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财讯 | 7月14日晚,三大航集体发盈警,中国国航(00753)预计中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为17亿至22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净亏损约27.82亿元人民币;中国南航(01055)预期中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3.38亿至17.5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净亏损1.59亿元人民币;中国东航(00670)预计中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为12亿元至1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总额为28.41亿元人民币。
三大航仍处于亏损状态,国航、东航减亏,南航增亏。国航和东航在公告中表示,上半年,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国内民航客运市场呈现稳健发展态势,上半年经营效益稳步改善,同比实现大幅减亏。南航则表示,受旅客结构变化、高铁冲击、国际环境不稳定及不确定因素增多,经营压力依然巨大。
汇丰环球研究认为,亏损可归因收益率在旺季持续下降,同时固定成本居高不下。
不过,该行指出次季对航空业经营环境有利因素,1)三大航空公司4月及5月整体载客率平均达84%,按年及按季升2.8及0.8个百分点,较2019年疫情前高2.1个百分点,收入乘客千米数(RPK)按年升10%,显示航空旅行需求强劲;2)新加坡飞机燃油价格季内持续下降,按季平均跌10%;人民币兑美元季内升值1.4%,平均按季及按年分别升值0.6%及升值0.1%;3)清明节和延长的劳动节假期亦应提升客流量和收益。
需求强劲 票价企稳回升
国内民航旅客出行需求中,休闲出游占据主导地位,公商务出行次之,全年呈现出鲜明的季节性波动特征。一季度受春运带动,成为全年首个出行旺季;3至4月出行热度有所回落,公商务群体成为出行主力,市场整体相对平淡;5月因五一小长假的刺激,加上6月临近学生放假及暑运预热,出行量逐步提升;7至8月的暑运周期是全年出行最旺盛的时期,出行量达到峰值;进入四季度,10月借助国庆假期成为该季度出行最集中的阶段;而11至12月通常是全年出行的最淡时期。
据招商证券数据,2025年1-5月,全国民航旅客周转量同比+9.6%,较2019年同期+18%;其中,1-5月国内线民航旅客周转量同比+4%,较2019年同期+23%;国际线持续恢复是民航需求端增长的重要动力,1-5月民航国际旅客周转量同比+31%,较2019年同期+2%,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二季度开始,民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指标逼近历史高峰,这与2023年以来三次裸票座收转正的情况有所不同,显示出市场供需关系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国内客座率已经超过2019年水平,几乎处于历史最高位,意味着航班座位的利用效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部分航司的飞机利用率不仅超过了2019年,甚至高于2010年的水平,存量产能已接近历史上限,表明当前民航供给端的扩张空间已十分有限,供需紧平衡的特征愈发明显。
票价方面,在供需关系变化与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出稳步回升的态势。根据航班管家,2025年前23周,国内裸票价同比-3.8%,较2019年同期-12.5%,其中Q1裸票价同比下降7.6%,主要受到春运期间高基数影响(24年春运票价绝对值水平较高),Q2以来受益于供需边际改善、基数降低及油价下降等因素,裸票价率先企稳回升,同比增长1.4%。
2025年4月2日,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这一政策的出台为民航票价的合理调整提供了制度保障,也让2024年以来航司“增收不增利”的状况有望得到缓解。
成本端,航油成本是航司的第一大成本项,占整体营业成本的比重约为30%-40%。受全球供应链不畅影响,供给释放偏紧,同时随着OPEC+组织增产的推进,油价同比有望持续下降,直接降低成本,利好需求恢复及盈利增长。
暑运已至 票价略显温和
当前暑运已至,回顾2016-2024年暑运,预期演绎和票价表现是影响暑运航空股的重要影响因素。历史上航空暑期超额收益主要来自于6月暑运预期阶段和暑期票价表现超预期阶段。
基于这一逻辑,航司纷纷聚焦热门旅游航线加大运力投放,其中新疆、青海等热门旅游省份的航班增量预计最为显著。
不过,暑运首周的票价表现略显温和。据航班管家数据,截至7月2日,暑运预售经济舱裸票均价为815元,同比2024年微降0.4%,较2019年下降3.6%。对此,中泰证券分析认为,首周票价偏弱或因暑运高峰尚未真正到来,建议持续关注后续票价走势。
前景乐观 机构观点统一
结合多家券商机构来看,整体对航空板块大多维持乐观态度。
招商证券表示,短期来看,24年暑运旺季运力已经大幅释放、同时票价水平较23年大幅回落,今年暑运有望实现主要收益指标的企稳回升。
中泰证券表示,长期来看,民航量价正循环效应逐步显现,高客座率有望带动票价持续上涨,乐观预期持续发酵。该行看好航空淡季不淡及暑运旺季催化下的投资机会。
中信证券表示,目前油价波动已缓解,该机构预计大航3Q25或实现50~60亿元利润,创单三季度的历史新高,票价是行业盈利修复及扩张的最后一环,在紧供给格局延续、因私出游持续景气的背景下,该机构看好未来两年航司的业绩表现。
华泰证券表示,往后展望,航司收益管理逐步改善,短期或将借助暑运进一步好转,叠加油汇或利好成本费用,我们看好航司旺季盈利表现。中期由于供应商产能未恢复、发动机检修、在手订单有限,航空供给或将维持较低增速,航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机场公司目前受益于流量增长和结构改善,但免税业务仍承压,流量对于机场盈利的贡献力度减弱,需进一步挖掘流量变现能力,并等待估值消化。中期关注资本开支较少的机场公司,或更具有配置性价比。
长江证券认为2025年暑运行业有望呈现量增价稳,盈利弹性显著释放的特征。暑运破局时刻临近,Q3利润弹性释放:2025Q3单位成本降幅领先单位收入,测算行业Q3单位毛利有望同比增加9.0%,叠加汇率中性,最终行业利润弹性有望大幅释放;此外,6月26日民航局召开电视电话会,专题部署民航领域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工作,行业协同有望加强。展望后市,航空赔率具有强吸引力,多因素共振向好;供给刚性收紧,需求复苏信号鲜明;收入与成本共振,周期弹性终释放。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