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先的互连芯片龙头澜起科技(688008.SH),或许即将在A股市场之外开启又一场全新的资本之旅。
日前,这家成立于2004年、并于2019年成为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的科技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公开资料显示,自成立之初起,澜起科技就围绕服务器内存模组内存接口芯片克服技术难题和生态难关,推出了覆盖DDR2-DDR5世代的多款市场主流产品。目前,公司正基于内存接口技术平台和SerDes技术平台扩展产品矩阵,公司的核心产品内存接口芯片广泛应用于各类服务器,终端客户涵盖众多知名互联网企业及服务器厂商。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收入计算,澜起科技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内存互连芯片供应商,去年的市占率高达36.8%。
市场地位固然十分突出,但这似乎也并不意味着澜起科技就能稳坐钓鱼船。数据显示,2024年澜起科技的收入为36.39亿元,同比劲增59.2%。这其中,公司新推出的PCIe Retimer、MRCD/MDB及CKD三款互连类芯片在这一年里产生的收入为4.23亿元,约为上年同期的8倍。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行业“优等生”的澜起科技,此前也有过“成长的烦恼”,2022年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6.72亿元、12.99亿元,但转年这一组数据便大幅回撤。不过若再结合去年以及创出历史同期新高的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澜起科技已经顺利重归增长通道。
重拾业绩增长势头
随着现代数据基础设施的发展,互连在数据传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摩尔定律时代,CPU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设备之间,尤其是处理器和内存之间的性能失衡。诸如此类的失衡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内存墙”(处理器速度及内存带宽之间的差距,亦即处理器性能的提高速度超过了内存性能的提高速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内存接口芯片应运而生,据悉该产品可以克服上述问题,使得内存性能能够跟上计算需求的发展,同时释放出更大的系统性能潜力。
凭借20多年的专业知识积累以及对解决数据传输互连难题的专注,澜起科技在内存互连芯片领域掌握了较为突出的竞争优势。不过以最近几年的财务表现来看,澜起科技亦经历过“压力测试”。2022年是澜起科技业绩的阶段性高点,当年公司的收入达到36.72亿元。拆分收入结构,这一年互连类芯片贡献收入27.35亿元,占比74.5%;津逮®服务器平台的收入为9.37亿元,收入占比为25.5%。紧接着的2023年,受到全行业去库存深入演绎影响,公司的全年收入缩水至22.86亿元。其中,津逮®服务器平台的收入缩降至不足亿元,而互连类芯片收入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不过仅一年后,澜起科技的各项业务便同步回暖,其中互连类芯片的收入达到33.49亿元,已显著高于22年时水平,收入占比则达到了92%。
时钟拨到2025年,澜起科技的收入增长势头丝毫没有要降温的意思。Q1期间,公司的总收入达到12.22亿元,同比增幅超过了六成。其中,互连类芯片的收入达到11.39亿元,占比93.2%,继续实现高速增长;津逮®服务器平台的收入亦由上年同期的不足4000万元升至8049.1万元。
而按地域来划分,澜起科技的国际化含量似乎也在走高。2022年-2025年Q1,公司来自于中国内地及香港以外地区的收入占比分别为66.9%、84%、70.8%、76.4%。需要指出的是,报告期内津逮®服务器平台的收入全部源自中国内地及香港,这也意味着这一阶段澜起科技互连类芯片的全球出货量持续走高。
作为A股上市公司的澜起科技,过去几年间各项利润指标亦有不同程度的优化。数据显示,22-24年,公司的整体毛利率46.4%、58.9%、58.1%。今年前三月,澜起科技的毛利率更是升破60%,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7个pct。2024年,澜起科技的净利润达到13.41亿元,亦超过了22年的水准。今年Q1期间,公司净利润更是劲增逾1倍至5.04亿元。
新品布局踩准行业节奏?
基于全球数据总量的迅速增长以及云端数据迁移的趋势,AI数据中心建设持续进行,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不断发展,全球服务器市场保持高景气度。根据招股书,2024年全球AI服务器的出货量约为200万台,预期到2030年这一数据将达到650万台,对应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1.2%。
考虑到澜起科技的主营业务产品主要应用于服务器,不难想见服务器市场的蓬勃发展,将有力带动公司产品需求扩张,进而助推产品销售放量。目前,随着DDR5内存技术的成熟和商用,DDR5正在逐步替代DDR4,根据JEDEC公布信息,DDR5内存接口芯片已规划五个子代,支持速率涵盖4800-8000MT/s,未来将持续创新以实现更高传输速率和更大内存容量。而就供应商来看,DDR5内存接口芯片全球只有三家主流供应商,分别为澜起科技、瑞萨电子、Rambus。而澜起作为全球可提供从DDR2到DDR5内存全缓冲/半缓冲完整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之一,RCD技术优势明显,已经在市场里占据领先地位。另据公司 24年年报,在DDR5内存接口芯片方面,澜起已完成DDR5第四子代RCD芯片量产版本的研发、第五子代芯片工程样片研发。
无独有偶,澜起科技在其余新品布局方面亦占据一定优势。就拿CXL MXC芯片为例,随着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云数据中心等领域的高速发展,内存扩展、内存池化等CXL技术的典型应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厂商的积极部署。今年1月,澜起科技的MXC芯片入选CXL联盟公布的首批CXL 2.0合规供应商清单,同期入选的内存厂商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其受测产品均采用了澜起科技的MXC芯片,体现了公司在该领域的持续领先地位。
据了解,目前CXL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伴随着PCIe的升级,CXL将会同步升级。在CXL2.0产品的率先尝试给予了公司未来在该技术领域更多想象空间,据美光科技估计,基于异构计算快速发展的驱动,到2025年CXL相关产品的市场规模可达20亿美元,到2030年预计将超过200亿美元。
在智通财经看来,通过重投研发来持续驱动产品迭代的澜起科技,短期经营计划完备,发展进程明确。而以中长期时间维度来看,随着公司向港交所发起冲刺,在更多的融资渠道及更多元的市场支持下,澜起科技预计能投入更丰富的资源于内存互连、PCIe/CXL互连、以太网及光互连等新产品布局,公司的全球化布局也料将会进入“深水区”,后续的成长远景颇值得持续跟踪。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