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在A+H股及新经济企业密集赴港上市推动下,港交所锣声迭起。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共完成了42宗首次公开招股发行,合计募集资金1071亿元(港元,下同),募资金额同比增长约700%,较2024年全年增幅约22%,募资规模暂列全球第一。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上半年,全球10大IPO中,有4宗IPO来自香港。
在这一盛况的背后,很大程度源于基石投资者的深度参与。作为港股IPO市场的关键参与主体,其在市场中的布局与动向,不仅是衡量市场热度的重要指标,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对企业价值的深度判断,同时对新股发行的成功与否以及后续市场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市场意义。
智通财经APP梳理发现,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基石投资呈现三大显著特点。
一是基石投资者“扎堆”现象突出。数据显示,42家港股IPO企业中,有36家引入共计189家基石投资者,占比高达85.71%,这一数字远超往年水平。452.02亿港元的基石投资总额,占全市场超过42%的募资规模,展现出资本对港股市场的强烈信心。其中,引入5家及以上基石投资者的公司达到16家。宁德时代(03750)、三花智控(02050)、映恩生物-B(09606)、IFBH(06603)引入的基石投资者超过10家,宁德时代引入的基石投资者更达到23家。
二是行业龙头企业受青睐。宁德时代、海天味业(03288)、三花智控、恒瑞医药(01276)、蜜雪集团(02097)5家龙头企业,合计引入60家基石投资者(占比31.7%),并包揽投资金额前5名,投资总额达351.4亿港元,占上半年基石投资总额的77%以上。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宁德时代是全球动力电池行业龙头,海天味业为国内调味品领军企业,三花智控在制冷控制领域全球领先,恒瑞医药是国内创新药标杆,蜜雪集团则主导现制茶饮市场。龙头企业凭借稳定的业绩表现、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基石投资者的优选标的,既为资本提供了可靠的回报预期,也降低了投资风险。
三是投资回报表现亮眼。截至7月15日收盘,上半年36家引入基石投资者的IPO企业中31家股价曾较发行价上涨,占比86.1%;21家最大涨幅超50%,其中,映恩生物-B、古茗(01364)、蜜雪集团、药捷安康-B(02617)、布鲁可(00325)、赤峰黄金(06693)等10家公司股价最大涨幅超过100%。这种跨行业普涨格局,与基石投资者群体的多元化构成形成深度联动,各类资本基于差异化逻辑的专业化布局,为不同赛道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与背书,共同推动市场形成多元繁荣态势。
从参与主体看,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基石投资者呈现多元化特征,包括地方国资平台、外资机构、公募基金、产业资本、个人等。不同类型资本基于各自逻辑展开布局。专业投资机构更看重企业的长期价值和成长潜力,产业资本则注重与企业的战略协同,主权基金和地方国资则更关注投资的安全性和对区域经济或产业的带动作用。
具体来看,上半年有超过15家地方国资平台成为港股IPO基石投资者,分别来自江苏、广东、河南、江西等6个省份。江苏省地方国资平台参投积极性较高,仅正力新能就引入了3家具地方国资背景的基石投资者,其中包括常熟本地的东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另外,周六福、海天味业也分别引入深圳市罗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佛山发展有限控股等本地国资平台为基石投资者。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地方国资参与投资的多为公司总部所在地或有重大项目落地的地方政府相关资金。地方国资平台做基石投资者优势显著,一方面,其与企业接触密切,对企业了解深入,审核流程相对较短;另一方面,对于尚处发展期的硬科技企业而言,地方国资的参与能增强企业信用背书,增加发行成功概率。从投资策略看,国资基金为优化资产配置,积极参与流动性更优的战略配售、定向增发等领域,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与企业成长。
知名外资机构在港股IPO基石投资中的参与度显著提升,科威特投资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瑞银集团、橡树资本等全球知名机构频繁现身。这些外资机构对优质标的的布局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热衷行业龙头,二是出手“阔绰”。
例如,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等龙头企业,均出现了多家外资投资机构的身影。其中,科威特投资局对宁德时代的投资金额高达38.76亿元,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投资恒瑞医药金额20.77亿元。瑞银作为上半年港股市场最活跃的基石投资者之一,成为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IFBH、布鲁可5家公司基石投资者,总投资金额达到16.94亿元。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自2024年下半年起,外资回流香港市场趋势明显,港股凭借国际化优势,吸引了全球各地投资者,未来外资配置中国股票、债券的比例有望持续上升。
产业资本在港股IPO基石投资中同样活跃,其中不乏中石化、梅赛德斯-奔驰、康方生物、嘉能可的身影,并参投了宁德时代、曹操出行(02643)、药捷安康-B、南山铝业国际(02610)等热门IPO项目。
产业资本做基石投资人,不仅期望获取财务回报,更注重战略协同,通过入股加强与上市公司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业务互补,推动产业整合与升级。以曹操出行为例,其在港上市时,引入梅赛德斯奔驰作为基石投资者,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采购、智能出行技术研发等领域存在深度战略合作。再例如,康方生物投资药捷安康,可借助后者小分子研发技术与管线,完善自身在创新药领域布局,实现大分子与小分子药物研发互补,推动双方在肿瘤及其他疾病治疗领域协同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从行业分布看,基石投资者重点布局新能源、消费、医药生物、先进制造等领域。这一布局与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发展趋势高度契合,既体现资本对新兴产业的前瞻性布局,也反映对优势传统产业的持续认可。从市场表现看,基石投资者的参与对新股价格稳定与信心构建的作用尤为显著。“大牌”机构的集中参与能有效降低市场波动,为企业长期估值提供锚点,这种支撑并非单纯体现为短期股价涨幅,更在于通过资本背书传递企业价值信号,增强投资者对其长期发展的信心。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与资本市场开放深化,港股IPO市场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基石投资市场也将更趋多元活跃。地方国资将深化产业引导,推动地方产业与资本市场融合;外资机构有望逐步加大中国优质资产配置力度;产业资本将基于战略协同需求,更积极参与基石投资以加速产业创新。而市场机制的完善将推动基石投资运作更规范透明,进一步释放其在港股IPO市场中的支撑作用。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