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购补贴下的美团,跟淘宝闪购打了个平手

蓝鲸财经
18 Jul

文|独孤依风

近场消费市场竞争激烈,实体商家热情高涨,平台订单量亦日趋走高。

美团在7月12号晚宣布订单量达到1.5亿。两天后,淘宝闪购也公布了战果,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创下新高(不含自提及0元购)。

两者都创了新高,但淘宝闪购着重提了不含自提和0元购。这其实是相对于美团来讲的。毕竟美团在最近两周借助0元购收获了不少订单,尤其是借助一些低价高频消费的商品,比如奶茶、咖啡等。

作为电商行业观察者,我对美团1.5亿日订单量持有怀疑态度,可以从美团的运营、骑手收入等多个方面分析:

美团的对外公开数据显示,这1.5亿单中,主打优惠活动的神枪手板块占5000万单,拼好饭板块占 3500 万单。而在上个周六,其神枪手推出主打自提的“0元外卖”。由此可估算出,美团1.5亿单中,0元到店自提单可能占3000-5000万单 —— 日常该板块订单约1000万单,此次骤增的4000万单,恐多为自提。

在主流社交平台和媒体报道中,很多消费者利用0元购下单的奶茶等饮品,却不取餐,造成无形之间的浪费。有网友指出,沪上阿姨上海环球港店出现大量消费者通过美团外卖“0元购”活动下单却未领取饮品的现象。据新京报报道,7月13日,厦门一茶饮店店长回应饮品制作后无人领取只能倒掉一事称,此举系因外卖平台发放0元奶茶券遭遇“爆单”,消费者点单后爽约,店方无奈只能将过夜饮品废弃。

众所周知,近场零售通过高效履约送达给消费者,即线上即时下单,线下即时履约。美团通过推行的0元购到店自提的模式,订单量冲起来了,但能产生多少复购率呢,所以这部分订单不能算是有效订单。另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次美团和淘宝闪购的统计口径是不同的。“美团不仅把自提外卖和0元购这类订单算入总单量,还把一些需要现场核销的到店消费,也统计纳入了即时零售总单里。”这体现出美团对于锁定“即时零售行业市场份额第一”心智的迫切。

另有研究物流的人士,对比两个平台的订单量和相应骑手成本后,向我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根据美团公布的最新数据,全国范围内众包高频骑手的平均月收入如今达到了9793元;而据淘宝闪购刚公布的数据,众包高频骑手的月均收入则超过了12500元。众包高频骑手的收入直接反应平台真实订单量。美团的1.5亿单和淘宝闪购的8000万单,前者几乎是后者两倍,但美团骑手平均月收入却低了近3000元。根据最近各方市场调研以及骑手在社交平台上的反馈显示,在各家平台的骑手单均收入和补贴整体趋于博弈均衡的背景下,这样的差异并不合逻辑。”

由此可见,美团持续追高的订单量并没有为骑手们带来月均收入的同步提升。所以订单量“含水分”足。推测“美团目前在闪购方面真正有效的订单量数据估计跟淘宝闪购的订单量差不太多。”

美团1.5亿订单是否存在水分?

首先,美团订单品类结构单一,集中于奶茶、咖啡等高频低客单品类,比如蜜雪冰城、塔斯汀、华莱士、正新鸡排增速位居前列。在补贴刺激下,出现了“一人日囤20杯奶茶”的非理性消费;而淘宝闪购的8000万单中,非餐饮订单占比16.5%(超1300万单),涵盖酒类、3C数码、母婴等品类,且非餐订单增速超100%。这反映美团订单可能依赖补贴驱动的“虚假繁荣”,而淘宝闪购的多元品类结构更贴近真实消费需求。

美团“神抢手”项目负责人也表示,“神抢手”订单量超5000万单,其中礼赠量突破千万单,成为美团订单成交重要通道。此类订单依赖微信社交裂变(如好友赠券),但实际也可能存在较多水分。因为有的用户会为获取优惠券而“假赠礼”,部分礼赠订单未被真实兑换。比如,有消费者反馈,为凑满减门槛向10名好友发送奶茶券,最终仅3人实际核销。而且有些黑产团伙会利用脚本批量注册账号,自动完成“领券-赠礼-作废”循环,制造虚假订单增量。

在综合考虑剔除了0元购和自提、验证骑手月均收入、品类单一、虚假礼赠量的背景下,美团目前在即时零售方面真正有效的订单量数据,估计跟淘宝闪购的订单量差不太多。

在美团和淘宝闪购的订单数字背后,其实还正在发生一场看不见的较量。

淘宝布局闪购业态,实质是利用庞大的用户生态与本地业务协同优势,将商品消费延伸至本地服务,意图构建覆盖全品类、多元化消费场景的“大消费平台”,通过“电商+服务”的双核驱动实现平台转型。依托饿了么、飞猪等资源的战略重组与500亿真金白银的补贴,淘宝闪购上线后日订单量迅速跃升至8000万以上,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日活跃用户突破2亿,强势占据近场消费市场60%的增量份额。这不仅验证了该模式巨大的商业价值,更强化了阿里构建全域消费生态的决心,其用户覆盖与生态厚度为其平台构筑了竞争壁垒。

面对淘宝闪购的攻势,美团近期连续发起“0元购”促销,根本驱动在于:其即时零售核心阵地正遭受严重冲击。守护多年建立的基本盘,成为美团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打赢的战争”。“0元购”以近乎免费的商品,尤其聚焦奶茶咖啡等高热度品类,短期迅速催生用户冲动消费与订单激增,意在稳流量、固习惯、提想象空间。

然而,这种依赖高额补贴的激进攻势潜藏多重隐忧:

其一,透支平台发展未来。“0元购”以价格为核心竞争手段,无形中挤压美团的战略带宽,使其难以协同布局如阿里般丰富的多业态服务场景与生态协同效应,错失近场消费多元化带来的深层变现机遇。我和多位业内人士沟通后普遍觉得:0元购带来的短暂数据高潮使得美团忽略了近场消费潜在的大好机会。

其二,数据繁荣根基不牢。“非理性爆单”现象引发商品大量浪费——不少消费者点单后爽约,商家被迫丢弃无人领取的饮品。与此同时,商家利润摊薄、骑手配送压力剧增,服务质量与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拷问。“卷”价格无赢家,“卷”创新才有未来。

其三,核心价值链损伤。0元购一旦取消,这种临时构建的以低价维系的用户与商户关系极易瓦解。平台、商家、骑手、消费者的关系能否在常态下形成持续互惠的价值链条,前景存疑。

综上,我觉得美团有点操之过急。它需要超越以价格厮杀巩固数据的焦虑,回归价值创造的本源——深入协同骑手、多业态商家与消费者需求,构建具备内生韧性的服务生态链。只有通过效率提升、体验优化、模式创新等深层“内功”修炼,才能真正肩负引领近场消费业态健康升级的使命,推动行业从补贴驱动的数据迷途转向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轨道。

一时的补贴喧嚣终归会沉寂,唯有构筑坚实价值的平台能行稳致远。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