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霸主即将增配中国股票? 在岸基金斩获14%收益后 桥水押注政策托底与估值扩张

智通财经
15 Jul

智通财经APP获悉,在针对特朗普政府关税举措的政府刺激政策帮助之下,桥水基金旗下在岸中国基金今年上半年投资回报增长 14% 之后,有着“对冲基金霸主”称号的全球最大规模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前景预期变得更加乐观。

据了解,桥水在岸中国子公司在第二季度致投资者的一份信中表示,截至6月30日,其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观点相较于“全天候策略”(All Weather)战略配置为“适度增加”,核心理由是政策支持、AI投资热潮席卷中国市场以及中国股市估值仍然相对较低。桥水官方则拒绝置评。

信中称,在贸易战担忧导致全球股市大幅下挫后,中国政府于4月果断出手稳定经济以及中国资本市场。这推动了中国股票和债券资产的大举反弹之势,而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背景下黄金价格也不断走强。

即使经历一波大涨之后,中国股市(包含A股与港股市场)的估值仍低于美股等发达国家市场,从风险回报角度看令中国股票“具有投资吸引力”,桥水在致投资者的这份信中指出。

“展望中国股市的未来,我们预计支持性的政策立场将持续,为整体风险资产价格提供重要托底。”桥水在信中写道。“因此,我们正在持续增加对一篮子风险资产的配置。”

根据过去两个季度的投资者信件,与3月底的“略微上调”相比,桥水对短期限债券的观点为“适度上调”。其对大宗商品的立场则从三个月前的“中性”调整为“略微降低”。

聚焦于多资产分散的桥水“全天候增强版”(All Weather Plus)策略近年表现优于多数本土的投资同行,帮助桥水去年在岸中国资产规模增长约40%,至逾550亿元人民币(折合约77 亿美元)。该策略的在岸基金第二季度投资收益大约5.8%,将上半年回报大举扩至 13.6%。

知情人士透露,基于团队观点进行动态调整的主动管理投资策略在第二季度贡献大约2.3%收益,继第一季度贡献3%之后再添增量。

深圳排排网的私募统计数据显示,本土采用多资产策略的对冲基金上半年平均收益为 7.3%。该网站跟踪的51只规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对冲基金平均回报11%。同期,沪深300指数表现持平,而在史无前例的中国AI投资热潮推动下,阿里巴巴腾讯等高权重科技巨头股价持续上行,推动以中资股为主的香港股市恒生指数上涨超过20%,阿里巴巴腾讯占据高额权重的恒生科技指数今年迄今上涨18%(今年涨幅最高一度超30%),均大幅优于标普 500指数以及沪深300指数。

担心错过“下一个硅谷”! 主权巨资或将潮涌至中国,推动中国股市迈向繁荣牛市

根据美国资管巨头景顺(Invesco Ltd.)最新发布的《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全球主权资产管理机构对于中国资产的配置兴趣大举回升,绝大多数基金预计将加大投入,借助中国科技驱动的资产涨势来抓住历史级的技术变革机遇,并且倾向以削减美国长期国债持有规模来提供资金支持。

“全球管理着27万亿美元资产的主权财富投资者正越来越看好中国科技行业,因为他们不想错过下一波创新浪潮。”这是景顺资产管理公司年度所调查得出的结论。

据了解,在景顺对于83家主权财富基金和58家中央银行进行的2025年第一季度调查中,59%的受访者表示,在未来5年里,他们将中国视为高优先级或中等优先级配置目标,远远高于去年的44%。

“这里存在一种‘害怕错过’(即FOMO)的看涨投资情绪,中国科技繁荣发展趋势就像下一个硅谷。”景顺官方机构部主管罗德·林格罗(Rod Ringrow)表示。“主权资产普遍认为,中国科技企业未来将颇具有全球竞争力,他们想确保自己现在就参与其中。”

整体而言,景顺调查显示,自从DeepSeek横空出世,以及阿里巴巴推出兼具低成本与高性能属性的开源AI大模型震撼硅谷与华尔街之后,管理者大约27万亿美元资产的主权财富基金正越来越看好中国科技行业。

这种由DeepSeek横空出世带来的“AI应用浪潮”所驱动的乐观看涨情绪已蔓延至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先进制造业、电动汽车等其他偏向科技类型的行业。

景顺调查显示,大约78%的受访全球主权资产管理机构预计,中国的科技与创新驱动行业将跻身全球顶级竞争力行列。

跑输港股的沪深300指数有望迈入上行轨迹

DeepSeek 所引领的史无前例的中国人工智能投资热潮可谓持续提振中国科技股,中国大型科技企业(比如阿里巴巴与腾讯)拥有开发覆盖14亿人口的颠覆性应用级科技产品的实力,并且企业端与个人消费端对于新AI技术的接受度不断提高。

对于中国股市——即港股与A股市场而言,DeepSeek重磅推出的具备划时代意义的“超低成本AI大模型”带动大模型开始深度渗透至中国各行各业,以及阿里巴巴强劲业绩与阿里所展现出颇具雄心壮志的“人工智能超级蓝图”,已经成为全球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资产的前所未见“牛市催化剂”,而这些投资者本来已经对美国科技股愈发高企的估值感到担忧。

高盛研报显示,即使经历大幅上涨之后,中国“民营十巨头”平均估值约13.9x的12个月预期市盈率,较MSCI中国指数仅有22%的估值溢价,远低于历史均值,大幅低于“美股七巨头”接近50%的估值溢价水平。

在华尔街大行高盛看来,今年上半年表现远不及恒生指数以及标普500指数的沪深300指数有望大幅上涨。

高盛近日重申对于中国股市的看涨立场,预计到年底,沪深300指数将上涨10%以上,至4600点。截至周二收盘,沪深300指数收于4019点位。

作为非严格意义上的对标,涵盖几乎有所中国核心资产的沪深300指数,被一些机构对标于堪称美国核心资产的标普500指数,沪深300指数从规模来看与标普500指数、欧洲斯托克600指数以及日经225指数共同构成所谓的“全球核心资产”,并且沪深300指数的规模和影响力仅次于标普500指数。

尽管投资者仍持谨慎态度、且上半年表现平平,但高盛预计,在中国股市在2025年下半年将迎来更强劲的表现,支撑因素包括:AI驱动的中国股市看涨热潮、政策宽松预期、企业盈利改善,以及宏观经济指标趋于稳定。此外,高盛对中国A股及海外上市的中资股均维持“增持”评级,核心理由在于估值具有吸引力,且随着市场情绪改善,资金有望重新流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