑞森(VZ),其股息收益率为 6.3%。目前 10 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为 4.4%。

  本文作者布莱恩・索齐是雅虎财经的执行编辑,也是雅虎财经编辑领导团队的成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郭明煜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